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793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学术研究的方法介绍,.,在开始思考怎么实施研究计划的时候,你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程序和准则的集合。研究方法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3具体的技术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个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第一节 总述,.,第一节 总述,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归为两类研究:一类是“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2、;另一类是“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量”的研究是指从特定假设出发将社会现象加以数量化,计算出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结果。量的研究起源于自然科学,是通过小范围的样本数据推导出整体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和被研究者展开互动,对事物进行深人、细致、长期的体验,进而形成对事物的“质”的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第一节 总述,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和弱点。量的研究方法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其区别如下:1.量的研究重视的是有

3、关社会现象的平均情况,因而对抽样总体具有代表性;而质的研究擅长于对特殊现象进行探讨,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2.量的研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然后进行数量上的计算;而质的研究使用语言和图像作为表述的手段,在时间的流动中追踪事件的变化过程。,.,第一节 总述,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和弱点。量的研究方法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其区别如下:3.量的研究从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而质的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4.量的研究

4、尽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质的研究十分重视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定义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而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环境2.研究者的角色3.收集资料的方法4.结论或理论的形成方式5.理解的视角6.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一、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一)

5、参与观察(二)访谈(三)系谱调查(四)资料整理、分析、文献分析,.,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文献研究需要获得原始文献并以此为研究基础或分析目标。大多数项目都要求你做一定数量的文献研究。一般来说,开展文献研究有以下几个步骤:1.仔细界定你的分析目标和研究问题。2.确定文献来源。3.界定你要查阅的资料的范围。4.收集你的数据。,.,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三、口述史访谈是查明人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对过去和现在的看法的一种好方法;口述历史是以访谈人们、了解他们过去的经历为研究主体的一种研究途径,即通过访谈人物以了解他们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四、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的研

6、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研究者可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把一组或许多试验对象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法概述调查研究法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问卷或访谈调查等方法,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系统地收集信息与进行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式。它是最常用的定量研究方式之一。调查研究法具体表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一、调查研

7、究法概述调查研究法具体表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1.研究内容的广泛性。2.资料收集工具的特定性。3.获取资料的及时性和全面概括性。4.资料分析的定量化。,.,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二、调查研究法的应用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人们客观的社会背景、社会行为以及主观态度、舆论的调查,不仅可以描述社会现象的一般状态,还可以对社会现象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也因此形成了几种不同性质的调查类型。1.行政统计调查。2.生活状况调查。3.社会问题调查。4.市场调查。5.民意调查。6.研究性调查。,.,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三、调查研究法的程序查研究作为

8、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符合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程序。其具体程序可以概括为:确定课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调查实施阶段、资料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五个主要步骤。(一)确定课题阶段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来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明确调查任务;,.,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三、调查研究法的程序(一)确定课题阶段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2)经过初步探索和文献考察明确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要求;(3)确定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澄清研究的基本概念;(4)提出理论性假设,建立研究假设。,.,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三、调查研究法的程序(二)研究设计阶段(1)按照调查

9、研究的目的要求,明确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2)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3)明确分析单位和调查指标,将调查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设计调查问卷;(4)制定抽样方案,明确调查地区、单位、对象,选择抽样方法;(5)制订调查方案和调查大纲、表格,培训调查人员。,.,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三、调查研究法的程序(三)调查实施阶段为了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获得被调查地区、单位与个人的支持与协助;(2)熟悉调查对象及他们的生活环境;(3)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调查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正或补充;(4)此外,调查人员还应当认真、详细、准确地作好观察和访问的记录。,.,第

10、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三、调查研究法的程序(四)资料分析阶段资料的整理、分类是指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归类,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大量的原始资料简化、系统化、条理化,使之适宜于进一步分析;而资料的统计、分析则要求在分析资料时,要采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具体分析的方式。,.,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三、调查研究法的程序(五)总结阶段总结阶段也称总结与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撰写调查研究报告;(2)将调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或理论领域;(3)总结本次调查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4)对整个调查研究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评估。,.,第三节

11、量的研究方法,四、调查研究法的评价其中,调查研究的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节省时间、费用和人力,尤其是进行大样本调查时,可以快速、高效地收集某一总体的详细资料。2.调查研究的操作过程严格、规范,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3.调查研究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目的的研究需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4.调查研究所得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一)电话访问1.何时使用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适合于相对来说不太复杂而且要求短时间内完成的研究。电话调查不太适用于要求隐匿性与机密性的调查问题。2.控制访问时间 尽管研究者注意到一些同意合作的受访者非常耐心,

