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657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蓟中作【唐】高适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蓟中作,高适,走近作者,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在梁宋一带过了十几年“混迹渔樵”的贫困流浪生活。曾任封丘尉,安禄山之乱发生,他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死于长安。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雄浑悲壮”、“风骨凛然”是他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写作背景,蓟中作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载(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后回程途中在蓟中所写。蓟中,指蓟城,故址在今河北卢沟桥北。,朗读,蓟中作 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

2、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注意三点:字音、断句、语气感情,合作探究一,1、请找出诗中写了哪些主要意象?2、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展示交流,1、请找出诗中写了哪些主要意象?明确:沙漠、塞垣、边城、黄云2、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描绘了一幅边塞寒苦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暗淡无光的景象。,展示交流,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这首诗描绘了苦寒萧条、肃杀暗淡的边塞风光,表达了作者忧心边事但请缨无路的苦闷心情,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感慨与悲叹。,合作探究二,蓟

3、中作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诗,并说说理由。,小结,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鉴赏边塞诗一般方法:,找意象(特 点),悟情感(主 旨),析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过关检测 当堂巩固,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过关检测 当堂巩固,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布置作业,1、必做题:背诵蓟中作。2、选做题:结合本节课所讲,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边塞诗展开简要的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