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069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图文ppt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气安全知识培训_图文.pptx,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安全防护技术与应用第三章 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第四章 触电与急救,一、概述,一、什么是电,1、直流电:1747年,美国的富兰克林根据实验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并且定义了正电和负电的术语;1882年,爱迪生发明直流电。2、交流电:1882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交流电。,电气安全,1、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但不仅如此。(电气电器)2、电气安全是指电器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以及在预期的非正常状态下不会危害人身和周围设备的安全,电气安全的特点,1、抽象性: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尤其是静电和电磁辐射)。2、广泛性:强

2、电弱电、直流交流、静电六点、高压低压、工业农业、生产生活。3、综合性:既有工程技术方面,也有组织管理方面。,二、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一、安全电压 两导体之间或一导体与地之间不超过交流有效值50V。1、安全电压等级:42V、36V、24V、12V、6V;2、安全电压的选用(1)下列场所电压不超过36V:A、危险场所安装高在2.5m以下的灯具;B、一般场所的移动或局部照明和手提行灯;C、机床上的局部照明。(2)下列场所电压不超过12V:A、危险场所中不便于工作的狭窄地点;B、工作人员接触着接地的大块金属面或金属构加上;C、特别潮湿场所。(3)水下作业及医疗器械采用6V,3、安全电压的取得 采用独立

3、电源供电,由双绕组变压器获得,不可由自变压器获得;注:采用24V及以上电压,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安全变压器铁芯和外壳应接地,一、二次回路装熔断器保护。,二、安全距离 为了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设备短路或接地故障应规定出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安全间隙。规程: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屏护进行工作,若有必须要移开遮栏或栅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1)人体与带电设备或导全间的安全距离 10kV及以下人体与不停电设备之间不小于0.7m(值班巡视);10kV及以下人员与带电体之间不小于0.4m(带电作业

4、);10kV及以下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之间不小于0.35m(检修)。(2)喷灯或气焊的火焰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10kV及以下者为1.5 m;10kV以上者为3m。,三、屏护 常用的屏护方法:1、遮栏;2、栅栏;3、围墙;4、保 护网。屏护要求:1、符合安全距离要求;2、配置有明显的标志;3、符合防火、防风的要求;4、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四、安全标志1、安全标志的含义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规定,安全标志是用以达到特定的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图形(边框)或文字组成。包括提醒人们注意的各种标牌、文字、符号以及灯光等。标志 安全标志是供生产

5、巡检人员迅速、准确判断自己所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有效措施。,2、安全标志分类目前为止,我国的安全标志有86个,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等四大类。,(1)禁止标志 禁止合闸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杠的红色圆环,并在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禁止的行为模式。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禁止合闸”。,(2)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它的几何图形是黄底黑色图案加三角形黑边,在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当心的行为标志。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注意安全”,“当心触电”。,(3)指令标志指路标志

6、的含义是强志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措施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是圆形,以蓝底白线条的圆形图案加文字说明。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必须系安全带”,“必须带安全帽”。,(4)提示标志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图形以长方形、绿底(防火为红底)白色条加文字说明。作为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紧急出口”,“避险处”。,二、安全色:安全标志要配相应的安全色,必要时增加补充标志及文字。1.含义: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2.分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是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3.电力系统和设备中的颜色用途 三线交流电中黄色标示A相,绿色标示B相,红

7、色标示C相;淡蓝色标示N中性线(零线),黄绿双色标示保护地线。直流电中红色代表正极(+),蓝色代表负极(-),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在开关或刀闸的合闸位置上,应有清楚的红底白字的“合”字;分闸位置上,应有绿底白字的“分”字。,五 绝缘防护 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 工作,防止人身触电,称为绝缘防护。1、绝缘材料:将电阻率在109.m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2、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EABFHNC,90、105、120、155、180、200、230。例如PET薄膜是B级(120),PI薄膜是C级(230)3、预防电气设备绝缘事故的措施: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按规

8、程安装电气设备或线路;按工作环境和条件正确选用设备;避免过电压和过负荷运行;正确选用绝缘材料;定期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避免设备受机械损伤、受潮、脏污;安装设备绝缘监察装置。,六 保护接地 所谓保护接地是指为了人身安全的目的,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作电气连接。七 保护接零 所谓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的中性线N连接起来。所谓重复接地就是在TN系统中,除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一定的处所把PE线或PEN线再进行接地。保护接零的注意事项: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系统,不能一部分接零,而另一部分接地;工作接地装置

9、必须接地可靠;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八 漏电的保护 1、漏电保护的意义: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时,能在人尚未触及之前就把电 源断开;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能在0.1s内切断电源。2、漏电保护器可作为直接和间接触电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 为唯一的保护不应取代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3、漏电保护器选择:潮湿场所及建筑工地的用电设备,宜安装动作电流为30mA的;高空作业或河边使用设备,宜装动作电流小于10mA的;电子医疗设备宜装动作电流6mA的;游泳池、喷水池等水底供电回路,宜装动作电流610mA的;家用电器建议装30mA的;不允许停电的如事故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等装大于30mA的;

