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812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 走进纪录片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纪录片精读,1,走进纪录片,2,人物传记?历史事件?文物古迹?,3,4,一、什么是纪录片1.Documentary Films法语:documentair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5,定义一:,在1979年,美国四所大学电视系联合编撰的电影术语词典有这样的表述:纪录片,是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和观点,但它直接取材于现实,并用剪辑和声音增进主题思想。,6,定义二:,我国电视界对纪录片的界定则是: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7,定义三:,“对真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之父约翰

2、格里尔逊 纪录片的第一原则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8,电视节目,1.电视专题节目报道类节目(含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是属于纪实性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如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9,微纪录片,微纪录片采用新闻、现场录播方式,记录当下生活片段。特点:人人都是纪录者,人人都是“演员”,人人都是编导,人人都是观众,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草根影像”“人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纪录者”的概念。精炼、短小的影像篇幅和内容,以点看面,细微的生活点滴,反映生命状态和社会现实,以及再现历史的某一个片段和人物经历。,10,我是李娜,11,纪实性 艺术性,一个逻辑思考的轨迹:如果我们把纪实性

3、看成是一条水平轴线的话,那么越靠近轴线的一端(左),纪实性也就越强,离开原点(左端)越远,纪实性也就越弱,相反,艺术性也就越强。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纪实与艺术的关系。,12,二、纪录片的叙事手段,纪录片本质上还是一种影视作品。所以,为了艺术地表现这种生活真实,它需要用到很多的叙事手段来纪实。一个真正的纪录片需要长镜头、同期声和人物述说三位一体,这样才能真正将一个真实、完整的世界复原。,13,1、长镜头,所谓的长镜头,就是那种延续时间比较长、连续不间断的运动镜头。这种镜头的最大优点是时空不会分割,比较完整一致,所以不仅能给人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而且也可以较好地记录原生态的生活。,14,2、

4、同期声,同期声也是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手段。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视听统一的世界,如果纪录片中只有画面而没有同期声,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怀疑。,15,3、人物述说,一个完整真实的生活应该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互相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而电视画面虽然表现力很丰富,但它只能够记录现在,而不能表现过去;只能展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揭露事物的内在本质、趋势。所以,很多纪录片就需要人物述说来表述那些电视画面所无法表现的内容。如毛泽东,16,三、纪录片的创作模式(比尔尼柯尔斯),17,1、直接宣导式,所谓的直接宣导式,也叫格里尔逊式,即一种以英国格里尔逊为代表,被比尔尼柯尔斯评价为被彻底用滥了的纪录片形式。特

5、点:为了迎合那些说教者的口味,而会大量使用那种表面上权威味十足而实际上往往自以为是又脱离画面的“上帝之声”解说。标准模式:画面+解说。,18,2、真实电影式,所谓的真实电影,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一个以直接记录手法为基本特征的电影创作流派。该流派主张真正的电影应该直接拍摄现实生活,排斥虚构。所以,他们在拍摄电影时一般都不事先撰写剧本,也不用职业演员,结果拍出来的内容非常地真实。,19,真实电影根据拍摄者是否介入被拍摄者的现实生活,又可以分为法国的真理电影运动和美国的直接电影运动等两个不同的流派,20,直接电影 代表:美国人 罗伯特德鲁 主张:摄影机和摄制人员不能与拍摄对象发生任何瓜葛,以

6、求能拍出那种即使摄影机不存在时也会发生的情况,同时也绝不使用访问。墙上的苍蝇上世纪90年代我们中国有个著名的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真理电影 代表:法国人类学家 让鲁什 主张:承认摄像机的存在可以对现实产生影响,电影制作不应再是躲在摄影机后面,而是要积极参与被拍摄者在被拍摄的那一刻生活,促使被拍摄者在摄影机前说出及做出他们不太轻易说出的话或做出的事。真理电影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在巴黎上映的夏日纪事。,21,3、访问式,所谓的访问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特点:完全是以访问为主的,一个访问接一个访问,整个节目都建构在访问上面。标准模式:事件的见证人或参与者,直接站在摄像机