12、但电话访问通常都应该很简短,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一)电话访问3.选择访问时间 选择合适的访问时间能够提高回答率。傍晚时分似乎是成功地进行电话访问的最佳时机。4.一些潜在的问题 采访者在电话访问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和年龄。对此应通过合理抽样加以纠正,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加权。,.,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二)邮件访问1.优缺点邮件访问相对于电话访问来说有几项优点:邮件访问一般可以同时接触一大群人;复杂的主题能够由书面文字说明,受访者将有时间去阅读和思考问题;邮件访问的样本范围不受地域限制,甚

13、至不受国界限制;邮件访问的受访者可以是完全匿名的;不介入的邮件访问可以让受访者在自己认为方便的时间、速度和地点完成访问。,.,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二)邮件访问1.优缺点邮件访问也有其缺点,如邮寄问卷的回收率不高。邮寄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30或40左右。由于回收率不理想,致使研究者再度面临无法确定受访者与未受访者是否有不同的问题,因此,也面临受访者是否能代表总体情况的问题。邮件访问的缺点还包括,研究者对填写问卷的是谁以及问卷是何时完成的失去控制。,.,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二)邮件访问2.邮件访问的一些技巧邮件访问应该附带一封简短而有说服力的信

14、函,说明调查目的、主办人以及合作请求以及回寄问卷的截止日期。邮寄问卷必须非常小心。细枝末节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另外,问卷不要过分冗长,这一点非常重要。3.邮件访问的花费每一份问卷还应该包括一个商业回函信封,因此每一份回收问卷的花费,大约相当于每一份寄出问卷的费用。,.,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三)面访1.优点面访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访问员可以观察受访者估计其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在关键处跟进访问,必要时加入解释等。当研究主题属于敏感问题(即高度个人化或可能引起受访者的回避)时,面访是适合的。在面访中,访问员与受访者面对面,显示信任和理解,受访者可能比较容易将个人情况告诉对方。,

15、.,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五、调查研究的方式与途径(三)面访2.缺点面访最大的缺点在于,其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一项典型的人户访问一般费时较长,往往要花费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选择何种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可用度。电话调查相对成本较低,不存在运费的问题。但是问卷中的问题要简短,对电话受访者的需求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反应度。而邮寄方式则更加便宜,因为进行调查的成本主要就是邮资,但是缺乏与受访者的联系会影响答案的质量以及问卷的回收率。,.,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尽管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所采用的问卷存在不同,但一般

16、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封面语、指导语、问题、答案和其他相关说明。1.封面语封面语,也叫卷首语,它一般印在问卷的封面或封二,其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解释和说明调查目的以及有关事项,以争取被调查者的信任,获得积极的支持与配合。一般而言,封面语的语言要简明、诚恳,篇幅不要太长,以两三百字为宜。,.,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具体来说,在封面语中一般需要说明以下一些内容:(1)主办调查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身份,也就是说明调查者是谁。无论在哪个位置表明身份,都要将自己的具体信息写清楚,因为,如果被调查者搞不清楚调查者是些什么人,来自哪里,就会对调查产生疑虑和戒备心理,从而增

17、加调查失败的可能性。,.,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2)调查的内容,即调查什么。调查内容的说明要体现一致性和概括性。一致性是指封面语中介绍的调查内容要与实际调查内容相同,不能含糊其辞甚至欺骗被调查者。概括性则是指不要过分详细地在封面语中阐述调查的具体内容。(3)进行本次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即为什么调查。一般而言,对于调查目的的阐述,要尽可能说明其对整个社会、对包括被调查者在内的普通大众的现实意义。,.,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4)对调查资料的保密措施。说明调查结果的保密性能减缓和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和戒心。(5)说

18、明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对调查质量的作用。说明的语气要诚恳,要使被调查者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态度对调查的影响。除以上内容外,通常还把填答问卷的方法、要求、回收问卷的方式和时间、对被调查者的真诚感谢等写进封面语。,.,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2.指导语在一份问卷中,有些问题要求用文字或数字回答,有些则可能要求在固定的答案中选择,用画钩或画圈的方式来回答。指导语就是用来提示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写问卷或指导访问员正确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的解释和说明。比如:回答问题时,请您在所选的答案序号上划“”,或在“”处填写您的答案。,.,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

19、查问卷的基本结构2.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集中在封面语之后,正式调查问题之前,以“填答说明”的形式出现,其作用是对填答问卷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卷中指导语是针对问卷中某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作的特定指示。比如“可选多个答案”、“请按重要程度排列”、“如果不是,请跳过1215题直接从16题开始回答”。,.,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3.问题和答案这是问卷的主体,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大类。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问题。例如“您对社会治安有什么看

