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275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进水建筑物(4进水流道)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进水流道一、进水流道简介1、进水流道分类按进水方向分:单向进水流道 双向进水流道,按流道形状分:肘形 钟形 簸箕形 箱涵式 斜式,流道的型式、尺寸影响:(1)水泵的安全、高效运行(要求水泵叶轮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均匀)(2)建站投资,2、进水流道内的基本流态(单面进水、四面进水),3、进水流道设计的原则(1)叶轮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压力分布均匀;(2)在任何情况下,流道内不产生涡带;(3)水力损失小;(4)尽可能减小流道宽度和开挖深度,以减小工程投资;(5)线型简单,便于施工。,4、进水流态对水泵工作状态的影响,二、肘形进水流道,1肘形进水流道分段(1)直线渐缩段:顶部上翘、底

2、部水平或上翘、进口矩形。(2)弯曲渐缩段:水流转向、该段是流道设计的关键之一。(3)直锥段:同心圆台,该段的收缩角应与叶轮室相配合。,2基本尺寸拟定(1)流道高度(H/D)试验表明,H/D,水流转弯的剧烈程度降低,利于叶轮进口断面的流态改善,均匀度和平均角度将提高,但是,H/D,挖深增加,工程量,H/D=1.52.0。(2)流道宽度(B/D)B/D,进口流速v,损失,利于流态改善,但工程量。B/D=2.02.5,进口流速控制在1m/s以内。(3)流道长度(L/D)L/D,整流段加长,但工程量。L/D=3.5 4.5。*注意:L的确定要注意结合上部结构的布置。,(4)弯曲收缩段(R,r)一般R/

3、D=0.8 1.0 r/D=0.2 0.5(5)上翘角(,)=12 30=5 12(工程上亦有采用=20的情况)有了上述基本尺寸,即可进行流道剖面图的绘制。,3剖面轮廓图的绘制(1)绘叶轮中心00和水泵座环法兰面位置mn,并截取D。(座环内径),并以此为流道出口断面。过m、n点作座环收缩角,如图mm和nn。(2)由H、作流道底边线ll。(3)由L进口断面位置。求进口高度hA,控制进口流速vA=0.51.0 m/s 由 hA=Q/BVAA点(4)过A作流道的上边线RR(与水平线呈角)(5)作三段弧线,分别以R、r、r0为半径。如hk=(0.81.0)D时,可认为拟定的各尺寸满足要求;若hk太大或

4、太小,可重新调整、L,直到满足要求。,4平面轮廓图的绘制(流速曲线递增法、流速直线递增法)流速曲线递增法(1)初拟平面轮廓;(2)在剖面图选取断面高度hi,在平面图中选取断面宽度Bi,计算出断面积Fi;(3)由Qvi;(4)作曲线 如上述两曲线光滑,说明水流在流道内的速度是递增的,没有突变,符合水力损失较小的原则,也说明了初拟的平面图与剖面图是符合实际要求的,否则,需对剖面图和平面图进行修正,直至曲线光滑。,流速直线递增法(1)假定流道内流速按直线规律递增,即:V/L=C(2)由上述关系可得任意断面的流速vi(3)由vi,Q可求得该断面的面积Ai=Q/vi(4)由剖面图中可知各断面的高度hi,

5、故断面宽度Bi=Ai/hi,从而绘出平面轮廓图。(按流速直线递增法绘出的平面图收缩比较均匀),流速曲线递增法绘制平面轮廓图步骤(1)初拟平面轮廓 根据所选的宽度B定出流道进口宽度。在弯曲段开始收缩,收缩一般不超过25。(2)在剖面图中绘出流道中心线(通过作内接圆,连圆心即可)。(3)在中心线上定出有代表性的点a、b、c,过这些点作过水断面,并将这些点投影到平面图上。(4)拟定各断面的过渡圆半径。(5)绘制平面展开图。(6)作FL与VL曲线进行校验。*在流道弯曲段应多取几个断面,三、钟形进水流道 组成:进口段、吸水室、喇叭口、导水锥等 特点:流道高度较小:一般为(1.11.4)D(肘形(1.52.0)D)流道宽度稍大:一般为(2.52.8)D(肘形(2.02.5)D),四、双向进水流道 1型式:肘形对接、钟形对接、箱涵式。2优点:能满足自引、自排、抽引、抽排要求 枢纽布置紧凑;节省投资。3缺点:效率较低,流道内易产生涡带。4流态改善方法 设隔板:设导水锥 设泵出口导流盖 防涡消涡栅 其他,五、进水流道三维优化水力设计 方法:1、建立目标函数:流速分布均匀度 速度加权平均角度 2、给定一系列不同的进水流道边界 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进水流道各几何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