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2201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情境一砖基础施工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砖基础施工,步骤一:砖基础施工图的解读,步骤二:砖基础的要求与构造,步骤四:砖基础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步骤三:砖基础的施工过程,图片1-1 砖基础施工示意图,以下是某三层砖混结构的基础施工图,该基础的说明如下:(1)图中所注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2)本工程室内地面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及位置见总图。(3)基础垫层采用C15的素混凝土,砖基础0.000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4)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等级为HPB235及HRB335。,步骤一:砖基础施工图的解读,(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柱为30mm,板25mm。(6)墙与构造柱连结处沿柱高设2根直径为6m

2、m、间距为500mm的锚拉筋入墙长度1m或伸至洞口处。(7)构造柱生根于基础垫层内上部伸至女儿墙顶,构造柱应先砌墙后浇注并留马牙搓,构造柱构造加筋详见03ZG002 20-1。(8)基础应坐于老土上,基础施工时若预孔穴软弱层或其他不良地基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后方可施工。(9)圈梁沿墙布置,圈梁转角处加筋山墙处配筋详见03ZG002 17。,图1-2 某三层砖混结构基础平面示,图1-3某三层砖混结构基础构造柱14剖面图,从该图我们可以了解到,GZ1的截面尺寸是370*370,在四角配有8根直径为12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00mm,且在加密区间距为200mm的箍筋;GZ2的截面尺寸是2

3、40*370,配有6根直径为14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00mm,且在加密区间距为200mm的箍筋;GZ3截面尺寸是370*240,在四角配有4根直径为16mm的纵筋以及在长度方向每侧面配有1根直径为12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00mm,且在加密区间距为200mm的箍筋;GZ4截面尺寸是240*240,在四角配有4根直径为12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00mm,且在加密区间距为200mm的箍筋;在标高为-0.06的地方设有厚度为20mm的水泥砂浆防潮层,水泥砂浆中掺5%的防水剂粉。,图1-4某三层砖混结构基础构造柱5、柱子1和2、地梁剖面图,从该图

4、我们可以了解到,GZ5的截面尺寸是370*490,在四角配有4根直径为18mm的纵筋以及在高度方向每侧面配有1根直径为16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50mm的箍筋;Z1的截面尺寸是240*300,在四角配有4根直径为16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50mm的箍筋;Z2截面尺寸是300*300,在四角配有4根直径为16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150mm的箍筋;DL截面尺寸是300*200,在四角配有4根直径为12mm的纵筋,还配有直径为8mm,间距为200mm的箍筋,地梁的标高为-0.400;,图1-5某三层砖混结构基础截面1-1、2-2、3-3剖面图,从

5、该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基础截面1-1的底部设有厚度为300mm的素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15,垫层的宽度为1000mm,基础底板的采用阶形的形式,每侧共有三阶,每阶的宽度为60mm,高度分别为60mm、120mm、60mm,垫层伸出基础底板的长度为200mm,基础以上墙的厚度为240mm,其中还设有圈梁,圈梁的截面尺寸为240*300,在圈梁中配有4根直径为12mm的纵筋和直径为6mm、间距为200mm的箍筋。截面2-2、3-3的构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某些尺寸,故它们的解读可参考截面1-1。,图1-6某三层砖混结构基础截面J-1、J-2剖面图,从该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截面J-1的基础底板

6、下设有一厚度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的素混凝土垫层,垫层的宽度为1200mm,每侧伸出基础底板的宽度为100mm。基础底板的截面尺寸为1000mm*1000mm,基础以上柱子的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在底板的两个方向均配有钢筋,且钢筋的直径均为10mm,间距均为200mm。柱中配有纵筋和3根直径为8mm的箍筋,纵筋在基础进行了锚固的处理,锚接长度为370mm。,2.2 砖基础的构造,砖基础多砌成台阶形状,俗称“大放脚”,有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砌法,如图1-7所示。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两边各收进1/4砖长;不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隔,两边各收进1/4砖长。

7、大放脚的底宽应根据计算确定,各层大放脚的宽度应为半砖宽的整数倍。在大放脚的下面一般设置垫层。垫层材料可以用3:7灰土或2:8灰土,也可用1:2:7或1:3:6碎砖三合土。目前常用混凝土垫层。为了防止土中水分沿砖块中毛细管上升而侵蚀墙身,应在室内地坪以下一皮砖处设置防潮层。防潮层一般用1:2水泥防水砂浆,厚约20mm。,图 1-7 砖基础的构造,等高式,不等高式,步骤三:砖基础的施工过程,1.砖基础施工前,应先验槽,除去松散软弱土层,铺设垫层。,2.按照基础大样图,吊线分中,弹出中心线和大放脚边线;检查垫层标高、轴线尺寸,并清理好垫层;先用干砖试摆,确定排砖方法和错缝位置,使砌体平面尺寸符合要求

8、。,3.在垫层转角、交接及高低踏步处预先立好基础皮数杆,控制基础的砌筑高度,如图1.2所示。,图1-8 砖基础砌筑施工示意图,首先根据施工图标高,在皮数杆上划出每皮砖及灰缝尺寸,然后依照皮数杆逐皮砌筑大放脚。砌筑基础时可依照皮数杆先砌几层转角及交接处部分的砖,然后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图 1-9 砖基础大放脚皮数杆,4.砌筑时,应先铺底灰,再分皮怪线砌筑;铺砖按“一丁一顺”砌筑,做到例外咬槎,上下层错缝,竖缝至少错开1/4砖长;砌筑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保证砖基础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饱满度应不低于80。,5.转角处要放七分头砖,并在山墙和檐墙两处分层交替设置,

9、不能同缝,其排砖方法如图1.3所示。基础最下与最上一皮砖宜采用丁砖法。,6.内外墙基础应同时砌筑,如因其他情况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7.当基础深浅不一时,应从低处砌起,接槎高度不宜超过1m,高低相接处要砌成阶梯,台阶长度应不小于1m,其高度不大于0.5m,砌到上面后再和上面的砖一起退台,如图1-10所示。,图1-10 基础转角处摆砖法,整砖,七分头砖,图1-11砖基础高低处砌法,垫层,砖基础大放脚,8.砖基础中的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如果基础水平灰缝中配有钢筋,则埋设钢筋的灰缝厚度应比钢筋直径大4mm以上,以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包

10、裹。灰缝砂浆要饱满,严禁用冲浆法灌缝。每皮砖要挂线,与皮数杆的偏差值不得超过10mm。,9.砖基础中的洞口、管道、沟槽等,应再砌筑时正确留出,宽度超过500mm的洞口,上方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10.基础砌至防潮层时,须用水平仪找平,并按照规定铺设20mm厚1:2.51:3.0水泥放水砂浆(掺加水泥重量3的防水剂)防潮层。用一油一毡防潮层时,待找平层干硬后,刷冷底子油一道,浇沥青马蹄脂,摊铺卷材并押紧,卷材搭接宽度不少于100mm。,11.基础砌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基槽(坑)内杂物和积水,在基础两侧同时回填土,并分层夯实。若不能及时进行回填时,则必须保证基础不致破坏或变形。,步骤四:砖基础的质量控制与检验,1.砖基础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1.1。,表1.1 砖基础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注:检查数量外墙基础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延长米,但不少于3处;内墙基础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少于3间,每间不少于2处。,表 1.2 砖基础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注:通缝系指上下两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表1.3 砖基础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