20、法”、“您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等等。,.,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3.问题和答案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不限制回答者的思想,允许回答者按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所得的资料灵活丰富。首先,它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所得资料难于分析和处理,尤其是难于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再有,填答问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容易使回答者产生畏难心理。,.,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3.问题和答案封闭式问题则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您经常使用哪种传播媒介获得信息?(只

21、能选一个答案)(1)电视(2)报纸(3)广播(4)杂志(5)其他,.,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3.问题和答案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与开放式问题恰好相反。其优点是填答方便,节省时问和精力,所得资料也便于统计分析。由于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各自鲜明的特点,研究人员常把它们用于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调查中。比如,在进行探索性调查时常使用以开放式问题为主体的问卷;而在大规模的正式调查中,则主要使用封闭式问题为主体的问卷。,.,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4.预编码预编码就是在问卷设计的同时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及答案的数字代码,并印制在问

22、卷上。它一般限于答案类别已知的封闭式问题,或者回答已经是数字而不需转换的问题。比如,您的文化程度是:1小学及以下 2初中3高中及中专 4大专 5本科及以上,.,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4.预编码例2:您的年龄是_周岁。5.其他资料除预编码以外,问卷还包括其他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编号、问卷发放及回收日期、调查员编号、审核员编号、被调查者住址等等。,.,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二)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必须以调查研究课题和研究假设为指导问卷调查的过程就是调查者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过程,因此,问卷中所包含的问题必须与调查研究课题及研究

23、假设相符合,必须围绕研究课题和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项目并提出问题。,.,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二)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2.坚持与调查目的和内容的统一调查目的是问卷设计的灵魂,决定着问卷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描述性调查,问卷设计应该主要围绕调查对象各个方面的客观事实来进行;而对于解释性调查,问卷设计则要紧紧围绕着研究假设和研究变量来进行,问卷中必须问什么、不必问什么以及如何问这些问题,都要严格受到研究假设的制约。同时,研究者在设计问卷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内容给被调查者带来的不同影响,并在具体设计时区别对待。,.,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二)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3.必须

24、明确阻碍被调查者合作的各种因素一项调查能否成功,与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被调查者角度着眼,明确问卷调查中阻碍被调查者同调查者合作的各种因素,对于提高调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阻碍被调查者合作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阻碍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各种心理和思想障碍。客观因素是指被调查者受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在所有的问卷中,特定的问题几乎都是标准的。这些问题主要是用来了解基本的社会人口统计数据,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媒介使用情况等。1.设计问题的

25、形式 研究者必须面对出现的两个具体问题:问题的措辞和问题的顺序。调查问卷问题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1)填空式。即在问题中间或问题后面划一短横线,让回答者在横线上填写。填空式一般用于被调查者比较容易回答和填写的问题,通常填写的都是数字。例如:例1:您的年龄是周岁?()例2:您兄弟姊妹人,您排行第_。例3:您本人上一年的总收入约为多少元?_元。,.,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2)是否式。即答案只有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两种,回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

26、择一种答案。这种形式的突出特点是答案简单明确,但包含的信息量较少。例如:例4:您是否信仰宗教?(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是 否,.,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2)是否式。例5:您是否有过自己或为家人找工作的经历?(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有 没有例6:您是否赞成结婚后不要孩子?(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赞成 不赞成,.,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3)多项选择式。这种形式的问题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问卷中的大多数问题都采用的是这

27、种形式。例如:例7:您工作的性质是:(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其他,.,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例8:您参加工作(或劳动)前的居住地是:(请在合适答案后的方框中打“”)农村 乡镇 中小城市 大城市例9:您认为决定是否找到合适工作的最主要因素是:(请在合适答案后的括号里打“”)自己的能力()有无关系()家庭条件()社会中介服务()其他()(请写明)_,.,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4)矩阵式。这是一种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形式

28、。它的优点是比较节省调查问卷的篇幅,方便被调查者阅读和填写。,.,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5)表格式。这是一种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列成一个表格,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形式。它实际上是矩阵式的一种变体,除具有矩阵式的特点外,还显得比较整齐和醒目。,.,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1.设计问题的形式(6)关联式。所谓关联式问题指的是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互连接的问题中,被调查者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后面问题的回答情况和顺亭。在这种形式中,通常将前一个问题称作“过滤性问题”或“筛选性问题”,而将后面的

29、问题称作“相倚问题”。,.,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2.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要求(1)语言与措辞。问题的提问应该简洁、准确、易懂,整个问卷的语言与措辞,要尽量照顾到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一般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在语气方面,要体现出对被调查者的尊重;在语句方面,要尽量简短,尽可能不使用长句;在表达方面,要尽量规范化;在措辞方面,应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抽象的概念。,.,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2.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要求(2)应避免的错误。双重问题。即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了两件或多件不同的事情。例如:

30、例15:您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吗?(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是 否,.,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2)应避免的错误。诱导性问题。即通过各种明显的意见倾向或暗示的意见倾向,提示回答意见,使被调查者的回答受到诱导。例如:例16 教育专家认为长时间看电视对青少年成长不利,您认为呢?(请在合适答案的号码上打“”)不利 无明显影响 有利 不知道 例17:您认为目前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跟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是否下降了?(请在合适答案后的方框中打“”)提高了 下降了 无变化 不知道,.,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2)应避免的错误。

31、敏感性问题。它主要是指涉及政治与国家大事、道德伦理、社会规范、政策、法律以及个人隐私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例18:您认为您的家庭生几个孩子比较理想?(请在合适答案后的方框中打“”)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越多越好,.,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2)应避免的错误。含糊不清的问题。大多数含糊不清的问题都是由于问题的表达不清楚、不明确、有歧义,或者使用了抽象笼统的概念而难于理解。要避免含糊不清的问题出现,就必须明确问题提问的目的,仔细推敲提问的语言,并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以测量的指标。,.,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

32、2)应避免的错误。语言问题。除了以上经常出现的错误,在问题提问方式中存在的一些语言或表述习惯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3)数量与顺序。一份问卷中问题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还是根据调查的内容、样本的性质、人力、财力、时间等各种因素来决定。但一般而言,问卷的篇幅不宜过长,问卷中的问题也不宜过多,因为如果问卷太长、问题太多,就很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在心理上的厌烦或畏难情绪,从而影响问卷填答的质量。一般的应限制在被调查者20分钟以内能顺利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能超过30分钟。,.,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

33、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3)数量与顺序。此外,在安排问卷中问题间的前后顺序方面,一般遵循下列几条常用的规则:把被调查者熟悉的、感兴趣的、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边,把被调查者生疏的、敏感性的、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边。如果有开放式问题,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先问行为性问题,再问主观性问题,最后问背景性问题。,.,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3.答案设计的要求(1)答案要与问题协调一致,不能答非所问。,.,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3.答案设计的要求(2)答案的穷尽性。它是指设计出的答案必须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被

34、调查者都能在答案中找到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例如:例26:您的职业属于下列哪一类?(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党政企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个体经营人员,.,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3.答案设计的要求(3)答案的互斥性。它是指答案相互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互相包含。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被调查者,最多只能有一个答案适合他的情况。例如:例27:下列各种因素中,您认为哪些素质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普通文化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专业知识人文类知识 科技类知识 其他,.,第三节 量的研究方法

35、,六、调查问卷的设计(三)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4.形成问卷的最终形式(1)介绍研究项目(2)使用个案编码(3)给问题排序(4)问开放式的问题,.,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一、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比较研究1.比较研究法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得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一、基本概念(二)比较研究的实质与特点 本质: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

36、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特点:1.对比性2.合作性3.深刻性,.,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二、纵向比较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一)纵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是对同一事物的历史形态进行比较。这类比较是按时间序列的纵断面展开的,它使我们不仅从相对稳定状态来研究事物,而且还从发展变化状态来研究事物,从而弄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纵向比较,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纵向比较研究是按时间序列的纵断面展开的,它强调的是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来研究教育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以动态观点来研究现状,揭示其历史演化性,从而弄清其发展的来龙去脉。,.,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二、纵向比较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二)横向比

37、较研究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存在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因为每一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必须在相互关系的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横向比较研究是按空间结构的横断面展开的,强调的是从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中研究事物的异同,分析其原因。,.,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三、同类比较研究与异类比较研究(一)同类比较研究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而认识异同点的方法。同类相异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个性,同类相同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共性。(二)异类比较研究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而发现异中之同,找出其同规律的方法。这种比较的特征是反差大,效果显著,有利于鉴别和分析所比较的

38、客观事物。,.,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三、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求(一)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步骤1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第一,根据研究课题确定比较的内容,限定比较的范围,从而使比较目标明确而集中;第二,按比较主题统一比较标准。比较标准既有可比性又有稳定性,这是比较的依据和基础。2广泛搜集、整理资料。3对材料的比较分析。4通过理论与实践论证得出比较结论,并论证所得的结论。,.,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三、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求(二)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要保证可比性比较的标准要统一;比较的范围、项目要一致;比较的客观条件要相同。2、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资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具有客观性,具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性。,.,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三、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求(二)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要求3、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科学的比较。不能限于罗列一些表面的异同现象,也不能抓了枝微末节而忽视了本质的东西,而是需要理性思维,需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