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098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标准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1,2,3,4,5,6,7,8,9,作者,10,王禹偁(954-1001):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家世务农,出身清寒,九岁能文。中(983)进士,任右拾遗、左司谏等官。因敢言而“四年三黜”,一贬商州,二贬滁州,三贬黄州。世称王黄州。真宗时,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被出知黄州。就地取材建此竹楼。作三黜赋,以自勉。他极力反对唐末以来的浮艳文风,推崇韩愈、柳宗元的文风和李白、白居易的诗风,是宋初倡导文学革新的先行者。他的作品,较为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表现出了对于国事维艰的深忧和对于人民苦难的同情,风格平易简明,朴素自然。他是宋初散文作家中深有影

2、响的人物。著有小畜集。,11,背景材料 本文写在王禹偁第二次贬官期间。公元997年,刚即位的宋真宗把王禹偁召回京师,从而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贬谪生活。但是,王禹偁依旧直言敢谏,不畏权贵,跟宰相张齐贤、李沆产生了深刻矛盾。所以时隔一年,正当千家万户送旧迎新、京城内外爆竹声声的大年三十,王禹偁再一次“拜受”了贬官诏令。第二年暮春三月,他怀着无限怅恨离开开封。公元999年的中秋佳节,身在湖北黄州的王禹偁,眼望着溶溶月色,禁不住千思万虑涌上心头,奋笔写下了此文,表达了他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12,椽(chun)刳(k)雉堞(di)圮(p)毁 挹(y)江濑(li)幽阒(q)辽夐(

3、xin)氅(chng)稔(rn),课文朗读.mp3,13,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并为下文详写竹楼作铺垫。,为竹楼祝福。(四年奔波,人不如竹的慨叹,祝福竹楼不朽的隐含之义。),写登楼远眺和“楼中六宜”,详写了在楼中可以领略到种种别处无法领略到的清韵雅趣。,写作者与自然为伍日月为伴,超然于世外的一种恬淡自适的心境即“谪居之胜概”。,举出历史上的四大名楼来与竹楼作比,衬出竹楼的不俗。,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理清文章思路,14,全文除末段记写作时间外,其余五段都是围绕竹楼展开的,分别介绍了哪些与竹楼有关的事?,作者先叙述黄州多竹的特点,点明以竹为楼的原因。再围绕“声”字一气

4、描写了竹楼的六“宜”,以声写楼,以声抒情,构思独具匠心,读来别有韵味。具体说来,本文以“亦谪居之胜概也”为界,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为记叙描绘,后为发慨咏志。,15,作者为什么以竹子竹楼为描写对象?,因为竹虚怀若谷,节节向上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本文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小竹楼是作者亲手所建,它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与情操。通过写小竹楼,表明作者自己向往不朽的人生境界的崇高心志。,16,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自画超脱红尘的隐士形象。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自述享受大自然美景的隐士生活。,鹤氅:鸟羽制

5、成的披风。晋人王恭披鹤氅出游,人称“此真神仙中人”,遂为高士、道流所披之衣。华阳巾:道士所戴头巾。神仙传:“韦节,京兆人,魏武(曹操)时为东宫侍读。后卜居华山,号华阳子,名其巾曰华阳巾。”周易:儒家经典,亦称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第三段,叙写作者在竹楼中享受到的隐士生活。,第:只。而已:罢了。其:我的,代词。茶烟:指茶炉的烟火。歇:止,这里是“熄”的意思。素月:皓月。胜概:美丽的景色,佳境。概:景象。,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我)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竹楼中),排除世俗杂念。,(这时)除江波山色之外,只见江上风帆,沙滩飞鸟,烟笼竹树而已。等到酒醒之

6、后,茶炉火熄,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学生朗读:第三段,17,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chun)。竹工破之,刳(k)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先点竹瓦。,第一段,先略说用竹瓦代陶瓦的好处,为下文详写竹楼作铺垫。,黄冈:即今湖北黄冈市,以县东有黄冈山得名,宋代是黄州州治所在地。椽: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圆木条。刳:削,剖。陶瓦:用泥土烧成的瓦。比屋皆然:家家房屋都是这样。比:并列,挨着。以:因为,介词。工省:指建房用竹瓦比用陶瓦省工。,黄冈这个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破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当地民房)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的价

