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058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修辞》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汉语修辞,一、修辞和修辞学(一)“修辞”溯源“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第一节 修辞概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三)“修辞”的含义,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修辞的原则 是否适合语境 是否得体,辞格的运用,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格不是修辞学。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产生的,1.比喻 俗称打比方。,根据本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喻词”(像、如、犹如、好比、若、仿佛)。例:知识像海洋,(一)比喻和比拟,一、常见修辞手法,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构成比喻的条件,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如: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 这本书和那本一样,西双版纳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2、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主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同时,有些比喻比较隐晦,难以会意,就需要加以解释,也有比喻,故意

3、不出现相似点,使读者发挥想象,得其意于言内,又得其意与言外,给人以含蓄美,例:一个朴实无华的片名 像一杯泥土 像一簇山花 像一滴露珠,这个例子喻体比较多,除了泥土的相似点“朴素”出现,其他喻体相似点均没有出现,故意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发挥主观联想,去捕捉真正含义。,比喻的类型(基本类型和变式),1、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中间常用“像”类喻词来连接。基本形式:本体(甲)+“像”类喻词+喻体(乙)“像”类喻词包括?喻体后面有的同时用上“一样、一般、似的”一类词语与之呼应,例: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 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朱自清绿)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

4、,非出不可。(钱钟书围城,注:“像、好像、好似”这类结构均当成明喻,是不是明喻,要看看有无比喻关系。,例:周总理 一件珍贵的衬衫,2、暗喻(又称隐喻),表面上是判断、叙述、说明,暗中却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本体和喻体均出现,常用喻词“是、成为、变成、当作、看作”等,有的也不用喻词,即“甲是乙”,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fq)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化作一支燎原的火炬 熊熊燃烧。,3、借喻:即本体、喻词均不出现,直接将喻体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可用“乙(代甲)”出现,例:(1)在寻找中,我就怕我未成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果实的人(鲁迅写在坟后面)(2)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

5、生看,而且要把学生引导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瀚无际的海边去。(骆小所教学方法杂谈(3)他摇曳着一头蓬草,二、变式,1、反喻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相反相对的方面设喻,指出本体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质,这种用否定句式构成的比喻叫反喻,常用“甲不像(不是)乙”。,例: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郁达夫故都的秋 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 重新做,2、较喻 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本体和喻体不但相似而且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特征,例: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要深多少倍。杨朔茶花赋 我们四川人还有用牛粪做燃料得,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

6、粪都不如。,3、缩喻 省略喻词,只出现本体和喻体的比喻,结构较为紧凑,语言简练,同位式:(同位短语构成比喻)例: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在这里!注释式:本体和喻体用破折号注释形成比喻。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暗喻和缩喻?,并列式:结构平行式,把喻体和本体排列起来,有的又叫“引喻”例:1、鼓不打不响,理不讲不明 2、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三、比喻的作用,例:她(虎妞)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的猪肝,颜色复杂而难看。这就把虎妞擦着粉的黑脸在灯光照射下的颜色形象的描绘出来了。?,例: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

7、乱用,甚至干脆不用形容词和典故的,好像真正美丽的人用不着多施脂粉,乱穿衣服一样。?,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钱,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突出了刽子手的凶狠、残暴、贪婪。?,比喻需要注意的几点:1、比喻要通俗,就是要用熟悉的、人所共知的事物当成喻体,不用生僻的事物做喻体。2、比喻要贴切,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相似程度越高,比喻就越贴切。3、比喻要新鲜,不落俗套。,2.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具体事物的拟人化),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

8、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把人当物),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把甲物拟作乙物),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抽象概念的拟人化),比拟的作用:,1、抒发强烈的情感,寓情于物,借景抒情 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但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他是树中的伟丈夫。2、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3、使文章有风趣。例:牛皮不要吹

9、的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4、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运用比拟应该注意的问题,1、要切合事物固有的特征。本体和喻体应该具备某些联系或相似之处。例:云层里的太阳笑吟吟地伸出头来。2、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使用比拟时,必须对描写得事物有切身的感受,同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心境、思想内容相协调1404tai,3.比拟和比喻的区别,相似点:?,(1)意义上:比喻重在喻,突出事物相似点;比拟重在拟,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被拟物。(2)形式上: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词语身份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的成分一般是描写性的,往往是动词性词语充当。(3)比拟的拟体不出现,比喻的喻体一定要出现。,(二)借代

10、和夸张,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在借代中,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例如: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你几时见过,大嫂子?”绒帽子笑了笑,把那装好烟丝的旱烟袋递给胡子。,教练和运动员“斗智”是有一套经验的。有唱白脸的,也有唱红脸的。“红脸”走来对“白脸”使了个眼神:让她冷静,有时会越逼越僵。,借代的方式:,借代是借跟

