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656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一、纳兰其人,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qie二声)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17岁入太学读书,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

2、,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娶妻卢氏。少年夫妻无限恩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卢氏于婚后三年去世。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

3、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 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

4、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职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纳兰其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

5、当日愿!,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

6、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译文,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

7、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另一说,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

8、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一生,同一生;一代,同一辈;一双,两个,这里用“一双”会想到这里的两个人自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恋人,“争教两处销魂”,既然是恋人,那为什么不在一起而要两处销魂呢?“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

9、春”到了这里,情绪低沉了下去。相思相望不相亲,何等的残酷,对恋人来说,彼此相思,彼此能够相望,却不能相亲,这是何等的残酷,也难怪作者会问“天为谁春”。,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画面,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彼此相思种种,这日两人再度相逢,却只能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凝望中,不敢说,不敢讲,不敢透露那一丝一毫的感情,这是怎样的痛啊。那么既然彼此深爱,却又为何不在一起?接着,作者作了解释:“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这句用了两个典,一个是裴航乞药,一个是嫦娥奔月。裴航于蓝桥乞药而得妻,嫦娥奔月而不得见。这里借这两个典说明了为什么不在一起,是因为对方已经入宫。可是,即使已经相会无期,作者还是在苦苦守

10、望。“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里的饮牛津,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其中。这里的结句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幻想,如果能与之结合,对着她,即便是贫困,也毫不在意。,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也。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 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

11、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乃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的,甚至有些豪迈的情趣。,“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风雪中,蓝的发黑的夜空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不过为什么不是万帐灯呢?如果用万字,更能体现诗人豪迈,直抒胸意的特点。而千字用在这里,既有壮观的意思,又不夸张,也

12、表明作者是个谨慎,内向的人。,“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故园无此声”,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

13、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注意品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淄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纳兰性德化用谢朓“谁能久京洛,淄尘染素衣

14、”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世的污浊。“偶然间”三字。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公子。,“有酒惟浇赵州土”。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平生喜欢结纳宾客。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怀念。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纳兰性德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当然,他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纳兰性德生长名门,青云有路

15、。但是,他从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里,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因而忧思重重,满怀悲愤。他也知道,他的心境,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他呼喊:“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总之,他的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反诘的口吻之中。,上面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就在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遇到梁汾了。“不信道,遂成知己”。骤然看来,在“不信道”之后,又加上“遂”字,强调意外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这几句,笔势驰骤,极尽腾挪变化之妙。,接下去是写知己相逢的情景。“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青眼是高兴的眼色,据说晋代阮

16、籍能为青白眼,遇见意气相投的人,便露出青色的眼珠。杜甫短歌行有句云:“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纳兰性德翻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彼此正当盛年,都还未老,于是青眼相向,慷慨高歌。不过,在举杯痛饮之余,又不禁涕泪滂沱。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辛稼轩曾有句云:“倩何人,唤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纳兰性德的心情,与此相类。不过,辛词“揾”字比较含蓄,纳兰用“拭尽”一语,却是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这几句,诗人把歌哭笑啼交错在一起,比杜、辛的诗句显得更鲜明更奔放。,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它是全篇唯一的景语。那一夜,月儿皎洁,凉浸浸的,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

17、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下阕,纳兰从同情顾贞观、吴兆骞的坎坷遭遇着笔。“共君此夜须沉醉。”这里的“须”字很值得玩味。它表明,诗人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从写法上看,此句与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纵酒”未必大醉,“沉醉”却是醉得不省人事。为什么必须烂醉如泥?下面跟着作答。“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屈原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贞观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家都不要去管,一醉了事。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

18、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哂,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在词的开头,诗人已透露出他对门阀出身的不屑,这里再一次申明,是强调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同样的认识,他和顾贞观一起承受着不合理社会给予的压力。在这里,通过诗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在激动之余,纳兰性德把笔锋拉回,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劫是梵语劫簸的省略,是计算时间

19、的数量词。在不期然得遇知己的时刻。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同时,彼此相见恨晚,只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用不着剖析,这番誓言,灼热如火。结句“然诺重,君须记”。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译文,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

20、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容若的友情生馆死殡,“生馆死殡”的主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江南才子吴兆骞顺治十四年发生了震惊江南的科场案,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由于此案情节重大,无人敢轻易涉入。康熙十五年,纳兰与顾贞观相识并相见恨晚。当时,顾贞观心中的紧要大事便是想办

21、法营救吴兆骞。他写了一首金缕曲寄与吴兆骞,纳兰被顾贞观与吴兆骞的情义所感。便决定帮助吴兆骞。他对顾贞观说“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顾贞观说“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纳兰最终以五年期限将吴兆骞营救回来,这其中的艰难无人可知。回来后,纳兰担心他居无定所,便让他来到自己的府上教授自己的弟弟揆叙读书,还帮他安排住所。两年后,吴兆骞在返回家乡探亲的途中过世了,纳兰听闻此消息后,便赶往吴兆骞的家乡,亲自为他操办后事,安抚其亲属。,容若的爱情,一、表妹雪梅 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雪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这位表妹冰清玉洁,才智

22、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母亲固执地认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即使她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她也是“丧门星”,怎么能把这种“不祥”带给自己最心爱的长子呢?不管纳兰和雪梅如何的苦苦哀求,母亲都不为所动。为了拆散这对“冤家”,父母想了一个办法,把雪梅送入了宫中,从此两人就再也不能相见了。坚贞的雪梅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宫中吞金自尽,纳兰性德得知消息以后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场。,二、原配卢氏 二十岁时,他奉父母之命,和两广总督兼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时年十八岁的卢氏成婚。虽然不像表妹那样贴心贴肺,但纳兰和正妻卢氏的感情倒也如胶似漆。然而,由于工作需

23、要,纳兰常常入值宫禁或随皇帝南巡北狩,这对少年夫妻聚少离多,纳兰只好把万千情丝倾泻在词章里。他们至真至美的爱情只持续了三年,卢氏就因产后受寒而去世。纳兰写下了一系列悼念亡妻的词章,声声啼血,字字连心。,三、关氏、颜氏 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关氏结为夫妇。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何况纳兰容若这个生活在繁花著锦衣食无忧之中。虽容若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对关氏或许是由一段感情到另一段感情的过渡罢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容若对她的爱有多深,我们现在也是看不出了。同时,容若还有一位侧室颜氏,了解尚少。,四、才

24、女沈宛 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不过,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几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深怀歉疚。,容若的爱情命运,容若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容若的心之苦,可想而知。后来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三年后早逝;与关氏说不

25、清道不明的情感更是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而沈宛,一个艺妓,一个汉人,纵再有才,也难被主流接受。,八旗,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正式创立的,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皇太极继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八旗军服,八旗军旗,此课到此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