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395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0.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有:第一节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概述 第二节 电控直列泵喷射系统 第三节 电控分配泵喷射系统 第四节 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 第五节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第一节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概述,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一、发展历程 二、组成和原理 三、主要控制内容,一、发展历程 1.第一代(凸轮压油+位置控制),如下图所示。第一代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装置中,将机械式调速器和提前器换成电子控制的机构。燃油压送机构和机械式燃油系统相同。,2.第二代(凸轮压油+电磁阀时间控制),如下图所示。第二代电控喷油装置是在第一代位置控制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高速电

2、磁阀对喷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时间控制。,3.第三代(燃油蓄压+电磁阈时间控制),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是第二代的进一步发展,将喷油量和喷油时间控制融为一体,使燃油的升压机构独立,亦即燃油压力与发动机转速、负荷无关,具有可以独立控制压力的蓄压器共轨。喷油量、喷油时间等参数直接由装在各个气缸上的喷油器控制;如下图。,第三代电控共轨式燃油系统是全新的一代燃油系统。在21世纪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降低柴油机的排放,保护环境方面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实施方法与第二代相同,采用高速电磁阀。下图是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电控共轨式燃油系统的控制原理框图。,二、组成和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控柴油机喷射

3、系统主要由传感器、ECU(中央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三、主要控制内容 1.喷油量控制,电子控制系统的喷油量控制方法如下图。,(1)基本喷油量控制,不同的发动机要求不同的转矩特性。为了得到不同的转矩特性通常是通过控制喷油量来实现的。代表的特性如下图。特别是等速特性,与发动机负荷无关,始终保持恒定的转速。该特性广泛地应用于发电机用发动机中。在机械式调速系统中调速率约为3;负荷变化,转速随之变化。但在电控燃油系统中,通过发动机转速的反馈控制,可以得到恒定不蛮的转速。,(2)怠速转速控制,怠速转速的控制流程图如下图。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和发动机的目标转速由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空调压缩机的负荷状

4、态决定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差值求得回复到目标转速时所必需的喷油量从而进行反馈控制。,(3)起动油量控制,汽车加速踏板和发动机转速决定基本喷油量,冷却液温度等决定补偿喷油量,比较两者的关系之后,控制启动喷油量。如下图所示。,(4)不均匀油量补偿控制,不均匀油量补偿控制。如下图所示。,(5)恒定车速控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距离行驶时,驾驶员为了维持车速一直要操纵加速踏板,很容易疲劳。对此,不要驾驶员操纵加速踏板而维持定速行驶的控制过程就是恒定车速控制。如下图所示。,2.喷油时间控制,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时间的控制经过了三次改革,如下图。,目标喷油时间采用下图中的方法进行计算。,3.喷油压力控

5、制,共轨式燃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控制方法如下图所示。,4.喷油率控制,最新电控燃油系统中喷油率的控制,特别是预喷射的控制可以用下图进行说明,5.附加功能(1)自我故障诊断功能,最近,将专用故障诊断装置插入上述接线座内,则可以显示出更加具体详细的诊断信息,下图是其一例。,(2)故障应急功能,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应急功能 传感器的故障可以由软件来判定。如果传感器发出了异常数据,或者从发动机方面送来了不可能的信号,则可判定传感器故障。温度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实例如下图所示。,ECU故障诊断和故障应急功能 系统构成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变速控制 系统ECU之间通过数据通讯的方法,将二者结合在

6、一起,就可以作 为一个ECU工作。,第二节 电控直列泵喷射系统,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一、第一代电控直列泵 二、第二代电控直列泵(TICS系统)三、第三代电控直列泵(PPVI系统),一、第一代电控直列泵,直列式喷油泵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在喷油泵方面带有如下电子部件:对喷油量进行电子控制的电子调速器。对喷油时间进行电子控制的电子提前器。喷油泵本体的燃油压送机构和传统的机械式喷油泵完全相同。电子调速器和电子提前器则根据发动机机型可以装用其中某一种,或将两者都装上。但是,调节喷油量的元件仍然是调节齿杆,由调速器执行器进行位置控制;喷油时间的控制则是根据ECU的指令通过提前器执行器控制发动机驱动轴和凸轮

