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635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恨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登高堂,金石丝簧,旨酒既设,宝剑既张。僕乃揖古圣,坐先王,美人君子,左右侍旁。,尤西堂尝云:“著补天石传奇以弥天地之憾。”未见其书。年前余于书肆中得补天石刊本一部,凡八种,共八出,其目曰:明月胡笳归汉将,春风图画返明妃,屈大夫魂返汨罗江,岳元戎宴集黄龙府,贤使君重逢如意子,真情种远觅返魂香。但署为“周文泉填词,谭铁萷(上为竹)(xio)正谱”。按周嘉庆末问以任子知邵阳县事,谭太守知瑶庆。楚南官场,至今犹相传为风流佳话。盖尤西堂徒有著补天石之意,而未尝有所作也。周著盖本西堂反恨赋意,特惜词句朴而无华。虽然尤侗没写成补天石传奇,但他写成了短文反恨赋。,清代 尤 侗,国学 骈体文,试登到高堂上,布

2、置着金石丝簧,美酒既已放着,宝剑既已张着。于是揖了古圣,供着先王,美人君子,分列着在左右。我咏歌着书史,不停地击节叹赏。好像屈原已被放逐,做了怀沙赋,要沉日罗江而死,楚襄王忽然觉悟,派了车骑去迎他回来。这时候,兰台地方满布冠剑,江浊上边盖着旌旗,宋玉戴笔,景差布纸。笑着那鼓植的渔翁,谢着那申申的委姊。像那荆轲行刺,直进秦宫,左手执着秦皇的袖,右手刺他的胸。咸阳城血流遍地,函谷关锋镝销镕,叫了赵、韩、魏和齐楚,朝天子在东京。重新与高渐离击筑而和歌,易水的寒风吹来很快乐啊。至于像李陵降了匈奴,拔剑登台,就此平定北方沙漠之地,唱了凯歌回来,朝见皇帝,赏赐御酒,放太史公从施刑的蚕室中出来,挂匈奴斥候的

3、头在槁街。大将军还比不上他,万户侯什么希罕呢!,像那诸葛武侯出兵,秋风里在五丈原上,星斗刚明,旗帜特别的雄壮,把兵马赶到魏国的都城,把船只横在吴国的江面。就此把司马懿斩掉,孙权擒住,看见汉室的重新开创。于是在茅庐中息着铜鼓,玉帐里放着纶巾。再像岳飞精忠报国,誓必恢复中原,那个书生像蛾般的伏看,金兀术像狼般的奔逃。到皇陵上去洒扫,迎徽钦二帝回京,把奸臣杀在偃月堂,报答皇天后土。又像文天祥仰天泣血地勤王,奔走在江淮之间,号召了吴越之众,迎少主在压山,把高宗的宫殿刷新。宋朝的衣冠文物,千秋万岁的流传着。另外有李白流放夜郎,得赦回来,沉香亭前再进清平调。贾谊谪居长沙,再被召到未央宫前宣室言鬼神之事。明

4、妃赐嫁呼韩单于,仍得回到昭阳宫。班姬退侍太后长信宫,得能修史。宋玉的美,得为巫山神女的婿;曹植的才,得能重婚洛神。这些人物,没有不琨环美好,印绶辉煌;风云也为生色,花鸟前来送喜,人生能到这样,也可以知足了吧!唉!天地是循环的,没有去了不回来的:下雨时太阳出来;沧海会变成大陆,苦乐吉凶互相倚伏。郑人得鹿,岂便是真?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秋天的气有什么悲伤?怎么会穷途痛哭?在清歌中唤着奈何,看了棋局而不平,在我生原来多恨,有什么空闲代古人去忧愁呢!,1、高堂:高大的厅堂。2、金石丝簧:泛指各种乐器。金石,钟磐;丝,丝竹,弦乐器和竹管乐器;簧,笙簧,簧管乐器。3、旨酒:美酒。4、击节:打拍子。节,一种