7、格便宜而又省工。,课文赏析,第一段,18,子城西北隅,雉堞圮(p)毁,榛(zhn)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再点竹楼。远吞山光,平挹(y)江濑(li),幽阒(q)辽夐(xing),不可具状。总写楼外所见山、川之景。,子城:城门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隅:角落。雉堞:城上的女墙,呈凹凸形。圮:毁坏,坍塌。榛莽:长得很深的草木。榛,丛生的树木。莽,长得很深的草。荒秽:荒芜污秽。因:利用,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月波楼:在黄冈城西北。王禹偁有月波楼咏怀诗,诗中云:“兹楼最轩豁,旷望西北陬(zu,角)。”,远吞山光:远眺可以尽览山光。吞:包含,这里是“尽览”的意思。平挹江濑:平视可以

8、将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挹:舀。濑:流经沙滩的水。江濑:指奔流的江水。挹江濑,就是可以看清江水的意思。幽阒:幽静。阒,寂静。辽复:辽远。复,远。具状:完全描述出来。具:完全地。状:描述。,(黄冈城的)子城西北角上,女墙坍毁,草木丛生,荒芜污秽,(我在这里)利用它建造小竹楼二间,和月波楼相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光,平视可以观赏江波,幽静辽阔的景象,不能完全描述出来。,学生朗读 第二段,19,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zhngzhng)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六“宜”都在声音上,因有声之物遇竹相应,其音必佳

9、。前二“宜”在天时,后四“宜”在人事。,这里夏天宜有急雨,楼中有瀑布声;这里冬天宜有密雪,楼中有玉碎声。这里适宜弹琴,琴的声音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妙绝;这里适宜下棋,棋子的声音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投箭的声音铮铮悦耳。(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是竹楼助成的。,宜:适宜。这以下六个“宜”字,都是说竹楼与什么相适宜。夏宜急雨,有瀑布声:是说夏天宜有急雨,人在竹楼中如闻瀑布声。虚畅:清虚和畅。韵:和谐的声音。清绝:极清。绝,极。丁丁:象声词。投壶:古代宴会上的一种游戏,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多者为胜,胜者斟酒,败者饮酒。竹楼之所助:竹楼所助成的。是说夏天之所以有瀑布声等等,都是因竹楼造成的

10、。,第二段,写建造竹楼,略写楼外所见山川景色,详写楼内六宜乐趣。,20,那齐云楼、落星楼,说高也算是很高了;井干楼、丽谯楼,说华丽也算是很华丽了。但它们只是用来贮歌女,藏歌舞,不是文雅之士的事情,我不愿做。,齐云:楼名,一名月华楼,又名飞云阁,在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唐曹恭王所建。落星:楼名,在今南京市东北。金陵地记:“吴嘉禾(三国吴孙权年号)元年(232),于桂林苑落星山起三重楼,名曰落星楼。”井干:史记孝武本纪:“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注:“宫北有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为楼,言筑累万木,转相交加如井干。”井干,井栏,井以四边为干。丽谯:壮丽的高楼。庄子徐无鬼:“君亦

11、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晋郭象注:“丽谯,高楼也。”初学记引释名:“魏有丽谯。”魏武帝曾建一楼,名丽谯。唐颜师古注汉书陈胜传:“楼一名谯,故谓美丽之楼为丽谯。”妓女:歌舞女艺人。骚人:泛指失意的文人。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并举。,第四段,用名楼比竹楼,表明不慕高华、鄙夷声色的高尚情怀。,第四段:,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hn)、丽谯(qio),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借四楼之高华,衬竹楼之雅致。,21,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借竹工所说竹瓦易朽引出以下议论。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y)。戊戌岁