7、轴之间的相位差实现的。,因此,ECU通过各种传感器检出发动机的状态和环境,计算出最适合于发动机状态的控制量,再向执行器发出指令。这是第一代电子控制直列式喷油泵的基本特征,如下图所示。,二、第二代电控直列泵(TICS系统),如下图所示。TICS以传统的直列泵为基础,在柱塞部分附加上一个可动的定时套筒,定时套筒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预行程,按照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改变喷油定时,控制喷油率。TICS可以配装不同的提前器和不同的调速器,组成不同的系统。,TICS系统是配装了RED系列电子调速器和预行程执行机构的直列泵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直喷式柴油机的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率,如下图所示。,RED-IV型电子调

8、速器的控制部分可以分成三部分:输入单元、演算单元和驱动单元,如下图所示。,三、第三代电控直列泵(PPVI系统),如下图所示。PPVI系统保留了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系统,便是高压油管上加一个高速电磁阀,变成了泵一管一阀一嘴系统。采用高速电磁溢流阀控制油量和喷油正时后,柱塞只承担供油加压功能,使喷油泵简化和强化,高压供油能力提高。通过凸轮和柱塞强化设计,使主供油速率进一步提高。当高速电磁阀快速打开,高压燃油高速泄流,喷射结束。它能形成初期喷油速率低、主喷射速率高、快速溢流切断而又不致产生穴蚀的理想喷油速率图形。,第三节 电控分配泵喷射系统,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一、ECD-V5电控分配泵 二、

9、喷油量控制 三、喷油时间控制,一、ECD-V5电控分配泵,ECD-V5分配泵外形如下图所示,,其结构如下图所示。,SPV截止阀或电磁溢流阀,TCV流量控制阀或定时控制阀,1.电控分配泵的传感器布置,在ECD-V5型电控分配泵系统中,计算机根据各种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油门开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和冷却水温传感器等信号,检测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实现多种控制功能。ECD-V5型电控分配泵的传感器布置,如下图所示。在ECD-V5型电控分配泵系统中。,(1)电磁 溢流阀,电磁溢流阀(下图)是直接控制喷油量的,是一种耐高压、具有高度响应特性的直动式电磁阀。,电磁溢流阀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工作原理如下

10、图所示。,(2)定时控制阀,定时控制阀(TCV)安装在喷油泵内,根据计算机送来的信号,适时开启或关闭喷油泵压力腔和定时活塞低压腔之间的燃油通道。当电流流过线圈时,定子磁芯被磁化,可动铁心被吸引而压缩弹簧,燃油通路开启。TCV的开启程度是根据计算机送来的通过线圈的电流的ON-OFF时间比(占空比)进行控制的。如果ON时间长,则阀的开启时间亦长。,(3)断油阀,断油阀(FCV)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或类似停止状态时,断油阀将燃油油路切断。通电以后,断油阀开启,燃油被吸入柱塞腔内。,2.ECD-V5型分配泵的电子驱动单元-EDU,ECD-V5电控分配泵的EDU线路图如下图所示。,二、

11、喷油量控制 1.控制机理和工作过程,喷油始点与传统的喷油泵一样,由凸轮的型面形状决定。喷油量的多少由喷油终点决定。啧油终点就是电磁溢流阀开启、高压燃油流回喷油泵腔的时刻。ECD-V5型电子控制分配泵的喷油量控制机构,如下图所示。,为了确定电磁溢流阀的开启时间,采用转速传感器检测出对应凸轮升程的凸轮转角,从而确定开启时间。下图中示出了凸轮升程、电磁溢流阀开闭定时和喷油量的关系。利用冷却水温度修正起动喷油量的方法。,2.控制内容(1)基本喷油量(2)最大喷油量,根据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计算出理论上的必要的喷油量。,最大喷油时的计算流程图如下图所示。以上述基本喷油量为基础,还要考虑到进气压力、进气温

