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119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庄福升2007-12-20,2,课程内容提要,1 白菜类蔬菜概述,3 大白菜栽培技术,2 白菜类蔬菜的共性,4 课堂小结,3,1 白菜类蔬菜概述,1.1 起源及栽培历史1.2 植物学分类,4,1.1 起源及栽培历史,白菜是我国的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1 白菜类蔬菜概述,5,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

2、本、欧美各国。白菜类蔬菜在我国分布广阔,栽培面积很大,消费量也最多。大白菜是我国秋、冬和春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小白菜在我国南方各地普遍栽培,周年生产,尤其在淡季蔬菜供应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菜薹在长江流域各省栽培的主要是红菜薹,在华南栽培的菜心。薹菜(油菜薹)在黄淮地区有少量的栽培,一般在秋季或早秋播种,冬春供应。,1 白菜类蔬菜概述,6,十字花科芸薹属,小白菜亚种普通白菜变种乌塌菜变种菜薹变种薹菜变种京水菜变种大白菜亚种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芜菁亚种,白菜类蔬菜,1 白菜类蔬菜概述,1.2 植物学分类,有明显的叶柄而没有叶翅,没有明显的叶柄但有明显的叶翅,7,1-B,1-a,1-b

3、,2-a,2-b,3,4,小白菜亚种生态型,1 普通白菜,1-a矮桩型,1-b高桩型,2 塌菜,2-a半塌地型,2-b塌地型,3 分蘖菜,4 薹菜,8,大白菜分类及进化,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次级类型,9,红菜薹,京水菜,乌塌菜,10,2 白菜类蔬菜的共性,2.1 温度要求2.2 春化反应类型2.3 肥水2.4 繁殖2.5 病虫害,11,2.1温度要求起源于亚热带,喜温和凉爽的气候,适宜的平均温度1518,月均温超过21则生长发育不良。一般不耐严寒,也不耐酷热。多数耐寒性较强。其中,大白菜等属于半耐寒性蔬菜,能耐-3的轻霜。部分品种较耐热,可以夏季栽培。,2 白菜类蔬菜的共

4、性,12,2.2春化反应类型种子春化(一、二年生均可)属于种子春化型。萌动的种子在10以下的低温中经1030天完成春化,在较高的温度及长日照下抽薹开花。,2 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3,2.3 肥水叶大根浅,要求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充足。栽培上要合理灌溉、精细整地和中耕。生长量大,产量高,需求较多的基肥和追肥。叶丛大的需N多,叶球和嫰茎的还需K多,花薹的需P多。合理配合NPK是很重要的。,2 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4,2.4 繁殖异花授粉,种内易杂交。复总状花序,黄色,为虫媒花。种子繁殖,种子无胚乳,近圆形,褐色。可直播,可育苗移栽,因种类和栽培季节而定。,2 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5,2.5 病虫害有

5、相同的病虫害,应该避免重茬连作,宜与豆类、茄果类、瓜类蔬菜轮作。尤其是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三大病害,另外还有白斑病、黑斑病、根肿病等。生理性干心病也较普遍。虫害有:菜蚜、菜螟等。,2 白菜类蔬菜的共性,16,3 大白菜栽培技术,3.1品种分类类型,3.2生物学特性,3.3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3.4栽培技术,3.5 病虫害防治,17,3.1 品种分类类型,(一)卵圆型,(二)平头型,(三)直筒型,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3 大白菜栽培技术,18,各变种的特点及代表种,(1)散叶变种 主要在春季或夏季作为绿叶蔬菜栽培,代表品种有北京仙鹤白、济南小白菜等。目前基本不再栽培,曾作为