10、储藏文物和重要财产场所线路,装大于30mA的;大面积与金属物体接触(如锅炉),工作电压大于24V,装小于 15mA的。,九 接地装置 人工接地体是采用镀锌钢管、镀锌角钢、镀锌扁钢、镀锌圆钢等钢材埋入地中的导体。自然接地体是兼作接地体用的埋于地下的非可燃介质金属管道,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地基等物体。1、人工接地体敷设 接地体每根接地长约2.53m;接地体顶端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接地体根数不得小于2根,距离一般不宜小于5m;系统接地不得大于4防雷接地不得小于10 2、避雷件和防雷接地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镀锌钢绞线 3、接地线的颜色标志应涂黑漆。,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一)设备

11、、线路额定值与安全用电的关系额定值:如果工作电流超额定值,就会使设备发热、升温、烧毁;如果工作电压超额定值,就会铁心发热、绝缘击穿、烧毁。1、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电气量:如:电压、电流、功率、阻抗、功率因数 等;非电量:如温度、转速、时间、气压、力矩、位移 等。,2、额定电压与设备安全的关系 保证设备额定电压与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符;电网波动允许范围,如照明电压允许偏差5%,电动机偏差-5%+10%;额定电压偏移过大,会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3、额定电流与设备安全的关系 在额定电流下,不会影响绝缘性能,温度不会升高。若超过允许值,绝缘老化加剧,缩短设备寿命,严重会引发绝缘击穿短

12、路事故,这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二)供电设备的安全技术 1、电力负荷:一级负荷:凡供电中断造成人身伤亡,给国民经济 带来重大损失;二级负荷:凡供电中断引起质量下降,严重减产;局部地区性交通阻塞等。三级负荷:凡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用户。2、各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一级负荷必须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二级负荷由两个回路供电;三级负荷的供电方式无特殊要求。,3、变压器在运行中有下列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变压器的运行 音响很大且不均匀或有“辟啪”的爆裂声;油温过高(平时85)超过10以上,仍不断 上升;严重漏油,低于油面计指示的限度;油枕或防爆筒喷油;套管闪络放电或表面有严重裂纹;油质很

13、坏,油色过重,出现炭质。,(三)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 1、电动机的安全技术 电机安装前应进行电气部分和机械部分检查;电机试车时全面检查电机及其开关控制设备和保护装置;电机运行应监视温度、电流、电压、振动、声音、气味等。2、照明装置的安全技术 电气照明按供电方式可分为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电光源可分为热幅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3.照明电器的安全技术要求:灯具在室内安装高度不低于1.8m,潮湿场所不低于2.5m,室外不得低于 3m;机床和行灯采用36V,特别潮湿、金属容器内大块金属物等采用12V;安装螺口灯头,火线入开关,再入保险,后入中心点,零线入螺纹处;插座安装左零线,右级为相线;每一照明回路灯具

14、不能超过25具,不能超过15V,不能超过3kW。,(四)电气线路的安全技术 电气线路包括高、低压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室内低压配线、二次回路等。(五)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保护 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短路、接地、过载、断相及电网消失或过低时,会对设备和线路造成破坏,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火灾和爆炸。为此应采取技术保护措施,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断相保护、欠压 保护、失压保护等。,(六)过电压保护 由于操作、故障、运行方式改变、雷击等原因,出现超过正常运行电 压数值并危及绝缘的电压升高,称为过电压。过电压可分为:内部过电压,可因操作、故障、谐振、运行状况变化而激发;外部过电压,因雷击所致。防止人身受雷害的常识:

15、1、雷电时,不要站树下,不靠近避雷针,不要在水中游泳,应将手 中金属抛弃;2、雷电时,禁止室外检修工作,室内远离电线,天线1.5m以外;3、雷雨季节不使用室外天线,否则应用可靠防雷措施。,(七)电气防火及防爆 1、燃烧的条件:点火源、助燃物、可燃物三者缺一不可。2、引发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电气线路和设备过热;电火花和电弧;静电放电;电热设备不按安全要求使用。3、爆炸危险场所应使用防爆型设备,防爆标志为EX。4、清除和防止静电火花 方法:工艺控制、静电接地、增湿、加入静电添加剂、利 用静电中和器和静电屏蔽等。,5、发生火灾切断电源的要求 按规定的操作程序拉闸,切勿带负荷拉刀闸;使用有绝缘柄的工