12、度、燃油温度等,对基本喷油量进行修正,从而计算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最大喷油量。最终喷油量就是比较上述两项喷油量,选择其中比较小的一项。在起动状态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水温计算出起动喷油量。在非起动状态时,比较基本喷油量和最大喷油量,选择其中较小的喷油量,并利用其所对应的MAP图中调速特性决定喷油量。,三、喷油时间控制 1.喷油时间控制方法,电控分配泵中喷油时间控制方法如下图所示。喷油时间控制部分的结构与机械式VE分配泵的相关部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定时控制阀(TCV)。通过改变定时控制阀的开启时间调节施加在提前器活塞上的提前器低压腔内的燃油压力,使滚轮环移动,从而控制喷油时间。,2.控制

13、项目,如下图所示。(1)目标喷油时间(2)喷油时间修正(3)起动时喷油时间(4)反馈控制,第四节 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一、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历程 二、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及特点 三、喷油量控制 四、喷油时间控制,一、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历程,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航空汽油机上开始试验汽油喷射技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汽油喷射装置已经成功地用到军用飞机的发动机上。20世纪50年代末,汽油喷射装置在赛车汽油机上广泛采用;20世纪末,各型汽油机已经顺利地完成了从机械式供油系统向电控燃油系统的全面转换。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瑞士的Hiber教授开发成功柴油机电控共轨

14、系统的“原型”。其后,以瑞士工业大学的Ganser教授为中心对电控共轨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90年代,柴油机的供油系统开始向电控供油系统过渡。进入21世纪以后将会有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1995年年末日本电装公司将ECD-U2型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卡车柴油机而开始批量生产,从此开创了柴油机电控共轨燃油系统的新时代。ECD-U2型电控共轨系统是电装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二、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及特点,下图是博世公司的第一代高压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其主要由燃油箱、滤清器、油泵、溢流阀、压力传感器、燃油轨、喷油器、ECU等组成。,1.电控喷油器,博世电控喷油器的代表性结

15、构如右图。喷油器可分为几个功能组件:孔式喷油嘴,液压伺服系统和电磁阀等。,(1)喷油器关闭(以存有的高压),电磁阀在静止状态不受控制,因此是关闭的,图(a)。回油节流孔关闭时,电枢的钢球通过阀弹簧压在回油节流孔的座面上。控制室内建立共轨的高压,同样的压力也存在于喷油嘴的内腔容积中。共轨压力在控制柱塞端面上施加的力及喷油器调压弹簧的力大于作用在针阀承压面上的液压力,针阀处于关闭状态。,(2)喷油器开启(喷油开始),喷油器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当电磁阀通电后,在吸动电流的作用下迅速开启,图(b)。,(3)喷油器关闭(喷油结束),如果不控制电磁阀,则电枢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压,钢球关闭回油节流孔。电枢设

16、计成两部分组合式,电枢板经一拨杆向下引动,但它可用复位弹簧向下回弹,从而没有向下的力作用在电枢和钢球上。回油节流孔关闭,进油节流孔的进油使控制室中建立起与共轨中相同的压力。这种升高了的压力使作用在控制柱塞上端的压力增加。这个来自控制室的作用力和弹簧力超过了针阀下方的液压力,于是针阀关闭。针阀关闭速度决定于进油节流孔的流量。,2.供油泵,供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将低压燃油加压成高压燃油,储存在共轨内,等待ECU的喷油指令,如下图。,供油压力可以通过压力限制器进行设定。所以,在共轨系统中可以自由地控制喷油压力。博世公司电控共轨系统中采用的供油泵如下图所示。,3.ECU,ECU的基本功能是结合实时工况和外

17、界条件,始终使发动机控制在最佳燃烧状态。ECU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计算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息,如下图。经过处理以后,并把各个参数限制在允许的电压电平上,再发送给各相关的执行机构,执行各种预定的控制功能。,4.特种传感器(1)共轨压力传感器,共轨压力传感器如下图所示。作用:以足够的精度,在相应较短的时间内,测定共轨中的实时压力,并向ECU提供电信号。燃油经一个小孔流向共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的膜片将孔的末端封住。高压燃油经压力室的小孔流向膜片。膜片上装有半导体型敏感元件,可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连接导线将产生的电信号传送到一个向ECU提供测量信号的求值电路。,(2)流量限制器,流量限制器的作用是防止