6、绿叶菜栽培的品种有北京仙鹤白和济南小白菜,生长期3060天。单株重0.6kg。(2)半结球变种 耐寒性较强,生长期6080天。现在多分布于东北、河北省和山西省北部及西北等高寒地区。代表性品种有山西大毛边、兴城大矬菜等。目前局限在原产地少量栽培,有辽宁的大矬菜和山西的大毛边等品种。生长期8085天。单株重6.55kg。,3.1品种分类类型,19,(3)花心变种 一般都具早熟性,生长期6080天,为温暖气候型,较耐热。多用于秋季早熟栽培和春季栽培。代表性品种有北京翻心白、翻心黄、济南小白心等。花心变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北京的翻心白、翻心黄和济南小白心等。生长期65天。单株重1.5kg。抗热性强,耐病

7、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宜夏秋栽培,早熟,不耐贮藏。(4)结球变种 栽培最普遍。这个变种因其起源地及栽培中心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而产生三个基本生态型,以及杂交产生次级类型。,3.1品种分类类型,20,四个变种及结球变种之间互相杂交产生的次级类型,(1)平头直筒型:生长期7090天。适应性强,尤适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京各地。代表性品种有北京大青口、小青口、抱头青、拧心青等。(2)平头卵圆型:生长期100110天。适于温和海洋性气候,适应性强。主要产于山东半岛与内地毗邻地区。近年各地也有引种。代表性品种有山东即墨县的城阳青等。,3.1品种分类类型,21,(3)圆筒型:生长期100l10天。适于

8、温和海洋性气候。适应性弱,产于山东半岛北部及其它地区。代表性品种有黄县包头、栖霞包头、莱芜包头等。(4)花心直筒型:生长期约90天。适宜大陆性气候而适应性强,产于山东沿津浦线各地。代表性品种有德州香把子、泰安青芽和黄芽等。(5)花心卵圆型:生长期100l10天。适于大陆性气候。产于山东沿津浦线南段各地。代表性品种有肥城花心、滕县狮子头等。,3.1品种分类类型,22,其它分类类型,大白菜按栽培季节分:春型、夏秋型、秋冬型。大白菜按叶球的结构分:叶数型、叶重型、中间型。大白菜按叶色分:青帮型、白帮型和青白帮型。,3.1品种分类类型,23,3.2 生物学特性,3.2.2生长发育周期,3.2.3对环境

9、条件的要求,3.2.1形态特征,3 大白菜栽培技术,24,3.2.1 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2生物学特性,25,根:主根基部肥大,长520cm,在浅土层(525cm)有发达的平行侧根和网状分根,而在深土层(25cm以下)侧根很不发达。茎:营养生长期,茎短缩肥大,有较强顶端优势,侧芽一般不活动。生殖生长期,抽身花茎,高60100CM。叶:大白菜一生中先后发生下列各类叶,且形态各异,有子叶、基生叶、中生叶、顶生叶和茎生叶。,3.2生物学特性,26,花总状花序,完全花。花萼、花瓣均为4枚,为虫媒花。四强雄蕊。花药2室,雌蕊1枚,子房上位,头状柱头。果实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有柄,

10、授粉、受精后3040天种子成熟。种子种子球形而微扁,有纵凹纹,红褐色至深褐色。无胚乳。千粒重2.54.0g。,3.2生物学特性,27,3.2.2生长发育周期,营养生长阶段,发芽期(种子萌动出土),幼苗期(开始破心第一叶环形成),莲座期(第二、三叶环形成),结球期(产品器官形成期,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休眠期(休眠状态,为转入生殖生长进行准备。),生殖生长阶段,返青抽薹期(花薹开始伸长而进入抽薹期),开花期(始花后进入开花期,全株的花先后开放。),结荚期(谢花后进入结荚期到种子成熟为止。),3.2生物学特性,28,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如果温和季节的日数不够,可以利用幼苗对温度适应性较

11、强的特性,在寒冷或炎热的季节提前播种育苗。幼苗期遇高温(30)利于叶原基分化(夏播可长30片叶,春播可长十多片叶)。若5-10不结球。,半耐寒性植物,生长适温1222。,发芽适温2025;幼苗期适温2225;莲座期适温1722;结球期适温1222;休眠期适温02;春化适温 25。,3.2生物学特性,29,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光,需中等强度的光照;长日照植物。,光饱和点:4万勒克斯 强光、长光、红光使叶片开展 弱光、短光、青光使叶片直立。,3.2生物学特性,30,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莲座后期适当控水;结球期应大量浇水;结球后期应少浇水。,大白菜需水最多的时

