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2438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病人简介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脑外科 郑兰飞,历史,最早有关类似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方法的记载见于公元前2000年至1000年中的一本印度宗教经典“Riveda”(Goodall,1934),公元2世纪时Galen和Aretaeus的著作中也提到过这种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解剖知识和手术经验的匮乏,其疗效很差,以至气管切开术一度被称作“外科丑闻”(Goodall,1934)。,1546年一位意大利医师,Antonio MusaBrasavola为一位“气管脓肿”患者施行了有记载的第一例成功的气管切开术(Frost,1976)。,定义,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下),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

2、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气管切开的位置,带气囊气管套管,金属套管,气管切开的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的主要目的,1.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2.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的误吸入肺 3.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肺部感染4.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5.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适应症,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取气管异物,颈部外伤伴有气管损伤,气管切开的优点,易于固定且较安全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

3、易于口腔护理病人可经口进食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较多出血、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气胸、切口感染等,气管切开的缺点,一.术前护理,1.用物准备,气管切开包、手套、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套管、局麻药物、消毒棉球、吸引器、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照明灯,必要时备抢救物品。,注意事项,2.环境准备 环境要安静、整洁,减少人员流动,要遮挡病人,劝说家属离开操作区域。,二.术中配合,1.安置好病人的体位:将枕头垫高病人肩部,使头向后仰,以充分暴露气管轮廓。2.协助打开气管切开包。3.密切观察病情变

4、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4.吸痰。5.固定好套管并做好湿化及吸氧。6.术毕安置体位(一般平卧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管切开的固定固定方法 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与颈部的间隙 以一横指为宜 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 固定带切忌用绷带,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管切开的固定 非计划性脱管问题 怎样防止气管切开套管脱出?,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吸痰的意义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坠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小气道阻力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留取痰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的准

5、确性,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吸痰的临床指征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及心率的改变,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注意事项,吸痰管的选择管壁光滑、顶端圆润软硬适中直径不超过导管内径的1/2,以1/3为宜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注意事项,吸痰并发症低氧血症心律失常肺不张气道损伤感染、出血、疼痛等,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的技术注意氧储备,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使用简

6、易呼吸囊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卫生的问题)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痰时间小于15秒吸引压力适当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才给予负压,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注意事项,吸痰效果评价呼吸音的改善峰值吸气压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潮气量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情况改善血压、心率情况改善,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湿化,目的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湿化,湿化方式的选择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人工鼻)雾化器雾化吸入应用推注泵持续静注湿化液气道内注入或滴入湿化液,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

7、问题个别讨论,气道湿化,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气道湿化痰液黏稠分三度: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痰液较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道湿化,注意事项,湿化效果评价湿化满意:气道通畅、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 管、导管内壁无结痂现象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黏液块咯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导管内壁有结痂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囊管理,注意

8、事项,气囊充气的作用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流入气管机械通气时不漏气,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囊管理,理想的套囊充气 封闭气道足以维持潮气量和防止误吸,同时又不影响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临床上应选择“最小封闭容积”和“最小封闭压力”可使用气囊压力计或其它方法测量气囊压力,最高不超18mmHg(25cmH2O),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囊管理,气囊放气?高压气囊与低压气囊?,高压气囊 低压气囊,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囊管理,气囊上分泌物的清除,目的 清除气管套囊与气管壁间隙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积聚引起气管黏膜糜烂及感染,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

9、气囊管理,气囊上分泌物的清除,方法一 口腔护理完成后吸干净口腔、鼻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从气管切开内吸干净气管内分泌物后,把吸痰管插入超过气管切开长度2cm,一边放气囊一边吸痰,从而把积聚在气囊上间隙的分泌物彻底清除,然后把气囊充气。*操作时必须由两人操作,一人放气囊,一人吸痰。,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气囊管理,气囊上分泌物的清除,方法二 口腔护理完成后吸干净口腔、鼻腔分泌物,将呼吸囊与气管导管连接,轻轻的挤压呼吸囊,以充分换气。在病人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呼吸囊,使肺充分膨胀,同时气囊放气,等分泌物冲到气囊上时充气囊。再一次吸净口鼻腔的痰液。*操作时必须由两人操作,一人放气囊,一

10、人挤压呼吸囊。患者必须有自主呼吸及配合。,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喂养及胃管,最好在入院48小时内开始在喂养前必须检查气囊充气情况使用小号胃管避免胃内容积的过量胃管最好安置到幽门以下(鼻空肠管的应用)小量持续喂养比较大量快速推注喂养好,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注意事项,并发症的护理,出血原因: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处理:发生大出血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并发症的护理,注意事项,皮下气肿原因: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处理: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

11、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于观察进展情况。,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并发症的护理 意外脱管,注意事项,原因:常因为固定不牢固所致,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预防:随时检查系带及气囊充气情况。处理:先试行将套管顺其窦道送回,若有阻力时,应将套管拔掉,予呼吸囊面罩辅助通气。并迅速通知医生,重新插入套管。,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并发症的护理,注意事项,感染(切口及肺部感染)原因: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预防:吸痰时的无菌操作、强调洗手、切口的换药,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并发症的护理,气道梗阻痰栓或异物阻塞导管原因:痰栓或异物(

12、如血块等)阻塞人工气道处理:冲洗气道,刺激咳嗽,稀释痰液将痰栓或异物吸出紧急处理:应立即拔除气管切开导管,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注意事项,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注意事项,并发症的护理,纵隔气肿和气胸,原因:切口过低、气管前筋膜分离过度、切口缝合过紧。处理: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立即做胸透和摄胸片,尽早明确诊断,同时急请内科、胸外科会诊,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三.术后护理问题个别讨论,并发症的护理呼吸骤停,原因:长期呼吸道梗阻及极度呼吸困难者的肺泡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血液中碳酸浓度升高。当气管切开后,吸进大量空气或高浓度氧,血氧含量增加,血二氧化碳浓度骤减,呼吸中枢缺乏二氧化碳的刺激,可导致呼吸骤停。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建立有效的呼吸功能。,注意事项,四.拔管的护理,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束语,强化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吸痰及湿化雾化是气管切开护理中最关键的措施。气道管理重在细节,需要每位医护人员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程,发扬慎独精神,预防并发症,最大程度保证病人的安全。,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