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231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68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炼字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炼字,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小妹论诗,导入:古诗趣事,“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相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黄庭坚和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在一起评文论诗。苏小妹说:“有这么两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如果当中各嵌一字,该填什么字才恰当呢?”苏轼经过一番思索,提出了加“摇”、“映”两字,于是这两句便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应当说,这两个字是嵌得相当不错的,是颇合原句的意境的。但苏小妹却说:“这是常人用的俗字,平直,无味。”换句话说,即缺乏诗句应有的含蓄和诗味。于是,苏轼又改用“舞”和“隐”两字。这样,两句诗便成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显然,一个“舞”字,一个“隐”字,动、静结合,把“轻

2、风”与“细柳”、“淡月”与“梅花”之间的关系,描绘得颇为生动、形象而富有诗意。然而,苏小妹对此仍不满意。,一旁的黄庭坚见苏轼的两次填字都遭否定,就一再请苏小妹自己填字。苏小妹说:“前加扶,后增失,就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淡雅,不俗。”苏、黄二人听了,不觉抚掌叫好。“扶”也是动态的,但较之“舞”,更有形体感,使无形的风人格化了;“失”也是静态的,但较之“隐”更具有月下景象的朦胧美,更有意境的真实感。确实朴实,而毫无夸饰,但又能最恰如其分地描绘出“轻风”、“淡月”下的“细柳”和“梅花”的淡雅和秀丽,因而,也就可以说较之苏轼所嵌各词来说,是更为恰当的语词了。从逻辑的角度说,也就是适应诗句所描绘

3、的具体意境,其概念的运用更为准确了。,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失,扶,苏小妹论诗,“扶”字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加形象生动。“失”字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了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古诗鉴赏专题之炼字,“推敲”的典故 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一字师”的典故早梅 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数(一)枝开。春风又绿江南岸,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

4、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5、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一字师 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

6、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早 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著名诗篇,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

7、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8、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他关于炼字的名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苦吟,炼字,二、中考命题趋势,炼字题在诗歌鉴赏题中所占比例,你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诗中的某个字好在哪里?,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诗中的“诗眼”是哪一个?,1,2,3,直接鉴赏,确定字并鉴赏,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中考常见题型,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

9、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解释字义,描绘景象,点明作用(意境、情感),四、中考例题解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确定字,点意境,表情感,答题步骤,释字义,描景象,析作用,五、答题规律,1、炼动词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

10、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后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这首诗后两句的“诗眼”分别是“侵”和“拂”。“侵”指云光追逐诗人的足迹,不仅写出了夕阳下诗人一步一步下行的情景,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过程。“拂”字增强了动感,写山色好似轻拂诗人衣衫,描写出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释字义,描景象)这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云光山色获得了生命,表现了他们对诗人眷恋不舍的深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表感情),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

11、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泊 船 瓜 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炼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是“使变绿”的意思。这使很抽象的色彩顿时化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释字义)“绿”字表现了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仿佛春风一过,江南大地便万物复苏一般。(描景象)“绿”字更好地写出江南春天时节家乡的美丽景色,诗人借以此景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表

12、感情),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冷”不仅写出了中秋月夜里露珠的冰凉,同时衬托出诗人孤寂无眠的苦思之情。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凉”不仅写出秋天的夜色给人带来如水一样的凉意,同时也表现出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分

13、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咽”、“冷”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描写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诗人本身禅寂的心境。(点意境,表感情),山居即事(王维)寂莫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分析这首诗颔联“遍”、“稀”的表达效果。,颔联的“遍”和“稀”形成对比,“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3)炼副词,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14、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释字义)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描景象)”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表感情),(4)炼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

15、有什么作用?,答:“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靡靡”写出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释字义,描景象)这两个叠音词写出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喜爱之情。(析作用,表感情),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什么?(4分),看,在诗中指回望。(1分),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1分),只一“看”字,表现出离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场面,(1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离别的酸楚。(1分),六、牛刀小试,填字游戏,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 春泪,无力蔷薇 晓枝。,含,卧,你所填的字和秦观的字哪个好?为什么?,附:,2011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见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