12、期是结球时期,但幼苗期和莲座期不能缺水。苗期灌水应“少食多餐”,苗期若缺水,高温易造成根的老化,不仅会影响吸收水肥,还容易感染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大白菜叶片蒸腾失水较多,而且随着植株体的长大,蒸腾作用逐渐增强,但在采收前一周要严禁灌水,为了提高耐贮运性。,3.2生物学特性,31,3.2.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轻粘壤土为宜,适于中性偏酸的土壤。,对N的要求最为敏感,N足则产量高,但单一施N而缺P、K的白菜易徒长,结球不紧实,P促进叶原基分化,K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叶球转运,缺Ca心叶边缘不均匀褪绿,逐渐变黄,变褐,直至变干称为干烧心,缺B 叶柄内侧出现木栓化

13、组织,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片周边枯死,结球不良。,3.2生物学特性,32,3.3 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露地栽培,黄淮流域:春、夏、秋三茬,东北大部分地区:春、秋两茬,高寒地区:一年一茬,设施栽培,遮荫避雨栽培,华南地区:周年栽培,3 大白菜栽培技术,33,3.4 栽培技术,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3 大白菜栽培技术,34,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秋白菜生长期月均温522之间。华南地区9-10月播种,12月至次年3月采收品种:津白45、津白56、秋绿55、北京小杂61号、京秋56号、京秋80号、北京68号,整地施

14、肥,3.4 栽培技术,35,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平畦:适于干旱地区。,高垄或高畦:适于多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1.21.5m,1.21.5m,1.21.8m,5060cm,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整地施肥,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 栽培技术,36,直播,育苗,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整地施肥,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 栽培技术,37,幼苗期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子叶期和34片真叶期进行间苗。团棵时定苗,大型品种株距5053cm,小型品种株距4650cm。,苗期管理

15、,莲座期管理,结球期管理,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整地施肥,定苗后追施一次“发棵肥”,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莲座后期应适度控水“蹲苗”。,“蹲苗”结束后开始浇水,以后要保持土面湿润,收获前58d停止浇水,提高耐贮性。包心前56d追“结球肥”。包心后约1520d追“灌心肥”。,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3.4 栽培技术,38,3.4.1露地秋茬栽培技术,用于冬贮的晚熟品种,应在低于2的寒流侵袭之前数天收获。,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整地施肥,3.4 栽培技术,39,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

16、收 获,品种:夏阳白早50、春夏王、京夏王、京夏2号、夏优王,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病虫害多发,选好选准早熟、耐热、抗病品种是夏大白菜栽培成败的关键。,3.4 栽培技术,40,旧棚膜卷起后固定在棚顶,随时放下防雨。,遮阳网遮光降温。,全棚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迁飞。,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 栽培技术,41,清洁田园,棚室消毒。播种前造底墒。结合耕地,施入基肥。高垄稀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15kg(或过磷酸钙25kg,尿素、硫酸钾各5kg),深翻细耙。,20cm,6070cm,6070cm,

17、6070cm,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 栽培技术,42,直播(穴播),育苗,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 栽培技术,43,间苗定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4 栽培技术,44,根据市场需求,不必等到叶球充分长成后才采收,一般五、六成心时即可收获上市。可间拔收菜,以提高产量。,棚室覆盖,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 获,3.4.2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3

18、.4 栽培技术,45,3.5.1 病害:霜霉病 软腐病 病毒病3.5.2 虫害: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3.5 病虫害防治,三大病害,3 大白菜栽培技术,46,霜霉病,病原: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3.5.1 病害,47,症状识别,苗期被害,叶片正面呈褪绿色斑,叶背有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成株期被害,初叶正面有褪绿斑,渐发展成黄褐色,叶背有白色霉层,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甚至病斑互联,病叶枯死。采种株还为害花梗、花器及种荚。花梗受害变形,肿大弯曲,花器肿大畸形,花瓣小而枯黄,结实不良,病部有白霉。,3.5.1 病害,4

