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654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贬谪诗欣赏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贬谪诗”欣赏,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释:1、漳州、汀洲:今属福建。2、封州、连州:今属广东。,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写作背景,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

2、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翻译:,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1/16/2023,思考,1、作者说“愁思茫茫”,联系全诗看,因何而“愁思茫茫”?,作者因自己被贬荒蛮之地,感慨仕途风波险恶而愁绪满怀,因友人望而不见

3、而生牵挂思念之愁。,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诗人离乡别友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流露出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3、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思的?(本诗中用到了哪些意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人的遭遇,体会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景中见情。“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对唐代的贬谪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哀景写哀情。,4、这首诗情景交融,结合诗的第二联作具体分析。,第二联中,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

4、的美好与芳洁;惊风、密雨映射敌对势力。暴风肆虐,抽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袭着墙上的薜荔。是景语,更是情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拓展探究,你还学过哪些贬谪诗呢?请 和大家分享分享。,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n)巾,谈笑间,樯(qing)橹(l)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hun)酹(li)江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

5、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贬谪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1、忠而被贬之愤,壮志难酬的感慨2、英雄末路之哭,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激愤与惆怅。3、寄情山水的自我解脱。4、任凭风雨的旷达乐观态度。5、对奸佞小人的嘲讽与愤恨,抒发自己

6、的高洁品质。6、愈挫愈勇,相信能东山再起的自信。7、羁旅行役之苦。8、思乡怀归之情。,二、”贬谪诗“常用的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对比、衬托,虚实结合3.象征比喻,托物言志,三、“贬谪诗”中 常见的意象,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其它常见意象: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牛刀小试,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释】白居易因直言极谏,为当权者所忌,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作者已被贬为通州(四川达县)司马。元稹这首诗远寄江州后,白居易在与微之书之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焰:火苗。幢幢:阴影昏暗、摇曳不定的样子。垂死:将死,这里是病重的意思。,这首绝句主要采用什么抒情的手法?采用这种手法有何好处?请加以具体分析。,这首诗的重点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一句?请作简要分析。,这首绝句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诗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妙合无垠,写得凄楚哀怨,感人肺俯,扣人心弦。,是第三句,它像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影视中的特写镜头。诗人抓住最能引起人们想象、蕴藏量最大、最有社会意义、最有意趣的片刻,将其突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