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559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唐诗之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是长江中流要塞之一,三国时,是东吴西部的江防要地。刘禹锡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任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时。,诗歌咏晋、吴兴亡事迹,表达了“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的感慨,对中唐以来拥兵自重的藩镇势力发出警告。题一作金陵怀古。,唐诗纪事:“长庆中,元微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于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罢唱。”,起句直接写导致吴国灭亡的事件

2、。此句一出,来势汹汹,有压倒一切、摧枯拉朽的气势。,王濬楼船下益州,晋书王濬传:“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当时已属西晋。,紧承上句而来,谓金陵虽有王气,但战斗尚未打响,气势先已衰竭,吴国亡国势所难免。,金陵王气黯然收,太平御览卷170引金陵图:“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地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写王濬水军突破吴国江防,直抵金陵。晋书王濬传:“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索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

3、获吴间谍,具知情状。,千寻铁锁沉江底,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燃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写孙皓被迫投降。晋书王濬传:“濬入于石头。(孙)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造于垒门。濬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一片降幡出石头,元和郡县志:“石头城在(上元县)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吴改为石头城。建安十六年,吴大帝修筑,以贮财宝军器,有戍。”,人世屡经兴亡盛衰,而山形水势依然如故。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查慎行:“专举吴亡一事,而南渡、五代以第五句含蓄之,见解既高,格局亦开展动宕。”(瀛奎律髓汇评引),写唐朝天下统一,往事俱为陈迹,旧时遗迹淹没在芦荻丛中,一片秋日的萧瑟景象。,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拥兵自重的藩镇发出的警告,为走向衰亡的唐王朝感到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