18、喷油器可能出现的持续喷油现象。为此,由共轨流出的油量超过最大流量时,流量限制器将自动关闭流向相应喷油器的进油口,停止继续喷油。流量限制器(下图)有一个金属外壳,外壳有外螺纹,以便拧在共轨上,另一端的外螺纹用来拧入喷油器的进油管。外壳两端有孔,以便与共轨或喷油器进油管建立液压联系。流量限制器内部有一个活塞,一根弹簧将此活塞向共轨方向压紧。活塞对外壳壁部密封。活塞上的纵向孔连接进油孔和出油孔。纵向孔直径在末端是缩小的,这种缩小的作用就像流量精确规定的节流孔效果一样。,(3)调压阀,调压阀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况调整和保持共轨中的压力。当共轨压力过高时,调压阀打开,一部分燃油经集油管流回油箱;当

19、共轨压力过低时,调压阀关闭,高压端对低压端密封。博世公司电控共轨系统中的调压阀(下图)有一个固定凸缘,通过该凸缘将其固定在供油泵或者共轨上。电枢将一钢球压入密封座,使高压端对低压端密封。为此,一方面弹簧将电枢往下压,另一方面电磁铁对电枢作用一个力。为进行润滑和散热,整个电枢周围有燃油流过。调压阀有两个调节回路:一个是低速电子调节回路,用于调整共轨中可变化的平均压力值;另一个是高速机械液压式调节回路,用以补偿高频压力波动。,(4)限压阀,限压阀的作用相当于安全阀,它的基本作用是限制共轨中的压力。当共轨中燃油压力过高时,打开放油孔卸压。共轨内允许的短时间最高压力为150MPa。博世公司电控共轨系统

20、中的限压阀(下图),主要由下列构件组成:外壳(有外螺纹,以便拧装在共轨上),通往油箱的回油管接头,活塞和弹簧。,三、喷油量控制 1.基本喷油量,基本喷油量是由发动机转速和油门开度决定的。如果发动机转速保持一定,油门开度大,则喷油量增加(下图)。,2.起动喷油量,起动时加速踏板大约踩到50左右,再由发动机转速和水温决定喷油量(下图)。,3.过渡状态的喷油量,加速时油门开度变化大,为了使燃油增加得慢一点,从而控制排出黑烟(下图)。,4.最高转速时的喷油量,控制发动机最高转速时的喷油量(下图)。,5.最大喷油量,由发动机转速决定了的最大基本喷油量中,还要加上全负荷喷油量补偿电阻的修正喷油量和燃油温度

21、的补偿喷油量,如下图所示。,6.全负荷喷油量补偿电阻,由计算机计算出全负荷喷油量调整电阻所决定的补偿喷油量,如下图所示。,7.进气压力修正喷油量,进气压力低时,为了减少排烟,应限制由于进气压力所对应的最大喷油量。,四、喷油时间控制 1.主喷油时间,基本喷油时间是按最终喷油量、发动机转速和水温(按MAP图)计算出来的。但是发动机起动时只是按水温和发动机转速计算出来的,如下两图,2.预喷油时间,预喷油时间是按主喷油时间加上预喷油时间间隔进行控制的。预喷油时间间隔是按最终喷油量、发动机转速和水温(按MAP图)计算出来的。但是,发动机起动时只按水温和发动机转速进行计算,如下两图所示。,第五节 柴油机燃

22、油供给系统的检修,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一、输油泵性能的检查 二、喷油器性能的检验 三、喷油泵喷油偶件的查检,一、输油泵性能的检查 1.输油泵吸油能力的检查,用油管将输油泵进油口直接连至1m以下的一专用柴油桶,拆掉输油泵出油管,用手油泵吸油,若在30次以内不能将柴油从油桶内吸上来并压出,则吸油能力不良。,2.输油泵压油能力的检查,(1)随车检查 拆下输油泵出油管,用手油泵压油,若油柱粗、无气泡、出 油急,且能窜至50cm以上为好。(2)仪器检查 将输油泵随喷油泵一起固定在喷油泵试验台上,将进油管 与试验台油箱连接,将出油口与试验台低压表和流量表连接,转动喷油泵,观察怠速出油压力(应为147kP

