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250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临床科研中无论作诊断、预测和治疗,均需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疾病状态进行测试和评价日常工作性测量的目的在于确定诊断、治疗及判断单个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科研测量的目的在于掌握研究群体的总体特征、研究基线情况与干预措施的效应反应。临床科研测量要求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测量的方法要统一,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测量的各个环节都要避免测量误差,测量的概念测量(measurement)就是用数值(数据)来反映事物的某种状态或特征的转换过程,即将非数世界的某种状态A转换成数世界中状态A,简而言之就是资料(数据)的收集过程。,研究设计 测量 统计分析 A A(模型)(假设)非数世界 数世界(理论

2、定义)(操作定义)图2-1设计、测量和结果分析过程,测量包括3个要素:测量对象测量规则:是指针对测量对象如何给予数字或符号(测量值)测量值,一个好的测量能实现研究设计的目的,并为统计学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差的测量不仅难以达到研究设计的目的,而且用再好再高深的统计分析方法也难以挽救或弥补。因此,必须注重测量和评价。,测量方法的分类1.感官测量法 望、闻、切、叩、触、摸2.仪器测量法 身高计、体重计、血压计等3.实验室检测法 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4.询问调查法 以人为研究对象,可将其主观体验、经历或状态以问答方式测得。,测量指标的统计类型 应用条件、实际意义和相应分析方法(一)比例(p

3、roportion)(二)比(ratio)或相对比(relative ratio)(三)率(rate)或真率(true rate),(一)比例(proportion)是指分子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如A/A+B,常表示为百分数,无量纲,取值范围0-1.分子和分母代表的应该是同一人群。可以是反映某事件发生或现存状态的概率,如发病概率(风险)、时点患病率也可以是反映大类中各小类的概率或强度(率)等的组成比例,即相对频率,如疾病或死亡构成比概率性比例指标多用于小人群或固定的短时间随访资料,(二)比(ratio)或相对比(relative ratio)是指分子不包含于分母的分数,如A/B,它有量纲或无量纲分

4、子和分母本身可以是绝对数,真率、比例或比如优势比、相对危险度,(三)率(rate)或真率(true rate)是指描述离散事件某变量在单位时间内的瞬时改变量,类似于速率的概念,有量纲,反映事件发生的强度或密度。在流行病学实际应用中,多使用平均率,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改变量,如发病密度或死亡密度。分子是发生事件数,分母是人时(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真率指标多应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或有观察时间变量的生存资料。,测量指标的应用类型,描述性指标两类:疾病率 死亡率,分析性指标三类:绝对效应(率差)相对效应(率比)归因(防治)比例,疾病频率的测量是在社区人群或医院患者群体中对疾病进行定量研究的起点,

5、疾病率,一、发病率的分类广义的发生率:发病率、新感染发生率、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或特定效应发生率等从统计特征将发病率分为 风险(危险概率)真率(发病密度),(一)风险(risk)或危险概率定义:指个体在一个特定期间并以不发生其他原因的死亡为条件(无竞争风险),发生某病或经历某健康状态改变的概率。该类测量指标无测量单位,数值范围0-1可表达为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队列的累计发病率,观察的“特定期间”是人为确定的。调查局部传染病暴发,可定义为流行期间或第一代病例出现期间,此时风险称为罹患率并不是真率,属于比例,(二)真率或发病密度定义:是指在给定时间(点)上,疾病发生相对于观察队列大小

6、在单位时间的瞬时改变强度。该类测量指标有量纲,为时间的倒数(1/时间),数值范围为0针对观察的无病固定或动态队列的发病密度(发病数/观察人时数),真率和风险的区别例:p14100人观察1年均发病:风险(期间1年)和真率(单位1/年)均为1;如果真率的单位取1/月,则该真率=1/12;100人观察半年均发病:风险(期间0.5年)为1 真率(单位1/年)为2;,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 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K=100%,1000/千,或 10000/万,罹患率,定义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

7、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应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食物中毒 传染病 职业中毒等暴发,发病风险的分母一定是观察期初的无病人数。发病密度的估计发病密度是瞬时发病率,但是很少计算。一般是针对给定的随访期间估计平均密度,就如同估计车辆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而不是某一时点的瞬时速度。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度。,IID=PTI是观察期间新病例的发生数,PT是该期间内观察人群产生的人时数(人年、人月或人日等)最常用的是人时(person-time,PT),例如,有一固定队列101人随访2年(t),有2个新病例刚好发生在随访期

8、中点,请计算该疾病的发病密度。如果每一个被随访的个体的观察期已知,可以通过累计随访个体的观察期间来计算人时PT如果假设随访的动态人群是稳定的,即人群大小和年龄分布保持恒定,人时(PT)等于稳定的无病人群大小N乘以实际随访期(t)来计算,二、患病率广义的患病状态:感染(不含新感染发生)、亚临床状态或危险因素状态(如吸烟),以及临床分类状态等。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常简称为患病率,是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例的概率。时点患病率(Pt)可估计为在时点t研究群体(Nt)中患病者(Ct)的比例。Pt=Ct/Nt,K=100%,1000/千,或 10000/万,K=100%,100

9、0/千,或 10000/万,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PP)是指群体中个体在给定期间(t0,t)内任一时点为病例的概率。,续发率(二代发病率),定义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死亡率)死亡指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一)死亡率(motality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10、。,K=100%,1000/千,或 10000/万,死亡率=,死亡粗率(crude death rate)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率。死亡专率 死亡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二)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K=100%,1000/千,或 10000/万,表示某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若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由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K=100%,1000/千,或 10000/万,(三)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指接受某

