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2778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乐乐中学环保教育教师培训 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乐乐中学副校长:熊克非 二一三年十月十二日,环境教育的对象,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对象包括: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培训环保专门人材为目的的成人教育等。,一、环境教育的内容,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意识教育;环境知识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行为教育;环境保护机能教育。,1、环境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指: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意识;环境道德伦理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的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包括:生产生活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想、情感、知觉、伦理道德

2、等意识要素和观念形式。,2、环境知识教育,环境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环保技能的前提。,内容包括:,(1)环境概论自然环境、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2)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征及生态保护;(3)可持续发展概念人口、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间的相互关系及协调发展;(4)环境污染与防治及提高环境质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环境法制教育,通过环境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保护的对象、任务、方针和政策;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环境管理机构、职责、奖励和处罚。,目前我国已确立了:10多项环境保护专用法、30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600多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4、环境道德

3、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明白自己的活动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自觉地为社会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和局部利益,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4、环境道德教育,人们应当改变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的各种不道德行为。在考虑自己的行为,以谋求必须预想到结果,必须要依据价值判断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以谋求与环境的和谐相处。,4、环境道德教育,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环境道德意识,更新观念,树立爱护和保护环境光荣、损害和污染环境可耻的新道德观。,5、环境行为教育,环境行为教育是培养学生

4、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尽可能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使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5、环境行为教育,良好的环境行为是:积极参与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珍惜动物、爱护花草树木;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6、环保技能教育,通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环境科学、参与解决周边环境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6、环保技能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检测,生物多样性的观测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

5、题和解决问题能力。,6、环保技能教育,用以确认和帮助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还有:能够辨认出环境问题;界定环境问题;听取各方面关于环境问题的意见;收集整理环境资料并进行科学分析;尝试提出改善环境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等。,6、环保技能教育,通过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适当的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环保技能。即必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基础。,二、环境教育的方法,环境教育的方法,从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看,可分为: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法的优点:,能够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能够在教师对问题的叙述、分析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思

6、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知识传授,把较系统的环境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在讲授环境知识的同时,有目的的进行环境意识、道德、行为教育。,讲授法的不足,对学生个体知识的需要照顾不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容易使学生因为学习内容,教师的讲授习惯,甚至教师的自然条件等一些并不重要的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育失败。,2、互动式教学法,1)探究法,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索、考察等,发现所要掌握的知识、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调查讨论辩论漫画模拟小品,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流行歌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新闻媒体图片分析采访、访

7、问,2)环境考察法,按照教学目的与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去进行观察、考察、调查、研究和分析。,3)实验法4)模拟法,5)快速联想法6)程序教学法,(一)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是自然

8、生态环境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引导学生珍惜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

9、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反思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另一方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应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