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497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人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史记人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史记人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史记人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史记人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人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人物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史记人物传记,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2,作品简介,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3,司马迁,司马谈,司马喜,司马无泽,司马昌,司马

2、卬,蒯聩,司马错,司马靳,(孙子辈),(秦),(孙子辈),南正重、北正黎,重黎之后,程伯休甫,司马氏,(赵),(卫),(孙子辈),家世谱系,4,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作者介绍,5,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3、,11岁。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6,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42岁,太初历

4、完成,开始编写史记。,7,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55岁,完成了史记。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8,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写作史记的目的)A家族

5、赋予的使命。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著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B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社会道德的作用。(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论载。(史记散绝)司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C成一家之言的心愿。借评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史记的目的,说明自己著史记就是想效仿孔子,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否,褒善惩恶,为天下仪表。,9,从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A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

6、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依据:壶遂的话(第9小节)司马迁的话(第10小节)历史条件(第11小节)B家族的影响: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C自身的努力:自幼攻读古代典籍,青年时期两次游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依据:(第4段)D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10,史记命运:太史公的担心不无道理。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著称后,秘而不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

7、是大怒,削而投之。”汉明帝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直到司马迁死,西汉对该书的流传控制很严。后东汉、南北朝以及隋唐,对史记多有微词,甚至还有指责史记是“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记才遇知音。明清学者多精读史记,开始考证,核差误,论得失,史记的研究至此才蔚为大观。),11,史记中的人物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

8、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12,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3,对各种历史人物,司马迁亦有偏爱。那就是“好奇”,就是喜爱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与出众才华的人物。那些奋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那些看上去怯懦无能而胸怀大志的英雄,

9、那些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那些胆识过人、无往不胜的将帅,那些血溅五步的刺客,那些运筹帷幄、智谋百出的文弱书生,乃至富可敌国的寡妇,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这些非凡的人物,构成史记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史记洋溢着浪漫的情调,充满传奇色彩。尤其将秦汉历史剧变之际人物的传记合起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读,真是像一部英雄史诗。,14,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而写那些不得善终的大人物,又常写他们在得志时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前者如刘邦、韩信、苏秦,后者如项羽、李斯、田横。又在这变化过程中,充分暴

10、露出当时人的诸如势利、报复心之类普遍的弱点。如刘邦微贱时嫂子不给他饭吃,父亲也不喜欢他,成功之后刘邦不肯忘记把他们嘲弄一番;李广免职时受到霸陵尉的轻蔑,复职后他就借故杀了霸陵尉;韩安国得罪下狱,小小狱卒对他作威作福,他东山再起后,特地把狱卒召来,旧事重提。这些命运变化和恩怨相报的故事,最能够表现人与环境、地位的关系,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15,史记人物传记的思想内容,大抵可见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特别是对西汉王朝统治者上自皇帝下至酷吏,都能不虚美,不隐恶地予以大胆深入地揭露和讽刺 第二,较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痛苦及反抗。这在秦始皇本纪中,固然写出暴政之下百姓的苦

11、难 第三,大力表彰了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热情地弘扬了爱国 主义思想 第四,将史笔广泛地深入到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为一些被官方所轻贱的下层人物作传,16,名篇语录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大江东去楚王留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即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17,4,18,4,19,4,20,总结全文: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