5、乐器。5、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大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官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顷襄王时遭放逐,后于悲愤中投泪罗江死。6、楚王:指顷襄王,前298一前263年在位。7、冠铗兰台:冠,礼帽,指官吏的服饰。铗,剑,指官吏佩剑。兰台,战国楚台名,传说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县东。楚怀王曾游此。8、沚:水中的小洲。9、宋玉:战国楚国鄢(今河南鄢陵县境)人,或说是屈原弟子。曾为楚顷襄王大夫。10、景差:战国楚国人。仕顷襄王为大夫。善为赋,与宋玉、唐勒齐名。11、鼓枻:摇动船桨。12、申申之婴姊:申申,重复。詈,责备。13、荆卿:?一前227,即荆轲,称荆卿,又名庄

6、卿。战国卫国人,为燕太子丹客,受命至秦刺秦王,诈献樊于期首级与燕督亢地图,以匕首刺秦王,不中被杀。14、揕:击刺。15、咸阳:古都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因位于九型山之南,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故名。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于此。16、函谷: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渣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17、三晋:古地区名。春秋末晋国的卿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是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历史上称三晋。18、击筑:古击弦乐器。形似筝,颈细而肩圆,有十三弦,弦下设柱。19、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中、南三支,均源出易县境,汇合后入南拒马

7、河。20、李陵:?一前74,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字少卿。李广孙,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战败投降,后病死匈奴。,21、犁:比喻荡平。22、史公:太史公。司马迁(前145前86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因替李陵辩护,被下狱,处宫刑。后任中书令,撰史记。23、藁街: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24、武侯: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为刘备主要谋士,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任丞相。建兴元年(223)刘禅继位,封武乡侯,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病死五丈原军

8、中。有诸葛亮集。25、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北,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文侯都此。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为五都之一。26、舳舻:泛指船只。舳,船后舵。舻,船头。27、馘懿而擒权:馘,战场上割取敌左耳以计功。懿,通“噫”,叹声。权,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28、岳侯:岳飞(11031142),南京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曾任统制、清远军节度使,绍兴十年(1140)出兵抗金,高宗、秦桧一心求和,岳飞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

9、一年(1142初)被害。宁宗时追谥鄂王。29、黄龙:府名。契丹天显元年(926)置。治所在今吉林农安县。保宁七年(975)废,开泰九年(1020)复置。金天眷三年(1140)改为济州。岳飞曾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指此。一说岳飞误以当时的燕京城为黄龙城。30、鸭绿:即“鸭渌”,府名,渤海国置,并建号西京。治所在神州,故址一说即今吉林浑江市西南鸭绿江南岸长城里;一说即今浑江市。31、六陵:指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的陵墓,即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宝山(又名攒宫山)。32、二圣:指宋徽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军南下攻陷东京

10、,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33、后土与皇天:古代称大地为“后土”,称天为“皇天”。34、勤王:对出兵救援王朝叫勤王。35、少主:年幼的君主。,36、高宗:即赵构(11071187),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徽、钦二宗被金俘虏后,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是为南宋。37、上都:古代对京都的通称。38、衣冠文物:衣冠,士大夫的穿戴。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39、夜郎仙人:疑指唐诗人李白。40、长沙才子:指贾谊(前200一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少有博学能文之誉,文帝初召为博士。

11、后迁太中大夫,受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粱怀王太傅。多次上疏,批评时政,不受信用。后怀王堕马死。贾谊哭泣岁余亦死。41、宣室:古代宫殿名。指汉代未央宫中之宣室殿。42、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43、班姬拜为彤史:班姬,约49一约120,东汉史学家,一名姬,字惠斑,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44、宋玉之美,得婿巫山,后称男女幽会为巫山、云雨、高唐、阳台。45、子建之才,重婚洛水:三国魏国曹植作有洛神赋,序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日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46、杲日其雨:语本诗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果杲出日。”4

12、7、得鹿岂便为真:语出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迎)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逮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薪者梦得藏鹿地和得鹿人,因之告官,士师将鹿一分之二。比喻虚幻迷离,得失无常,以及糊里糊涂,有如做梦。48、失马安知非福:语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暂时受损失,却因此而得到好处,坏事可变为好事。49、蹙蹙:局促不得舒展之意。,尤侗(16181704年),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艮斋,又号西堂老人,长洲(今苏州)人。青年时才名籍甚,有声江左,入春闱则屡不得中。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因乡试落榜而作杂剧泄愤,传播大内,是为酿成“科场案”原因之一端。康熙十八年(1679年)六十二岁始中“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居三年告归。尤侗博学多才,著作等身,有西堂全集五十卷,余集七十卷,传奇杂剧多种,词名百末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