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2709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艺术欣赏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书法艺术,制作者:李艳秋,1,目录,1、书法的简介,2、书法的方法,3、书法的作用,4、各种书法体,5、各朝的风格的简要介绍,6、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及其相关作品的赏 析,2,书法的简介,中国汉字书法,又称“书法”,是人们对书写的一种方法。主要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及文化。古往今来,汉字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最初是以图画记事的形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汉字。之后先人在沙地上书写他们认为漂亮的汉字,这便是最早的书法,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

2、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3,书法的方法,1、描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2、临写对照着原作,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五千年来的书法家无数,他们虽然留下了相当多的书法佳作,但是却没有留下写字的科学方法,例如为什么临写的像?为什么临写的不像?来自大连的小学教师刘向东提出了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撰写了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从而解决了汉字临写的根本难题。这一方法不但适合于汉字的临写,也适合于世界上一切文字的临写。汉字

3、临写大揭秘一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3、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4、创作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书写出来的新作品。描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4,书法的作用,1、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 性 2、书法具有艺术性 3、书法有益健康 4、书法可陶冶情操,楮遂良 孟法师碑,5,各种书法体,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1、甲骨文(契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

4、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 2、金文: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3、石刻文: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4、简帛墨迹: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5.域外书法:并非只有中国才有书法,日本,韩国,朝鲜,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都有书法。日本的书法称书道。,6,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秦代-书法开创先河,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

5、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各朝的风格的简要介绍,7,两汉书法: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隋朝书法: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唐代: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

6、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8,宋朝的书法: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元代书法艺术: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明朝书法艺术: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9,清代: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现代:时尚今天的书法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

7、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当代:当代书法家马永安创作出第六种书体马体书法马体,经过专家论证,于2010年2月13日在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被正式命名马体书法,称作第六书体。马体书法和传统书法对照,六个书法标准,有五个标准完全不同,是一种全新的书法概念。,10,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

8、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1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人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称为“欧体”。,欧阳询,12,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琅玡孝悌里人,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

9、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颜真卿 多宝塔,颜真卿,13,颜真卿裴将军诗全本,14,唐颜真卿书 长64厘米,宽33厘米,厚12厘米。两面凿磨平滑,镌刻的文字甚为清晰。有破体之风格 楷书里夹杂着篆书隶书甚至金石的韵味 首行刻着“裴将军”三个字,末尾刻有颜真卿名款;中间刻着气势雄浑,词句险绝的五言裴将军诗。全诗为十八句九十字。,15,裴将军碑,16,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

10、1年8月24日),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的主要书法代表作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诗帖令子帖怀素自序等。,17,苏轼 黄州寒食诗贴,黄州寒食诗帖苏轼

11、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18,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

12、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19,苏轼 前赤壁赋(2),苏轼 前赤壁赋(1),20,柳公权,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主要代表作金刚经刻石、李晟碑、玄秘塔碑。,21,柳公权玄秘塔碑,22,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

13、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为柳公权六十三岁那年所书,属于晚年的成熟之作。玄秘塔碑 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楷书28行,行54字。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玄秘塔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玄秘塔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23,褚遂良,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

14、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24,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永徽四年(653)立。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风格,评论雁塔圣教序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 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

15、矩。唐张怀瑾评此书云:“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能将转 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25,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26,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27,怀素是中国唐代书法家。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张旭史称“草圣”。,怀素,28,怀素草书自叙帖,纸本,纵31.4厘米,横1510.0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

16、字。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最初的六行,据说是由此帖收藏者苏舜钦(宋)所补写,与第七行以下的相比,确有天壤之别,这在打开全卷俯瞰时,更加让人一目了然。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 怀素书法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就草书而言,在晋唐以来的传统之中,有以羲之父子为最具学究派特质的主流,而属于反传统者,当推怀素的自叙帖式的“狂草”一路。据说颜真卿曾以张旭笔法授与怀素,所以或许可说是“张旭颜真卿怀素”是一脉相传的,从遗

17、留下来的作品看来,颜真卿在楷书及行书方面,已呈现出反传统的趋向。就草书言,怀素大概是从张旭的作品中,悟得了他独自的书法。,29,怀素草书自叙帖,30,怀素草书自叙帖,31,小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怀素晚年草书又从骤雨旋风转到古雅平淡,字与字不相连属,笔道更加苍劲浑朴。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怀素草书。王世贞评说:怀素书法“素师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书独匀稳清熟,妙不可言。”,32,张旭,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33,总结,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及其传统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精神文化宝库,在各大书法作家的作品赏析时,我们会学到很多的东西。在这里我们不能一一向各位展出中国的著名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因为实在是太多了,不能一一例举出。,34,谢谢观赏!,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