23、a)和额定转速时 的流量(应为2500mL/min)。(3)手油泵性能的检查 拆下输油泵手油泵,先将手油泵活塞按到底不放,再用食 指将手油泵口堵住,然后松开手油泵手柄,看手柄是否会被吸 住。若手柄及活塞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则手油泵密封 性能不良,应更换。,(4)进、出油止回阀密封性性能试验 用塑料管将进油口与油桶连接,以较慢的速度泵手油泵,看塑料管内的油柱上升情况。若油柱一上一下来回升降,则进 油止回阀不密封,应拆下来在平板上用金相砂纸研磨或更换。继续以较慢的速度压手油泵,待出油口有油压出后,将手 柄在最低位置锁住,看出油口的油平面会否下降。若有明显的 下降,则出油止回阀不密封。修理方法

24、同进油止回阀。(5)手油泵与喷油泵配合能力的检查 上述检查完成后,应将输油泵固定在喷油泵上,其出油口 直接与喷油泵进油口连接,用喷油泵凸轮驱动内泵活塞进行泵 油试验。如果输油泵输出油压能将喷油泵溢油阀顶开,并且在 怠速、大负荷状态均有充裕的回油压出即可。,二、喷油器性能的检验,喷油器性能的检验主要包括喷油器开始喷射压力的检查与调整,喷雾质量、密封性能的检查等。喷油器的试验应在专用的试验器上进行,如下图所示。试验器由手油泵、油箱和压力表等组成。油箱的柴油经过滤清流人手油泵的油腔中,压动手油泵泵油时,高压油经油阀流入压力表和喷油器,使喷油器喷油。喷油压力极其变化情况可以从压力表上读出。,(1)喷油

25、压力的检查与调整 将喷油器安装在测试器上,压动手柄排净系统内的空气,再快速压动手柄几次,清除喷油器内的积炭。然后慢慢压动手 柄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喷油器喷射时,压力表指针会摆动,指 针刚摆动时的压力值即为喷油压力,此值应符合标准。若油压 太低,则拧入喷油器油压调节螺钉;反之,则退出油压调节螺 钉。调整完后,须将锁止螺母锁紧后重试。有些喷油器无调节 螺钉(如依维柯SOFIM814027发动机),则应分解喷油器,更换 调整垫片。(2)密封性能的检查 将压力保持在高于喷油压力1MPa2MPa的状态下,保持 10s,喷油嘴处不应有油滴流出。(3)喷雾质量的检查 喷出的油束应细小均匀,不偏斜;各孔各自形成

26、一个雾化 良好的燃油雾束;喷射时可听到断续、清脆的声音。(4)喷油干脆程度的检查 喷油一次后看压力表指示压力下降是否超过1015,若压力下降过多,则喷雾质量差。,三、喷油泵喷油偶件的查检 1.柱塞的检验,柱塞偶件配合工作表面如有发暗或磨损痕迹,则应更换。柱塞和柱塞套的磨损部位分别如下图,在无专用试验设备的情况下,可按下图所示方法检查柱塞偶件的密封性:将在清洁柴油中清洗后的柱塞拉出1/3,如能借其自身重力缓慢滑下,属于配合正常。若柱塞急剧滑下,则表示偶件已严重磨损,应予更换。,2.出油阀的检验,出油阀偶件配合工作表面的磨损情况及部位(如下图所示)。,其中1、2两处磨损较大,若磨损严重,应于更换。在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可按下图所示方法检查出油阀的密封性:用手指堵住油阀大端孔口,反复拉动出油阀,在出油阀向外拉动时,封堵的手指上无吸力或吸力微弱,则可判断出油阀配合表面已严重磨损,应于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