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780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头城 刘禹锡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古都吗?,九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最早、历时最久的城市。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位居中国古代众多古都之首。西安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北京:古称燕京,幽州。五朝古都。洛阳:武则天。开封:又叫东京。北宋赵匡胤。杭州:南宋。,安阳:上古三皇五帝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殷商时期为商都殷墟。商丘:商朝开国之都。郑州: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境内。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也在郑州境内。大同:金沙滩(今属朔州界)

2、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南京:历史上曾被叫做建康、建业、金陵。历史上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故南京又叫“六朝古都”。,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怀古诗的鉴赏,咏史诗鉴赏,常见内容:感慨历史,刻画人物,描绘景象,发表议论。常用手法:以小见大、寓虚于实、今昔对比 鉴赏方法: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抓住所咏史事与现实的联系,石头城,刘禹锡,就是现在的南京城,又叫“金陵城”。它北临长江,南近秦淮河,城墙牢固,壮丽险峻位置重要。相传诸葛亮观看了这里的地势之后,评价它“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石头山上修

3、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城”。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年(626),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由于建都于这里的朝代,醉生梦死,追欢逐乐,存在的时间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尤其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一、石头城,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

4、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刘白”。世称“诗豪”。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从题目了解背景,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诵读提示:“故

5、国”“空城”后宜停顿“在”“回”二字宜重读,乃诗人感慨所在。“旧时月”“还过”重读。,旧都。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石头城上的矮墙,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理解诗歌大意,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的古都 长江的潮水拍打着这座“空城”,又寂寞的退了回去 淮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夜深人静的时候仍旧多情的翻过城墙来,照亮这荒凉残破的古都,咏史诗,关于咏史诗这类,我们要注意几点:(1)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2)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3)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思考,诗中选取了哪些意

6、象(景物)?给人什么感觉?意象 意境 情感,山故国潮水月,群上寂寞苍茫 都城没落荒凉 悲凉凄清,寂寞神伤 凄清苍凉,满目疮痍国运衰微,讨论诗中“境”所含的“意”是什么?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境2所示: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钨地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其寄意的深远。

7、,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还”字,说明月虽还再来,然而昔日春风吹送、灯红酒绿、彻夜笙歌(烟柳繁华景象)却一去不复返了,“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空城”。朝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凉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思考,面对着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在这里,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唐诗人张若虚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因它照过六朝

8、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将古代的金陵和现在的金陵联系起来,做了鲜明的对比,而今夜它又穿过古墙照过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诗人无尽的慨叹含于其中。,假如月亮有回忆,它会回忆些什么?假如月亮会叹息,它会叹息些什么?,过去:繁华,现在:空城,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连接点,唐朝(中唐),讨论?,王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选择这几个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主旨)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

9、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勾画出一幅凄凉的画面,渲染萧条凄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故都萧条没落的伤感之情,并以此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简而言之: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寓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物是:山、潮、月、墙人非:故国 空城,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景 情,潮水 月,寂寞 过,情景交融 拟人 虚实相生,拟人,本诗怎样在写景中寄寓感情?景:石头城,故国没落荒凉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情: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感叹世事盛衰无常。,小结鉴赏:这首唐诗通篇都是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表达了作者希望当时统治者应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愿望。,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