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564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李清照课件.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江仙,李清照,临江仙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作者、背景介绍,作者、背景介绍:李清照(10841155年),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

2、初年。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临江仙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 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几许:多少,扃:门外之亲,引用为关闭之意。,秣陵:战国楚置金陵邑,秦时称秣陵,以后又多次更名。这里的“秣陵”为古名的沿用。孙吴时又改名建业,东晋建兴初改为建康,隋又易为江宁。同理,此词中的“建康”也是古地名的沿用。两名实指一地,即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老:客,试灯:正月十

3、五为灯节,节前预赏试灯,本词可分为上下两片,词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临江仙李清照,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写词人闭门幽居。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为形容词,形容庭院之深;后一个“深”字为动词,作疑问句,加重语气,强调深。是对庭院之深的具体描写:云雾缭绕着楼阁,门窗常常紧闭,虽不深而似深。云雾缭绕是自然状况,是地处闽北高山地区建安所特有的,而门窗“常扃”,则是词人自己关闭的了。这表明词人自我幽闭阁中,不愿步出门外,甚至不愿看见外面景况,所以不仅闭门而且关窗。,柳梢梅萼渐分明。,写的就是词人所不愿见

4、到的景物:“柳梢梅萼渐分明。”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大地复苏的风光。李清照是位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词人,对大自然的细微变化,有着敏感的悟性。,词作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临江仙李清照,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感月吟风”,即“吟风弄月”,指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写诗填词,形容心情悠闲自在。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恩爱夫妻,他们共迷金石,同醉诗文,烹茗煮酒,展玩赏鉴,沉醉于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之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独特敏感和文学修养,以春花秋菊为题材,曾写过不少好词。“多少事”,以强调语气,表示很多,记也记不清了。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无成”,这里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业无成,而是承上词意,指对“风月”不感兴趣,也不敢去接触,什么也写不出来。,至此,词人情绪极为激动,不禁呼出:“谁怜憔悴更凋零”!“谁怜”二字,表明词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无人可诉。而一个“更”字,道出了词人的心境日渐一日的悲凄。,THE END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