7、前讲述自身的经历,时而做发人深省的揭露,时而做片言只语的佐证。电视纪录片三节草,22,4、反射式,所谓的反射式,就是把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如何互相运作和互动的关系呈现出来,也就是被拍摄者像个镜子一样把这个拍摄的人给照出来的创作模式。在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中,有一个镜头是主人公韩松边炒菜边对着摄像机说话。,23,反射式如果要运用,一般要混合观察、访问和摄像机前后的互动等几种方式,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混合式纪录片。其优点是创作者主导权比较大,不仅可以给予被拍摄对象一个参与的空间,而且也能给予观众一个在观看纪录片时的思考空间。,24,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四种创作模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一种都产生了

8、经典之作。而事实上,目前的纪录片创作也很少有单一模式,基本上是综合了上述的各种模式和手法。,25,知识点:,电视纪录片 和 新闻片 是电视台创办初期的两大主要类型。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3纪录片的叙事手段主要有三种:长镜头、同期声、人物述说。比尔尼柯尔斯将纪录片的创作归纳为四种:直接宣导式、真实电影式、访问式、反射式。,26,四、纪录片发展史,27,(一)世界纪录片发展历程原始时期 电视发明的初级阶段 纪录电影的开端:卢米埃尔兄弟-纪录片始祖、现代电影之父 代表作品:工厂的大门 火车进站 创作理念:在现实中捕捉生活现象,展现人生活的琐事 爱迪生-演播室电影之先人 草创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前

9、纪录片从诞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经历了不长的时期,但是却发展到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个时期的两大代表人物正代表了纪录片以后的两个发展趋势。即: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前苏联的济卡维尔托夫。,28,罗伯特弗拉哈迪美国纪录片导演被誉为“世界纪录片电影之父”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摩阿纳、亚兰岛人、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等。北方的纳努克本片是根据弗拉哈迪的亲身经历改编,完美再现了爱斯基摩人聚居地的真实的生活场景。从北方的纳努克看弗拉哈迪的创作理念:旁观者的视角,客观的影响语言: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视角,用客观的画面记录摄像机前发生的一切少用解说词:用字简洁记录正在消失的现代文明:“只是在尚有可能的情况下,将

10、他们遭受破坏之前的人格和尊严展现在人们面前。”济加维尔托夫前苏联纪录片创作者,组织“电影眼睛派”代表作:带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其创作特点与理念:1、摄像机主观的介入生活2、创造一个世界新的认识3、用电影认识世界,29,代表人物:格里尔逊、佩尔劳伦斯、莱尼里芬斯塔尔、尤里 斯伊文思 格里尔逊(18981972):英国电影导演,他是被称为“纪录片之父”的弗拉哈迪的学生,弗拉哈迪英国纪录片电影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票网渔船、夜邮。劳伦斯:美国纪录片创作家,代表作品:开垦平原的犁、河。其理念是提出观点,为政府政策宣传服务。里芬斯塔尔:德国舞蹈家、摄影师、电影演员和导

11、演。1932年自导自演第一部剧情片蓝光。1933年,德国纳粹党掌权,希特勒在一次与里芬斯塔尔的私人会面后,邀请她为纳粹党拍摄纪录片。代表作:意志的胜利、奥利匹亚。创作理念:表现主义,通过对画面和音响的设计凸显影片的主题,将任何解说视为影片之敌。伊文思:荷兰电影导演,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片,有“飞翔的荷兰人”之称。1955年获世界和平奖。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荣誉博士称号,1986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代表作:桥、雨、四万万人民、愚公移山等。,影响社会的发展时期19301940年,30,变更历史记录时期 19401970年,纪录片的新天地: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出现代表人物:让鲁什一个夏天的记

12、录关注人类自身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原因:DV技术的发展,开始关注个体,关注自身,31,(二)新中国后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初期19581966年 特点: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32,海 报,剧 照,33,中国纪录片的蓬勃发展 19781990年,特点: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着新的发展和影响。此时的纪录片篇幅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纪录片走向大众传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话说长江相关照片,34,中国纪录片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至今,特点:伴随民主进程的加快与社会透明度的提高,相对宽松的思想气氛容忍了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浮出水面。体现在纪录片中就是出现了边缘纪录片创作。边缘纪录片创作更多的是从人文的角度,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礼赞,对人类和社会无限的关照。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和四海为家、蒋越的彼岸等。,35,附录,纪录片赏析美丽中国,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