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564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二、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三、输血申请,四、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五、输血申请的受理,六、血液发放与取血核对,七、输血过程记录,八、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与记录,一、总则,一、临床输血操作流程,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第三条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 医生有义务和责任向患者及家属明确说明有关输血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输血

2、治疗包括输全血和成分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输血存在一定风险,有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输血申请,1、临床主治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对病人实施临床输血疗法。2、决定输血治疗前,主治医师应向病人或直系亲属履行告知义务。a.主治师应向病人或直系亲属说明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直系亲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全名签字。b.病人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例保存。c.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3、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

3、单内容。a.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送交输血科备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b、凡申请少量血(50ml或100ml),大量血(超过2000ml),特殊血液成分(Rh阴性血或洗涤红细胞)至少输血前2-3天交申请单,以便向血站预约(除急诊外)。c、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备血量800-1600毫升,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备血量达到或者超过1600毫升,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4、提出申请,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e、输血申请单应填写完整,字迹易辨认,凡资料不全,特别是缺乏输血史,已婚女患者缺乏妊娠史或无上级医师签字的申请单应退回临床科室补上,不得迁就。f、发热患者不可以输血,如需用血时,体温应降至38一下方能输血。4、所有输注血液制品者均应在输血前采集血样进行检测,检测至少包括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谷丙转氨酶、乙肝、HIV、HCV、梅毒;当区域有相关经血传播疾病流行时,也应进行常规检测。,输血申请,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有关概念,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病人输血后,医护人员(至少有一名注册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在病床

5、旁核对病人有关信息后,采集血样,血样应在预定输血日期前三天内(大量输血除外)。2.采集血样时,如病人意识清楚可要求病人回答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病区、床号、血型(已知红细胞ABO血型与Rh血型)等确认其身份;如病人意识不清,通过询问病人的亲属或其他护理人员,确认其身份。3.准备EDTA抗凝管一支,采病人血样2ml,标注好病人住院号、姓名、科室、床号、并将真空采血管条码标签贴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备用。4.血样采集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签字送输血科。5.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6.送到输血科时

6、,应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等待输血科工作人员查看相关信息和血样情况,双方并在标本交接记录本上签字。7.血样应单独采集,只用于交叉配血和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检测,不得与其它检验项目同管检测。8.病人同一天大量输血(大于1600ml)后,应重新采集血样进行配血,因为原始交叉配血用的血样已不能代表患者现有情况。9.前三个月内病人输过血或已经妊娠,则配血试验使用的标本不得在这次输血的24小时前抽取,避免因回忆反应产生的抗体漏检。新近的输血或妊娠可以引起意外抗体的迅速出现。如果病人的输血史或人身史不明,使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24小时内抽取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样采集与送检采集血标本的风险:A.未认真核

7、对受血者身份,采错血标本;B.血样量少、溶血,必须重新采集血样;C.如病人正在输液,不允许从输液管中抽取血样。(标本被严重稀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申请的受理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专门人员持病人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正确无误后双方全名签字。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样应一律退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液发放与取血核对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2、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实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3、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的 目的,增加白蛋白,输血抗体与

8、补体,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供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液制品输注过程输血开始前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应告知病人或家属一旦出现寒战、颜面潮热、呼吸短促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3.取回的血液制品应尽快给病人输注,不得自行储血。输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成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除浓缩红细胞可应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外,其他血液制品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时再核对1.由两名注册护士携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病室,床号,血

9、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制品袋血型与编码、有效期无误后全名签字采能输血。2.如病人意识清楚时,应要求病人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或其他相关内容;病人意识不清,请病人亲属说明病人身份,再次确认身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操作时1.应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2.输血前后应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3.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制品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液制品继续输注。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病人症状与体征。如发生不良反应,

10、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诊治。医护人员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后15分钟,以及输血过程中每半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病人一般表现、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液体出入量等进行检测记录;并需记录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注制品的种类和容量。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需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记录结果随病历保存备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发热反应(最常见),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按急性肺水肿处理),常见输血反应,溶血反应(最严重的一种),过敏反应(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完成1.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2.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24小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基本原则1.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2.能少输的不多输。3.能输成分血的不输全血。4.输血前像受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危害性。5.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