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219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PID控制与整定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授课老师:陈良,第1部分 PID控制综述第2部分 PID算法的数字化第3部分 PID控制的实际问题第4部分 改进型PID第5部分 PID参数整定,PID控制概述,模拟PID算法,PID控制概述,模拟PID算法,PID控制概述,PID是最常用的反馈控制率。90%以上的工业控制回路是PID,其中最常用的是PI.PID的反馈控制率基于偏差的,过去值(I)当前值(P)未来值(D),PID控制 The future of PID controlK.J.strm,PID控制概述,技术成熟 易被人们熟悉和掌握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控制效果好,PID控制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有以下优点。,PI

2、D算法的数字化,计算机控制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需要离散化模拟PID算式,引入采样周期T,PID算法的数字化,采样周期,控制周期,香农采样定理采样信号XS(t)唯一地复原信号X(t)的最低采样频率必须满足,PID算法的数字化,数字PID-位置型,数字PID-增量式,PID算法的数字化,增量式PID的优点最常用的数字PID,编程简单,占用内存小 误动作影响小 易于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 有利于抑制积分饱和现象,数字PID控制的实际问题,数字PID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正、反作用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分饱和问题 限位问题 手自动无扰动切换问题,数字PID控制的实际问题,手自动

3、无扰动切换的定义,背景:控制器的手动操作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在自动控制系统投运时,往往先进行手动操作,待系统基本稳定后再切换为自动运行,当自动控制失灵后,必须切换到手动操作。通过控制器的手动/自动双向切换开关,可以方便地进行手自动切换,并要求在切换过程中不带来额外的扰动,数字PID控制的实际问题,积分饱和现象,积分作用,数字PID控制的实际问题,积分饱和的解决办法,遇限消弱积分 有效偏差法 增量式PID 积分分离法等等,数字PID控制的实际问题,遇限削弱积分,数字PID控制的实际问题,有效偏差法:积分时采用有效偏差,而非实际偏差。,逆推有效偏差的方法,PID算法的改进,积分分离的PID(慢过程:

4、温度、液位),积分的作用:消除余差,-A,+A,PID算法的改进,积分分离的PID,PID算法的改进,积分分离的PID,PID算法的改进,变速积分PID,基本思想:改变积分项的累加速度,使其与偏差的大小相对应:偏差越大,积分越慢;偏差越小,积分越快。,PID算法的改进,变速积分PID的优点,用比例作用消除大偏差,用积分作用消除余差,有助于消除积分饱和现象 减小超调,改善控制品质 适用范围广,PID算法的改进,变速积分PID,-A,+A,积分分离PID:切除积分作用变速积分PID:减小积分作用,积分分离PID:加入积分作用变速积分PID:增大积分作用,对比积分分离与变速积分PID:积分分离采用“

5、开关”控制;变速积分属于线性控制,因而后者调节品质更好,PID算法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微分的缺点:当有阶跃信号输入时,微分项急剧增加,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不稳定,PID算法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PID算法的改进,不完全微分PID(优点P245),PID算法的改进,微分先行PID(测量值微分),目的:避免因给定值变化导致超调量过大、调节阀动作剧烈只对测量值(被控量)进行微分,而不对偏差微分,也即对给定值无微分作用。,PID算法的改进,微分先行PID(测量值微分),U(s),Y(s),R(s),微分作用,PID算法的改进,微分先行PID(测量值微分),标准增量式PID的微分作用改进后的微分作

6、用,PID算法的改进,带死区的PID,在控制过程要求平稳的场合,为了避免控制动作过于频繁,消除由此引起的振荡,可以人为的设置一个不灵敏区B,即带死区的PID控制。,PID算法的改进,带死区的PID,带死区的PID控制本质是非线性控制,PID参数整定,PID参数整定的方法,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微分系数,PID参数整定,PID参数整定(tuning)的方法,凑试法(优选法)临界比例度法 响应曲线法 4:1衰减曲线法 基于继电反馈控制 基于模式识别 基于专家系统,搜索 PID参数自整定 获得约 52,300 条结果,PID参数整定,凑试法(经验法),增大比例系数KP一般将加快系统的响应,使系统的稳定性变

