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2482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来历和演变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字的来历和演变,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 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 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 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 起来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了。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甲骨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虚文字”。甲骨文最早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虚出土。已发现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约1700。文字结构中有了大批的形声字,甲骨文是相当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近年来在陕西等地,也发现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文。,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次发倔了半坡遗址(今 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 6000 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 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 文字性质 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 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 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作是原始 的中国文字。,象形法会意法 形声法,汉字的种类,象形法:,这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

3、法,因此创造了 最原始的文字,这些象形字经过逐渐的 演变,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变 成了后来方正的字体,有的笔画减了,有的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 则的字体。,会意法:,象形字比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们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创造了 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就是用不同 的符号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号来 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形声法:,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因此又创造了形声法来 造字。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 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例:“爸”字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结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这样文字越造越多,

4、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汉字的形成 和发展,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适 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甲骨文 金 文 大 篆 小 篆 隶 书 草 书 楷 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几千年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在不断地改进着汉字的书写形体。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继续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

5、字材料。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2、金文,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

6、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因为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3、小篆(大篆),“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

7、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小篆-汉字的统一(板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秦代的

8、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隶书,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隶。”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5、草书、楷书和行书,(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 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