16、具剪断电线,防止发生短路;通知电力部门切断电源;断电范围不宜过大,做好临时照明。6、带电灭火的安全要求 可能发生接地故障,做好防止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触电;带电灭火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做好保护措施才能采用泄漏电流小的喷雾水枪灭火;对架空线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仰角不超过45;遇带电导线断落地面,划出810m警戒区,避免跨步电 压。,(八)电气测试及其安全技术 1、绝缘电阻的测量 测量1001000V电气设备或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使用500V或1000 V的摇表;测量1000V以上电气设备或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使用2500V或5000 V的摇表;测量24V及以下的部件的绝缘电阻应选用500V的摇表

17、。2、电气测量工作中的一般安全要求 正确选用仪表的种类,准确度和量程;高压测量,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至少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 人监护;测时要使工作人员距离带电体不小于允许的安全距离;高压回路测量时,所携带仪表均应经互感器接入。,3、电工安全用具的定期试验 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周期。例:绝缘棒:每年一次 验电笔:每六个月一次 绝缘手套:每六个月一次 绝缘靴:每六个月一次 登高工具,起重工具试验周期。例:安全带:每六个月一次 安全绳:每六个月一次 竹木梯:每六个月一次,四、触电与急救,一、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工程主要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掌握电气事故的特点和事故的分析情况,对做好电气安全工作

18、具有重要意义。(一)特点1、危害大: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重的不仅带来经济损失,甚至还可造成人员伤亡。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2、危害直观识别难:电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所以不具备人们的识别特征。电所引发的危害不易,被人察觉、识别和理解。因此,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碎不及防、潜移默化。所以给电气事故的预防和人员的教育培训带来难度。,3、涉及及领域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电气事故不局限在用电领域的触电、设备和线路故障等,在一些非用电场所,因电能释放也会造成灾害和危害。2)电能使用极为广泛,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不论是科研还是教育文化

19、部门,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娱乐休闲场所,都广泛使用电。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哪里就必须考虑电气事故的防范。,4、防范研究综合性强:电气事故的机理除电学之外,还涉及许多学科,因此,电气事故的研究,不仅是研究电学。还要同力学、化学、生物学5、医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二)电气事故的类型:根据能量转移论的观点,电气事故由于电能非正常的作用于人体或系统造成的。根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害事故、电磁场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等。,1、触电事故当人体因接触或接近带电体而引起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按照触电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

20、分为电击和电伤。(1)电击:电击分直接接触电击(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故障状态下的电击)。单相触电:指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的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单相触电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率的70%以上。,两相触电: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电压大,危险性也大。跨步电压触电:指人体进入地面带电的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影响。当察觉到有跨步电压是因单脚跳出该区域以防电击加重。,(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21、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多种伤害。2.静电危害事故:静电是由静电荷或电场能量引起的。3.雷电灾害事故: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 特点。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能形成极大的破坏力。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和损坏建筑物和构架物。,4.射频电磁场的危害: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1)在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出现神经衰弱症等临床症;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心率或血压异常,如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心动过速、高血压等;可引起眼睛损伤,造成晶体浑浊,严重时导致白内障;可能使睾

22、丸发生功能失常,造成暂时或永久的不育症,并可能使后代产生疾患;可造成皮肤表层灼伤或深度灼伤等。,2)在高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感生放电,会造成电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当受到电磁场作用感应出的感应电压较高时,会给人以明显的电击。5.电气系统故障危害:是指由电能在输送、分配、转换过程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断线、短路、异常接地、漏电、误合闸、电气设备或电器元件损坏、电子设备受电磁干扰而发生误动作等都属于电路故障。故障体现:引起火灾和爆炸,异常带电,异常停电。,(三)触电事故的规律从事故触电的发生率上看,可找到以下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6-9月,事

23、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一是热,二是多雨。农村用电增加,触电事故因而增多。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7.不同年龄段的触电事故不同8.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规律,可用来定量地分析触电事故,也可运用这些规律,科学地评价一些防触电措施和设施是否完善、科学评定一些电气产品是否合格等。,作用于人体电流可划分为三级:1、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有效值,下同)称为感知电流。实验证明,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2、

24、摆脱电流:超过感知电流并不断增大时,触电者会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握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该摆脱电流。一般成年男子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儿童较成年人小。3、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电流达到50mA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有生命危险;100mA以上的电流,则足以致死。而接触30mA一下的电流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三、触电急救 发现有人触电,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应按“迅速、就地、准确、坚持”八字原则,根据触电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一)脱离电源 1.对于

25、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拉”、“切”、“挑”、“拽”、和“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对于高空触电事故,可采用: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2)戴上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绝缘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二)现场急救方法1、畅通呼吸道。2、人工呼吸法:人的心脏和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如果中断供氧3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在常温下,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如下图,为时约2秒钟。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 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放松换气,贴紧吹气,3、胸外心脏挤压法: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面,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