19、8,一般预防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质品种2、实行轮作、倒茬。大白菜的前茬以茄果类、瓜类、葱蒜类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邻作。3、精细整地。彻底清除菜田杂草,以压低病菌虫源数量,减少初侵染源,播前翻地20-25cm,晒15-20天。4、种子处理。采用50温汤浸种法进行种子消毒,还可用25%甲霜灵,或用种子重量0.4%的福美双或百菌清拌种。5、适期播种。实践证明,早播病害重,晚播病害轻,但包心不实,产量低,播期选择尽可能适期晚播。,3.5.1 病害,49,药剂防治,用“五合一”(退菌特、福美双、硫酸铜、洗衣粉、50%二嗪农乳剂)各 1000 倍液,无药害,效果好,而且能兼治蚜虫、

20、菜青虫、钻心虫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2.2%普力克水剂 600-800 倍液,3.5.1 病害,50,软腐病,病原: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3.5.1 病害,51,症状识别,白菜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由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

21、常溢出污白色菌脓,并有恶臭,有时引起髓部腐烂。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而早晚可以复原,后渐不能恢复原状,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也有的从外叶叶缘或叶球上开始腐烂,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病株易被脚踢倒。大白菜贮存期间,病害继续发展,造成烂窖。带病的种株定植后,继续发病,可导致全株枯死。,3.5.1 病害,52,一般预防措施:(参考霜霉病部分)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始期喷150ppm 农用链霉素或 200ppm 新植霉素 3-5 次,并结合灌根效果亦佳。还可用 70%敌克松 500 倍液在傍晚或阴雨天施用,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效果也很好。,3.5.1 病害,53,病毒病,病原:芜菁花叶病毒

22、(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3.5.1 病害,54,症状识别,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疯”等,白菜6叶期以前最易染病。苗期染病,心叶出现明脉,并沿叶脉褪绿,出现花叶,叶片皱缩不平。有的叶脉有褪色斑或条斑。成株期染病,叶主脉扭曲,叶片皱缩不平,黄绿相间,植株明显矮化,叶脉上也有坏死斑,根系不发达,剖切病根呈黄褐色,严重时不能结球。种株染病,花薹抽出晚、畸形、花叶、明脉,下部叶片主脉坏死,花梗上有裂口,果荚瘦小,子粒不饱满,且发芽率低,严重的老薹未抽出即死亡。油菜、芥菜、萝卜病毒病与白菜近似。甘蓝病毒病,苗期叶片出现褪绿圆斑,后期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

23、病株结球迟缓不实。,3.5.1 病害,55,一般预防措施:(参考霜霉病部分)药剂防治:病毒病多由蚜虫传播,防蚜即防病。一般应在苗期抓紧时间防治,可喷施 80%的敌敌畏 乳油 1500-2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 2000-3000 倍液。,3.5.1 病害,56,虫害,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黄曲跳甲,3.5.2 虫害,57,虫害防治,1、生物防治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可选用100 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300g/667m2,或1.0%爱诺虫清2000-3000 倍液,或选用20%阿维.辛乳油2000-3000 倍液,或灭幼脲三号悬浮剂 1500-2000倍液。2、物理防治可采用银灰膜避蚜,也可采用黄板诱杀,黄板涂上机油,每亩扦插15-20 个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能起到治虫、防病的双重功效。3、化学防治 防治菜蚜、白粉虱、菜青虫、小菜蛾、美洲斑潜蝇等,防治用药品种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3%啶虫脒乳油5000倍液,4%阿维啶虫2000-3000 倍液,农地乐乳油1000-1500 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 倍液。喷雾防治,注意往叶背面喷药,3.5.2 虫害,58,美味白菜,清蒸大白菜,59,粉丝熬白菜,美味白菜,60,美味白菜,大白菜焖牛肉丸,61,Thank You!,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