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126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景学(第1、2、6、7、8章)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盆景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徐维杰,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盆景史第三章 盆景分类第四章 盆景风格流派第五章 盆景美学第六章 树木盆景第七章 山石盆景第八章 盆景养护管理第九章 盆景欣赏,第一章 绪论,盆景的含义:盆景是指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盆景艺术的特点:盆景艺术的世界性。盆景源于中国,发展于中日,由日本传向世界,现已成为世界性艺术。(bonsai or penjing)盆景艺术的边缘性。与许多艺术和技术有关。艺术:园林、雕塑、造型(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技术:植物学、养护技术,构图的复杂性。盆景是立体的艺术,盆景是四维构图,有三维空间,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盆

2、景的立体感和时间感。艺术表达的概括性。盆景具有“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特点,“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讲究用一小座山表现出自然界千峰耸立的景致,用一勺水表现大自然万里湖海的壮阔美景。黄山迎客松创作的连续性。盆景是有生命的,创作再创作。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趣味性。,盆景的效益:(一)、社会效益 国际影响,为国争光.1979年国际园艺展览会上1大金7小金,首次引起轰动。陶冶情趣,丰富生活.白居易“泉石粼粼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值万金。”普及科学知识,植物(二)、经济效益(三)、生态效益,第二章 盆景史,盆景起源于中国,已被世界所公认一、关于盆景起源的几种观点:起源

3、于唐代。陕西乾陵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上的侍女图.jpg。起源于东汉。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上的6枝小花.jpg。新石器时期。浙江余姚新石器时期古墓里的陶片上图案五叶图.jpg。归纳为:起源于东汉(公元25220年),形成于唐代(公元618907年),兴盛于明清(公元13681911年)。,二、各时期盆景发展特点(一)、新石器时期与夏商:五叶图陶片-原始简单的盆栽草本植物;石器玉器石玩。(二)、汉代:西汉张骞盆栽石榴;东汉墓的六枝小花壁画;缶景(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三)、唐代:仕女图;职贡图;盆景诗词;唐代盆栽开始随佛教传入日本。(四)、宋代

4、十八学士图.jpg。盆景诗词;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区别更加明确。,(五)、元代:些子景,元代诗人丁鹤年专门为此做过诗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咫尺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澥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六)、明代:扬州天宁寺遗物桧柏(P31);盆景著作:考槃余事“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结为马远之欹斜诘曲,郭熙之露项攫拿,刘松年之偃亚层叠”;吴风路、嘉令三艺人传、长物志、盆景、素园石谱等。(七)、清代:郑板桥盆梅;盆景著作:花镜扬州画舫录、盆景偶录、石谱。,三、中国盆景起源发展的五个飞跃1、新石器时期的上盆飞跃。五叶图图案陶片。2、

5、汉代盆栽到盆景的飞跃。张赛引种石榴。6枝小花(一景二盆三几架)。缶景。3、唐宋盆景意境飞跃。唐侍女图、职贡图;宋十八学士图。诗情画意。盆景诗词60多首。4、元代盆景体量飞跃。平江高僧韫上人的些子景5、明清盆景理论飞跃。大量盆景专著。,四、现代盆景 1、恢复发展阶段 2、停滞阶段 3、大发展阶段 五、盆景艺术大师万觐堂、王寿山、朱宝祥、李忠玉、陈思甫、孔泰初、陆学明、周瘦鹃、朱子安、殷子敏、潘仲连、贺淦荪、,赵庆泉、胡乐国、冯连生、田一卫、邵海忠、盛定武、刑进科、朱永源、梁玉庆、苏 伦、陆志伟、于锡昭、万瑞铭、胡荣庆、李金林、邹秋华。周国梁.韩学年、王元康、郑永泰、范义成、王恒亮、刘传刚、乔红根

6、、魏积泉、应国平、李云龙、吴成发。梁悦美、伍宜孙、徐晓白六、中国著名盆景园。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第六章 树木盆景,第一节 盆景植物 一、盆景植物选择标准耐剪宜扎,萌芽力强。节间短,紧凑矮小。叶片小。抗逆性强,耐粗放管理。生长慢,寿命长。,二、常见盆景植物松柏类:五针松、黑松、锦松、马尾松、金钱松、罗汉松、桧柏、刺柏、真柏、圆柏等。花果类:石榴、杜鹃、南天竺、红花继木、火棘、梅花、胡颓子、金弹子、迎春、六月雪、以及各种果树。等等杂木类:榔榆、朴树、榉树、继木、黄杨、榕树、福建茶、九里香、红枫、赤楠、黄荆、白蜡、柽柳、银杏,雀梅等等。藤本类:紫藤、金银花、络石、凌霄等等竹草类:各种矮小、丛生性竹:

7、凤尾竹、佛肚竹。各种草本植物:菊花、文竹等。,三、盆景植物材料来源(一)、野外挖掘树桩时期:早春,秋末冬初,梅雨季节。挖前准备:工具准备,相关资料准备(树种;植物生长规律:荒山瘠地、村口路旁、崖头风口、河岸沟边、悬崖峭壁等地)。挖掘:选择(主干达一定粗度、分枝合理-分枝节位低、方位合理、粗度过度协调),初剪树冠,范围要大,先断主根,多留侧根须根,保护根皮,防根劈裂,上浆包扎。,定型修剪:(1)原则:审材定型、繁中求简、直中求曲、注意矮化。(2)方法:树坯栽植:地栽和盆栽。注意:用素砂土、深栽。养坯:护干(包草、围砂、喷水)、抹芽摘心、施肥。(二)、人工繁殖:1、播种:2、扦插:早春和梅雨季节;

8、嫩枝(半木质化)、硬枝(一年生)、老枝(二年生以上)、老根。3、压条:普通压条、连续压条、高空压条;可制作连根式。4、嫁接:繁殖苗木。造型上换冠、补缺等。,第二节 桩景造型技艺一、树干造型:(一)、较粗枝干弯曲:穿透助弯法、刻槽法、助弯器法(二)、树干雕饰(促古催老):朽腐法、雕刻法、划皮法、撬皮法、劈干法、撕干法等等。二、枝造型技法(一)、蟠扎:1两种蟠扎方法比较:棕丝蟠扎:不伤树皮、不影响观赏、拆除方便、复杂费时、造型效果慢。金属丝蟠扎:简便高效、一次定型、易伤树皮、影响观赏、拆除困难。2棕丝蟠扎:捻棕丝套棕 弯枝 打结。棕法很多。,3金属丝蟠扎:固定起点(入土法、压扣法、双枝一丝法)缠绕

9、 拿弯,一年后拆除。(二)、修剪:抹芽摘心摘叶:抹芽减少养分消耗。摘心促进增粗和分枝、控制枝条长度。摘叶摘老叶发新叶、使叶变小、摘叶露出枝干利于观赏。疏剪剪截:“蓄枝截干”平剪:,三、根部造型:提根:松土法、拆套法、换盆法。盘根:四、上盆:(一)、盆景盆种类:材料(素烧盆、陶瓷盆、紫砂盆、石盆、水泥盆、塑料盆)、深浅(签筒盆、深盆、中深盆、浅盆、浅口盆)、形状(圆、椭圆、正方、长方、多边)。(二)、配盆 深浅:依树桩造型而定,悬崖式:深盆、签筒盆;直干式、丛林式、水旱式:浅盆、浅口盆;斜干式等:中深盆、浅盆。大小:依树桩大小:盆面大小是树冠投影范围的1/3。形状:树体厚重:方盆、圆盆、直边、直

10、腰。树体轻巧:花边、收腰。(三)盆面布局:忌规则对称。(四)上盆:树桩姿式,露根,特深或特浅盆上盆方法。(五)盆面装饰:盆面有起伏、铺苔、点石、摆件等。,第七章 山水盆景,一、石料种类(一)、软石类:质地松软、易加工、可随意造型,具有吸水性,有利于种植植物。但易风化、易破损。砂积石、芦管石、浮石、海母石等。(二)、硬石类:质地坚硬、不易加工造型,有天然的纹理、形态和色彩,不易风化和破损。斧劈石、钟乳石、英石、龟纹石、太湖石、灵壁石等。,群峰式:表现山重水复、层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自然景色,具有厚重、浑朴的特点。散置式:表现湖中群岛、海滨、山礁等自然景色,盆内山石低矮、零散,一般有平坡、浅滩,宽阔

11、的水面。悬崖式:表现自然界雄浑险奇、峭壁陡峻的临水悬崖之景色,具有山势险峻、山形奇特、景色壮观的特点。倾斜式:山峰重心向一侧倾斜,危而不倒,其座座山峰犹如呼啸而上的排浪,又似汹涌澎湃的急流,具有较强的动势。高远式:表现雄伟挺拔、气势磅礴的山河风光,具有线条刚直、形态雄浑的特点。山石所占盆面面积1/22/3。平远式:表现千里丘陵、逶迤起伏的江南风光,注重山景的纵深和层次,讲究连绵起伏,给人以千里江水不尽、万倾碧波荡漾之感。水面辽阔,山石所占盆面面积1/31/4。深远式:介于高远式和平远式之间,既挺拔又秀丽,具有层次丰富、清新秀丽、景色幽深的特点。山石所占盆面面积1/31/2。,三、山水盆景制作技艺1 构图布局:平面:山石占盆面面积 高远式1/22/3;平远式1/31/4;深远式1/31/2。忌成行成列。水岸线弯曲多变。立面:有起伏,忌梯等。主峰高度为盆长的:高远式1倍以上;平远式1/2以下;深远式居中。2 选石:(1)、选石标准:瘦、漏、皱、透。(2)、选石原则:一致性。,3 锯截:作用:获得平整的底平面;确定山峰的高度和姿势;裁剪。方法:先确定锯截线:浸水法、堆沙法。4 雕琢:粗加工(轮廓、粗深纹理);细加工(纹理)。皴法:荷叶皴、披麻皴、折带皴、米点皴5 组合拼接:牢固,美观;方法得当;6 配植摆件:增强气势、延伸意境;弥补缺陷、平衡态势;增添色彩、丰富内容;起比例尺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