11、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 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中位生存时间(平均存活时间),例1,某医生在住院的肝炎病人中进行肝炎病人转归观察,10年共收治560例肝炎病人,其中死亡56人,好转256例,治愈175例,未愈64例。结论:肝炎死亡率10%(56/560)。,(病死率),练 习,(构成比),例2,某作者报告发现STD患者 320例,其中 工人120例,农民110例,个体户80例,其他10例,工人发病率最高,为37.5%,农民为34.4%,个体户为25.0%,其他人员为3.1%。(37.5%+34.4%+25.0%+3.1%=100%),练 习,19

12、9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患者,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人,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问题:1.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3.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5.1998年12月3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练 习,1.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00/(9500+10500)/2-800=2.17%2.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40/(9500+10500)/2=0.4%3.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0/1000=4%,练 习,4.199

13、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800/9500=8.42%5.1998年12月3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1000-40)/10500=9.14%,练 习,某乡2000年末为22000人,2001年末为23000人,2000年留下确诊肝癌病例数为20人,2001年新发生病例数50人,该年肝癌死亡人数为35人,计算2002年元旦零时肝癌的现患率,2001年肝癌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练 习,2002年元旦零时肝癌的现患率=(20+50-35)/23000=0.15%2001年肝癌的发病率=50/(22000+23000)/2=0.22%患病率=(20+50)/(22000+23000

14、)/2=0.31%死亡率=35/(22000+23000)/2=0.16%病死率35/(50+20)=50%,某工厂有10000人,2004年底留下的甲型肝炎病人30人,2005年新发生甲型肝炎病人210人,其中9月份因饮用水被污染发生甲型肝炎暴发发病有110人,请问根据上述资料可计算哪些流行病学指标?其结果如何?,练 习,发病率=210/10000=2.1%患病率=(210+30)/10000=2.4%九月份罹患率=110/10000=1.1%,某一居民区共有3000人,原有慢性肝炎患者10人,在一次甲肝流行中,发生了新病人50人。随后对居民区进行的普查表明:这50人中,有40人是初发病例,

15、10人是续发病例,且在流行期中,接触者达200人。根据上述资料,请计算患病率、罹患率和续发率。,练 习,患病率=(10+50)/3000=2%罹患率=50/3000=1.67%续发率=10/200=5%,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暴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和50名船员。8月1日之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50名乘客遇难。8月份的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15人两周内陆续死亡。随后一周内又有20人发生军团病,但无死亡病例。假设军团病病程持续两周以上。请分别计算:(1)8月114日的军团病发病密度;(2)8月114日的军团病累计发病率;(3)8月114日的军

16、团病期间患病率;(4)8月114日的军团病时点患病率;(5)8月114日的军团病累计死亡率(死亡风险);(6)8月114日的军团病累计病死率(病例死亡风险)。,问题,(1)2年发病的危险度?,(2)2001年的患病率?,(3)观察对象的发病率?,(1)2年发病的危险度?,(2)2001年的患病率?,(3)观察对象的发病率?,R=1/6=17%,P=1/4=25%,IR=2/(2+2+3+7+2+6)=2/22=0.09/人年,(1)2年发病的危险度?,(2)2001年的患病率?,(3)观察对象的发病率?,R=1/6=17%,P=1/4=25%,IR=2/(2+2+3+3+2+6)=2/22=0

17、.09/人年,2001年的患病率为25%,2年的发病危险为17%,疾病的发生率为每100人年9例。这些度量指标相互间不能直接比较,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B,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C,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A,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F,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D,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18、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E,A.5年生存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D.危险度 E.病死率 F.中位生存时间,C,1998至2003年5年间进行了一项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研究,1998至2003年5年间进行了一项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研究,问题12002年中期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为A.1/6=17%B.2/6=33%C.1/4=25%D.2/4=50%E.2/3=67%,D,1998至2003年5年间进行了一项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研究,问题2这6例调查对象观察一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度为A.1/6=17%B.1/5=20%C.2/6=33%D.2/5=40%E.3/5=60%,A

19、,1998至2003年5年间进行了一项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研究,问题3整个观察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A.3/6=0.5例/人年B.3/10=0.33例/人年C.2/15=0.13例/人年D.3/15=0.20例/人年E.3/5=0.60例/人年,D,效应测量指标 在进行因果推断时,需要在频率测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病因作用或防治效果作出估计,从而得到因果强度或比重的指标。,效 应,流行病学中,效应有两种含义,效应指标绝对效应相对效应归因比例,效应测量,绝对效应:又称差值效应,指暴露组与对照组的频率测量之差。它反应暴露组中归因于暴露的频率效应。发病差值患病差值 死亡差值功效差值,相对效应:又称比

20、值测量,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频率之比。1 危险效应 1 保护效应发病比较患病比较死亡比较,归因比例:指绝对效应与暴露组或人群频率之比。取值范围为01,常为百分数,又称归因百分比。归因危险比例归因预防比例,效应与联系,效应的测量,联系的测量,效应的“反事实”性,对照组的意义,用联系的测量估计效应的测量,对照组代替非暴露时的情况,基于绝对或相对的比较,真正效应无法观察,联 系,1,2,3,联系又叫关联是指两个因素相关暴露与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数量关系时为有关联,关联分为统计学关联和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是因果关联的基础,需要排除各种偏倚的干扰,用因果判定标准综合评价,判断有无因果关联或存在因果关联的可能性,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