12、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我听竹匠说:“竹制成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盖两层竹瓦,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成平元年除日,又有贬我到齐安的命令,今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稔:谷熟。谷一年一熟,故一稔即一年。重覆之:指在原来竹瓦上再盖一层竹瓦。,以:在,介词。至道乙未岁:即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出:贬出,宋史王禹偁传:至道元年,“孝章皇后崩,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定谤讪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滁上:指滁州,今安徽滁县。丙申:至道二年(996)。广陵:今扬州市。丁酉:至道三年(997)。这一

13、年宋太宗去世,“真宗即位,迁秩刑部。会诏求直言,禹偁上疏言五事,疏奏,召还,复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令)。”西掖:指中书省。这次是王禹偁第三次到中书省作官,所以说“又入西掖”。戊戌岁: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日: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有齐安之命:宋史王禹偁传:“咸平初,(王禹偁)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出知黄州。”齐安:即黄州。己亥:咸平二年(999)。,学生朗读:第五、六段,22,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叙说连年奔走的坎坷遭遇。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q)之,庶斯楼之不朽也。把修葺竹楼的任务,寄希望于后来的“同志”,表明对竹楼的眷恋深情。咸平二年八月十五

14、日记。点明写作时间。,四年之间,奔走不息,不知明年又会调往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么?但我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有相同志趣,继承(我志)修整它,但愿竹楼不致朽烂。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幸:希望。同志:志趣相同。嗣:继承(我爱竹楼之志)。葺:修整。庶:但愿,副词。,第五段,叙述连年奔走的坎坷经历,表达眷念竹楼的思想感情。,23,比:本义是“并列,挨着”,如本文:“用代陶瓦,比屋皆然。”引申为“接近”。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再引申为“比照”,如冯谖客孟尝君:“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再引申为“比较”,如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又由“并列、接近”,引申为

15、“偏袒、勾结”,成语有“朋比为奸”。“朋比”就是互相勾结。还有一常用义是“及,等到”,如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万余,卒数万人。”又是诗经的六义之一。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比,就是比喻。,24,状 状,常用义是“形状,样子”,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状类阳虎。”如核舟记:“若啸呼状。”引申为“情形,状况”,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告信欲反状于吕后。”无状,有两个意义:一是“没有好的表现”,如汉书贾谊传:“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一是“没有礼貌”,如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吏卒异时故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状,用作动词,是“描写,描述”的意思,如本文:“不可具状。”状,还是一

16、种文体,是向上级陈述事实的文书。如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具 具,本义是“准备饭食”,如史记留侯世家:“愿沛公且留壁(军营),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引申为“饭食”,如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草具:粗劣的饭食。又引申为“准备”,如郑伯克段于鄢:“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再引申为“具备,具有”,如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又如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又引申为“全部、一一地”,副词如鸿门宴:“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又如本文:“不可具状。”具,还可以作名词,当“器具”讲,如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

17、”引申为“才具”,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25,26,中心主旨 黄州虽然是宋代贬官任职的穷乡僻壤,但它南临奔腾的长江,西接起伏的丘陵,从这里入江的滔滔巴水气象万千,境内名胜赤壁游人如织。但作者却无视江山胜景,也不发思古幽情,偏偏着眼于平平常常的竹子,对竹楼这一描写对象进行了深入开掘。,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平凡的植物,它常常作为一种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千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乐以竹为对象吟诗作文作曲绘画,表现狷介人格,展露隐逸意趣。王禹偁被贬黄州,而其地多竹,这就自然地使他借竹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叹。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竹、赞美竹,而是描写以竹所构建的竹楼,实际上是他的“心灵宅宇”。,27,这是因为,他对坎坷曲折的仕途感到疲倦,对污浊喧闹的官场感到无奈,试图在旷远寂静的环境里解除自身的烦恼。这里,表面上王禹偁是写在政治挫折面前的淡漠态度,实际上是写他刚正不阿的傲岸性格。他并不因为贬职而自怨自艾,也不因此而随波逐流。因此,作者笔下的独具风韵的小竹楼,实际上已成了“屈身”而“不屈道”的贬官的象征,而充满声色玩好的豪华楼观则又成了居高位、甘堕落的权佞的代称。两相比较,作者的取舍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作者为什么要追求一种清幽寂静的境界呢?,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