11、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样的,因此借代方式也是多样的。,1、借特征去代本体。借本体事物的突出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例: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例: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2、借具体代抽象。借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具体事物来代替比较抽象的本体事物。例:他们没有见识,没有胆量,只晓得饭碗!饭碗!饭碗就是他们的终生唯一目的!,3、借部分代整体。即借本体事物有代表性得部分来代替本体事物例:咱们既然在此地驻扎,就不许他们在这一带动百姓一草一木。4、以专名代泛指。即用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替代本体书屋例:你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

12、站起来!,借代运用,1、构成基础是其相关性,用作借体的事物必须和本体事物有密切联系2、借体必须有代表性,这样才能让人联想到本体事物。,借代和借喻,形式上:都是借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根本上: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重在打比方 借代就是换了一个称呼,它的本体和借体之间,没有比喻的成分。,借喻可以改写为明喻或者暗喻,借代不能,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例句:我们要精心呵护祖国的花朵。前面过来一队“红领巾”。1405”,(1)借喻的本体、喻体之间有相似性,但本质上是不同的事物,而借代的本体、借体之间不存在相似性,但却有实在且密切的联系。(2)借喻一般都能转换成明喻:如例中本体、喻体可以构成“少年儿童

13、就像祖国的花朵”这样的明喻;而借代一般不能转换成明喻:如例中本体、借体就不可以说:“少先队队员就像红领巾”。,2.夸张,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例: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性质、状态、程度、范围、数量、作用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性质、状态、程度、范围、数量、作用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超前夸张,在叙述先后连贯的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

14、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三)对偶和对比,对偶的含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关联的一组短语或句子,两两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严对),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宽对),2.对比的含义,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为的表现。,3.对比和对偶的区别,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

15、,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辞格叫排比。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四)排比和层递,排比的含义,2.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排比常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

16、不坏它。,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情铸佞臣。,大历四年的冬天,寒流侵袭潭州(长沙),大雪下得家家灶冷,户户衣单。,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言,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层递在内容上有阶梯式的升或降的逻辑关系。,3.层递的含义,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至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层递和排比的区别,层递着眼于内容上具有等次性(级差性),构成层

17、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五)顶针和回环,顶真的含义,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例:创作离不开灵感,灵感来自于生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又决定于对创作的态度。,2.回环的含义,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例: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

18、的认识论。,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这又与层递不同)。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调遣它们,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有的回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关系。,3.顶真和回环的区别,(六)反复和同语,1.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做反复。,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2.同语 用相同的词语作同一判断句的主语和宾语,这种“主宾同词”的修辞方式叫同语。,鲁大海(冷冷地):他在哪儿?鲁贵(故意

19、地):他,谁是他?鲁大海:董事长。鲁贵:老爷就是老爷,什么董事长,上我们这儿 就得叫老爷。,(七)拈连和移觉,1.拈连 两个事物一起说时,顺势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拈连。,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2.移觉 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叫通感,也叫“移觉”。,每想起儿时的学堂生活,眼前便浮现出俞老先生从讲台上看我们的那辣辣的眼神来。,(八)拆词和易色,1.拆词 有意把一个复合词或者固定短语拆开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叫拆词。,但看得见绿荫之中,浮现着隐约的屋顶,是三角的是长方的是斜面的是一组不则不规的

20、几何图形。,2.易色 有意改变词语原有的感情或者语体等色彩,取得幽默生动的效果。,灵芝和有翼开玩笑说:“你爹的外号不简单,有形成阶段,还有巩固和发展阶段。”赵树理 三里湾,(九)仿拟和飞白,1.仿拟 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十一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2.飞白 是根据表达的特殊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字、词、句、篇,故意如实地记录或仿效的一种辞格。,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杨修之死,(十)

21、双关和反语,1.双关 一个语言单位同时具有表层义和深层义,这种辞格叫做双关。,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话,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2.反语 故意违反表义的一般规律,使实际表达的意义与词句字面意义正好相反,以达到讽刺或幽默的效果,这样的辞格叫反语,也叫“倒反”、“反话”。,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二、多种辞格综合运用的含义,(一)连用:有时在一句或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这就是多种辞格综合运用。,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

22、偷开放的野花。(同类辞格连用),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同类辞格连用),(二)兼用: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叫“兼格”。例如:,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设问和暗喻兼用),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对偶和对比兼用),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比拟里套用比喻),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对偶里套用比喻),(三)套用:一种表达形式兼用了多种辞格,是辞格的兼用。也叫兼格。兼格,即兼有 不同辞格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是甲格,从那个角度看是乙格。,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