7、差减小积分时间Ti(即增大Ki),将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使有助于消除余差。增大微分时间Td,将使系统的响应加快,但使系统稳定性变差。,PID参数整定,凑试法整定步骤实行先比例,后积分,最后微分的整定步骤,1.首先将比例系数由小变大,直到得到反应较快,超调较小的响应曲线。若系统余差小,可采用纯比例控制。2.如果有较大余差,则要加入积分作用。积分时间从大变小,同时调整比例增益,使系统保持良好的动态性能。3.若使用PI控制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则可加入微分环节。在整定时,微分时间从小变大,相应调整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逐步试凑,以得到满意的动态性能。,PID参数整定,KP=2.85,KP=1.85,PI

8、D参数整定,KP=2.4,KP=2.4 Ti=2,KP=2.4 Ti=1,PID参数整定,KP=2.4 Ti=1 Td=0.25,KP=2.4 Ti=1 Td=0.4,PID参数整定,PID整定口诀: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PID参数整定,优选法(经验法),先把其他参数固定,然后用0.618法对其中某一个参数进行优选,待选出最佳参数后

9、,再换另一个参数进行优选,直到把所有的参数优选完毕为止。最后根据T、KP、TI、TD诸参数优选的结果取一组最佳值即可。,PID参数整定,临界比例法(稳定边界法),用纯比例控制,给定值r作阶跃扰动,从较大比例开始,逐渐减小,直到被控变量出现临界振荡为止,记下临界周期Tu和临界比例Ku,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KP、Ti和Td。,Tu,PID参数整定,临界比例法(稳定边界法)根据Ziegler和Nichols提出的经验规则表来整定PID参数,因此该方法又称为Ziegler-Nichols整定法,简称Z-N法,PID参数整定,4:1衰减振荡法,Tu,该方法仍然先采用纯比例闭环控制,在系统稳定后逐步减小比例

10、度,作给定值阶跃响应,观察过渡曲线,直至衰减比为4。记下衰减周期Tu和相应的比例度Ku,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KP、Ti和Td。,PID参数整定,4:1衰减振荡法参数整定经验规则,该方法的优点:过程无需做临界稳定振荡,PID参数整定,响应曲线法,在系统处于开环情况下,首先做被控对象的阶跃()曲线,从该曲线上求得对象的纯滞后时间、时间常数和放大系数K。然后在按表中经验公式计算KP、Ti和Td。,PID参数整定,响应曲线法参数整定规则表,PID参数整定,基于继电反馈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核心思想来源于Ziegler-Nichols整定法,用具有继电特性的非线性环节代替Z-N法中的纯比例控制,是系统产生

11、稳定极限环振荡。K.J.strm等人提出,PID参数整定,基于继电反馈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整定的步骤:人工控制使系统稳定按下整定开关,切入继电器控制求取临界振荡周期,与极限环幅值,根据Z-N法计算PID参数切回PID控制,PID参数整定,基于继电反馈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的优点,实现PID参数的一键整定,基于继电反馈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的缺点,假设被控对象模型为一阶+纯滞后,对于时间常数较大的过程,整定过程漫长高频干扰会对采样值带来误差,影响Ku,Tu的精度,没有一种整定方法是万能的!,PID参数整定,基于模式识别的PID自整定方法,PID参数整定,基于模式识别的PID自整定方法,波形特

12、征:衰减振荡,欠调,响应曲线欠调,说明应减小Ti;在欠调的同时有振荡现象,虽然暂时振荡不太强烈,但由于Ti 减小后会增强振荡作用,因此要同时减小Kp,PID参数整定,PID参数自整定的商业软件,Foxboro的EXACT(760/761/762)控制器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加上专家规则进行参数的整定;Yokogawa公司的UT系列控制器采用极限环法进行参数的整定;Honeywell 公司的UDC系列控制器采用阶跃响应分析和整定规则库来调整控制参数。国内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的ATLoop PID自动整定软件包。,PID参数整定,大作业2:PID参数整定软件,开发一个单回路PID参数自整定软件 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整定的方法 了解PID参数对控制品质的影响规律 可采用任何PID参数整定方法开发 具有图形界面(建议通过Matlab-GUI来实现),3人一组,软件+设计报告(4页),PID参数整定,大作业2:PID参数整定,PID参数整定,大作业3:,1人一组,课程报告(6-8页),整定以下的控制系统,撰写报告,内容包括 系统分析,所采用的整定方法 整定结果 研究系统时滞对性能的影响,PID参数整定,大作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