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614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汉卿作品漫画本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关汉卿,一、生平和创作关汉卿(1225?1300?)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字汉卿,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关汉卿的前半生是在动荡不宁的年代中度过的。在不伏老套曲中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擅长于各种民间伎艺,“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踘,会围棋,会双陆。”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关汉卿,关汉卿作品,一生

2、创作颇丰,有杂剧六十五种,四十四种失传,还有三种只剩残文,现存全本的有十八种,即: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单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其中若干种,是否为关汉卿原作,学术界尚有争议。从题材上大体可分为三类:1、社会剧有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绯衣梦。,关汉卿作品漫画本,社会剧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元代社会血泪斑斑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体现了作家“清官政治的政治理想”。2、爱情婚姻剧有拜月亭诈妮子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这些杂剧从多方面展现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道德束缚下各类妇女

3、的悲剧遭遇,热情赞扬了她们为争取幸福生活而进行的反抗斗争。3、历史剧有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哭存孝五侯宴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这些剧作或赞颂英雄人物,或宣扬因果报应,或鼓吹读书取仕等。,拜月亭剧照,单刀会连环画,关汉卿纪念邮票首日封,关汉卿剧作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更多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二是有一种鲜明的执着于现实的人生态度。在艺术上有明显的特色:1、戏剧结构完整,即四折之间联系紧密,开头不拖沓,结尾不松懈,如单刀会望江亭等。2、重视舞台演出效果,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如鲁斋郎等。3、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运用心理刻划,人物言行,矛盾冲突,对比等手法刻划人物性格。4、语言精当传神。“写情则沁人心脾

4、,写景则在人耳目,达事则如其口出”。,关汉卿纪念馆(安国),关汉卿墓,二、窦娥冤1、窦娥冤的创作年代与有关背景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其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确切的创作年代已无从考证,大致推定其写于1291年后。剧中窦娥发出三桩誓愿之一是亢旱三年,除东海孝妇的本事外,还有现实基础,元史成宗纪记载元代此地确实有三年旱灾,发生于12971299年。东海孝妇的故事在刘向的说岳、汉书于定国传、干宝的搜神记均有记载。窦娥冤从这一故事中受到启发,借用这一本事进行创作,把它改造成现实题材的作品。,窦娥冤,2、剧情介绍3、窦娥形象窦娥原本是一个孝顺、善良的女性。她幼失父母,婚后两

5、年即成寡妇。她服从命运的安排,决定侍奉婆婆,守节终身。张驴儿误毒其父嫁祸窦娥。窦娥相信官府会秉公办事,便毫不犹豫地走入衙门。然而官府并不象她想的那样“明如镜、清如水”,她甚至没有陈述冤屈的权利,只有挨打的份。为了使婆婆免受皮肉之苦,她只好屈招,被判死刑。临刑之际,窦娥勇敢抨击了“王法刑法”和“皇天后土”,说明她最终认清官府的本质。通过窦娥形象,作品揭示了封建法律草菅人命的严酷现实,控诉了不公正的黑暗社会,歌颂了广大人民为获得生存权力而勇于抗争的精神。,窦娥冤剧照,窦娥冤剧照(昆剧、电视剧),剧中的窦娥是个心地善良、秉性刚强的妇女。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在窦娥身上,善良的性格是和封建的

6、孝道混杂在一起的,刚强的性格是以封建的贞节观念为精神支柱的。窦娥的性格是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逐步发展完成的。她本来对官府抱有幻想,但现实生活却把她一步一步地推向刽子手的刀下。最后她对吃人的社会感到绝望,但又不甘于向命运低头,于是向天地鬼神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控拆。窦娥性格发展有其逻辑发展线索。楔子中窦天章将女儿许配给蔡婆作童养媳,造成了窦娥的悲剧命运,第一折中窦娥年轻守寡,对生活不满,但并没想去抗争,而想忍受今生的苦难以修来世。,面对诬陷,窦娥开始还对官府抱有幻想,斗争由家庭走向了公堂,矛盾不断激化与深化,批判的矛头直指国家机器。窦娥在亲受刑法时始终不招,但为使婆婆免受刑法,屈认死罪,性格也变得冷静

7、,斗争由公堂转向刑场。第三折是悲剧情绪的总爆发,冲突的高潮,通过抒情唱段发泄内心情感,呼天抢地的控诉收到了惊天动地的效果。窦娥的三桩誓愿将人们愤怒的情感拉上了最高峰。它充分体现了窦娥对生的执着、对死的不甘,也表现出一旦觉悟,她的反抗行动便一往无前。西方悲剧大抵分为两类:一是英雄与反对他的努力和愿望的外界力量的挣扎(冲突),称为外在冲突的悲剧;一是由主人公自身人格的分裂而引起的挣扎,称为内心冲突的悲剧。因此,西方悲剧冲突可称作为挣扎的冲突。,中国悲剧冲突是评判的冲突。构成悲剧冲突的基础是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美与丑等之间的矛盾,其冲突主要在于评判上述矛盾。即审美客体的主要创造者是带着鲜明的伦理

8、批判倾向,来评判剧中人物(或情节故事)的善恶、忠奸、正邪、美丑,最后扬美贬丑,惩恶扬善,从而达到伦理批判和美学批判的目的。这种独特性,形成了中国戏曲悲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处置上不同于西方戏剧悲剧的两大特点:即追求情节的曲折和人物带有理想的色彩。窦娥冤通过窦娥的善被张驴儿父子、楚州太守桃杌等人之恶所毁灭的悲惨经历,颂扬了“六月白雪”般的“感天动地”之善。窦娥死后,她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表现了悲剧主人公的正义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斩娥 明本窦娥冤插图,4、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思想意义:首先 窦娥冤揭露了官吏贪脏枉法,冤狱层出不穷的黑暗现实。其次,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邪恶横行,道德败坏的黑暗现实

9、。第三,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总之,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艺术特色:首先,剧作结构完整,情节集中,紧凑。短短的四折戏组织的繁简得体,疏密相间。该简略处惜墨如金,用笔极为简练。需要突出描写时,又不吝笔墨,着力铺陈。其次,浪漫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窦娥临死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虽是幻想的产物,但却反映了人民群众伸冤复仇的愿望,和真理不可战胜的力量。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的安排,预示了窦娥的胜利。它告诉人们,不是天地神权主宰人民的命运,而是人民不可屈服的斗争精神,支配

10、天地的意志。结尾窦娥鬼魂的出现,也是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下层群众惩恶扬善的心理。,再次本色当行的语言。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戏剧语言自然,准确精炼,“不工而工”。如第三折中滚绣球叨叨令汲取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口语,质朴明快,富有音乐节奏之美。说白部分,对话多独白少,曲白部分偏重于叙事说理。“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王国维)此外,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作者用心理刻划,人物言行,矛盾冲突,对比等多种手法刻划人物性格,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关汉卿研究专著,思考题:1、关汉卿的杂剧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各有哪些代表作品?2、分析窦娥的形象。3、简述窦娥冤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