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354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固体相变第二讲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T.P 0 过程自发进行,(G)T.P 0 过程达到平衡状态,相变过程的温度条件,由热力学可知,在等温等压下有:G=H-TS,在平衡条件下,G=0,则有:H-TS=0,S=H/T0,在任意一温度T的不平衡条件下,有:,G=HTS0,若H与 S不随温度而变化,则:,2、相变过程推动力相变前后自由能的差值,即:,式中:T0 相变平衡温度;H 相变热;T 过冷度,T T0T,如果相变过程要自发进行,必须有G 0,则:HTT0 0,讨论:,结论:相变驱动力为过冷度(过热度)的函数,即,相平衡理论温度与系统实际温度之差为该相变过程的推动力。,相变过程的压力和浓度条件,从热力学知道,在恒温可逆不作有

2、用功时:dG=VdP,对1mol理想气体而言:,气相凝聚时,有:,G=RTln P0 P,过饱和蒸汽压差为凝聚相变过程的推动力,相变自发进行,须G P0,即:要使凝聚相变自发进行,系统的饱和蒸汽压P应大于平衡蒸汽压P0。,对1mol溶液而言,可以用浓度C代替压力P,G=RTlnc0c,若是电解质溶液还要考虑电离度,即一个摩尔能离解出个离子,相变自发进行,须G c0,即:过饱和浓度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结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过冷度、过饱和蒸汽压、过饱和浓度,5,成核-生长机理相变包括二个阶段:核化过程形成晶核;晶化过程晶核长大成晶体。1相变过程自由能变化(G)表达式 系统形成n个半径为r的球形核坯

3、时,G由二部分组成:系统中一部分原子由液态转变为晶态,自由能降低G1(体积自由能)由于产生新相形成界面,需要作功,使系统自由能增加G2(界面自由能),3、晶核形成条件,6,G=G1+G2=VGV+A,将GV=HT/T0代入得:,r球形晶坯半径;n单位体积中半径r的晶坯数。,系统相变自由能变化G是晶坯半径r和过冷度T的函数。,临界晶核:能够稳定存在的且能成长为新相的核胚。晶核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必须系统的自由焓Gr0,即体积自由焓较界面自由焓占优。成核过程分为均态核化和非均态核化。均态核化(homogeneous nucleation)晶核从均匀的单相熔体中产生的几率处处是相同的。非均态核化(het

4、erogeneous nucleation)借助于表面、界面、微粒裂纹、器壁以及各种催化位置等而形成晶核的过程。,临界核胚半径 r*:新相可以长大而不消失的最小晶胚半径,通过曲线极值:,r*值越小,新相越易形成,r*称为临界半径,图中曲线体积自由能G1为负值,界面自由能G2为正值。,晶核大小与体系自由能关系图解,r,当系统T较小,晶坯半径r很小时,G1G2,G随r增大而增大并始终为正值;,当系统T较大,温度T远低于T0,在r r*时,G随r增大而增大,过程不能自发进行;,而在r r*时,G随r增大而减小,此时新相稳定存在,过程能自发进行;,r*称为临界半径,2讨论:,G,0,T1,T2,T3,

5、r*,G*,G1,G2,G,如图中:T3 T2 T1,r*2 r*1,在一定的过冷度T下,临界半径r*才能存在,而且温度越低,r*值越小。G随r的变化有极大值。形成一个核坯时的自由能变化为:,11,(1)r*值越小,表示新相越易形成;,分析:,(2)在相变过程中,T0和都是正值,析晶相变时为放热过程H0;(3)由r*值表达式,其影响因素有系统本身的性质如和H以及外界条件T二类。,降低晶核的界面能和增加相变热H均可使r*值减小,有利于新相形成;,12,(4)临界半径rk时,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Gr*的计算:,Gr*值越小,相变越容易进行。,因为临界核坯的表面积为:,所以:Gr*=1/3AksL 即

6、形成临界半径大小的新相,对系统所作的功等于新相界面能的1/3。Gr*称为成核势垒。,Gr*成核位垒,相变发生时必须克服的位垒,系统内能形成r*大小的粒子数 nr*,可用下式描述:,式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kB=1.380650510-23J/K可见,Gr*越小,具有临界半径 r*的粒子数越多。,析晶,成核(核化):晶核形成过程长大(晶化):晶核长大过程,二、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1.晶核形成过程动力学2.晶体生长过程动力学3.总的结晶速率4.析晶过程5.影响析晶能力的因素,晶核形成过程动力学核化过程分为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二类。均匀成核晶核从均匀的单相熔体中由于热起伏而中产生,几率处处相同;非

7、均匀成核借助于表面、界面、微粒裂纹、容器壁以及各种催化位置等形成晶核的过程。,1.晶核形成过程动力学,1均匀成核 成核速率I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生成的晶核数目(晶核个数/秒厘米3)。,0原子或分子的跃迁频率;Gm原子或分子跃迁新旧界面的迁移活化能。,碰撞的频率可表示为:,单个原子或分子同临界晶核碰撞的频率;nr*具有临界尺寸rk的粒子数,ni临界晶核周界上的原子或分子数。,P,D,P:受核化位垒影响的成核率因子(相变因素)D:受质点扩散影响的成核率因子(扩散因素)B常数。,成核速率:,讨论:,(1)成核速率I与温度的关系,(2)成核速率I与熔体组成的关系 当析出的晶体与熔体组成不同时,随晶体析出,熔体组成发生变化,单位体积自由能GV;界面能sL随着晶体的析出而升高。综和结果:随晶体析出量的增加,系统的自由能升高,从而抑制析晶的进行成核速率。,讨论:,T,T,熔体质点动能,粒子间吸引力,容易聚集和附在晶核表面,有利于晶核形成;(P因子)T,熔体,粒子不易移动,从熔体中扩散到晶核表面困难,对晶核形成与长大过程不利。(D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