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502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重症监护室 杜国伦,各类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主要内容,什么是引流?,引流管的一般护理,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是通过引流管将体内的积聚的血液、脓液、消化液、分泌物、渗出物、尿液等排出体外。,引 流,.,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一般护理,防止感染,观察引流液,引流通畅,妥善固定,1,2,3,4,固定好引流管,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临床常见的引流管,.,脑室引流

2、:创腔引流硬膜下引流硬脑膜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头部引流管,.,脑膜脑脊液 颅内压,基本知识,.,引流目的 脑室穿刺引流,可以解除因脑脊液循环阻碍所致的颅内高压,并可通过引流管注入空气行造影以明确诊断及定位,也可以引流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膜激惹症状防止粘连。,脑室引流管,.,引流瓶的位置 引流管的开口需高于侧脑室额角(眼睛外角)10-15cm,固定好引流瓶,使脑脊液缓慢流出。严格控制引流速度 装置太低会造成脑脊液短时间内大量流失,颅内压力骤降引起脑室出血或脑组织移位,装置太高不利于引流。,护理要点,.,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受压,折叠,搬运时要夹闭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术后12日可略

3、呈血性渐变橙黄色性状:异常时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提示颅内感染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定时更换引流袋 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一般3-4天。拔管时先夹闭12天,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方可拔除。,护理要点,.,过深,过长,在脑室内盘曲引流管太浅吸附于脑室壁若怀疑引流管被小凝血块或脑组织碎块脓栓阻塞,可轻轻向外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不可注入生理盐水。,脑室引流不畅的原因,.,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手术摘除后,在颅内残留下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称创腔引流。引流目的 引流手术残腔内的气体及液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假性囊肿的形成。,创腔引流,.,位置

4、创腔引流瓶放于头旁枕边,高度与创腔保持一致。术后24-48h后,可将引流袋逐渐放低,可以较快引流出创腔内液体。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及时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一般创腔引流管于术后3-4天拔除。,创腔引流,.,慢性硬膜下积液或血肿若已经形成完整包膜,可颅骨钻孔放置引流管,以排空积液,利于脑组织膨出消除死腔,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占颅内血肿的10,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硬膜下引流,.,术后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瓶应低于创腔30cm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药,也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硬膜下引流,.,适用于

5、多种疾病,如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硬膜外引流,.,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止,术后24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护理,.,置管位置 在腰3-4或腰4-5椎体间,引流物为脑脊液。目的:引流血性脑脊液、颅内感染引流病灶、降低颅内压、治疗脑脊液漏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颅压。,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一般25滴/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般引流液

6、控制在40350ml/d。,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预防感染,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做好床头交接班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红肿,渗出。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逆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时发现 并治疗颅内感染。,.,1)肠梗阻、胃潴留、肠瘘、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等患者。2)行胃肠手术者。3)中毒洗胃、需行胃液检查者。4)通过胃管鼻饲肠内营养。,胃管,.,A.定时冲管,每4小时一次。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C.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

7、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护理要点,.,D.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E.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F.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G.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护理要点,.,胃肠减压管,胃肠减压的目的:引流出胃肠内容物,减轻肠梗阻、肠胀气的症状,以及避免术中误吸。,.,鼻肠管相关并发症-堵管,堵管-发生率在60%以上可使用20ml注射器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如果肠内营养持续输入,可使用30ml温开水每4小时脉冲式冲管1次。若需要输注药物,不同药物应分次单独输注,药片应充分碾碎、胶囊

8、去掉外壳后稀释输入。药物注入体内后,暂停肠内营养至少15min。如出现堵管,可用胰酶/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必要时使用导管疏通。,.,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胃液颜色正常为墨绿色(混有胆汁)。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气胸排气减压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腔内

9、呈负压,有助于肺组织膨胀、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胸膜腔相关知识,.,负压,是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压力为-0.8-1.0kpa(-8-10cmH2O)呼气时-0.30.5kpa(-3-5cmH2O)深呼吸时为-6kpa(-60cmH2O)3kpa(+30cmH2O)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胸膜腔生理特征,.,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气胸,.,【气 胸 分 类】,1.闭合性气胸 2.开放性气胸 3

10、.张力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排除胸膜腔内积液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适应证】,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外伤性血、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进肺复张开胸术后引流,.,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折、受压。3、防止感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口60-100cm,防止逆流感染;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干燥。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注意胸瓶中水柱

11、的波动情况,正常波动范围4-6cm,如有异常及时报告。5、保持管道的密闭性。6、取半卧位,鼓励咳嗽和深呼吸,促进肺扩张。,.,引流的原理,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膜腔。,.,水 封 瓶,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引流管的位置安放,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 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

12、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插管,.,引流管的安置,.,1、几种常见的异常水柱波动分析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示水柱上的管腔有漏气,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道打折、受压;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胸腔内负压建立;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腔大;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异常情况分析】,.,【异常情况分析】,2、引流不畅 原因众多,如血块堵塞、胸膜粘连堵塞、膨胀的肺脏及升高的膈肌堵塞、引流管过软、被肋间肌夹压闭塞致流通不畅;引流管滑脱,使引流管内口滑入胸壁组织内堵塞;胸腔内段的引流管过

13、长,以致打折扭曲等等。,.,【异常情况分析】,2、引流不畅 水封瓶玻璃柱内的液面平亦随呼吸而上下移动,范围为36cm当出现液平面停止不动或波动范围3cm时,多半原因就是引流不畅。一般可通过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盐水冲管而得到解决。,.,【异常情况分析】,3、漏 气 漏气的原因常为引流管连接处松脱,引流管破损,胸壁引流口缝合不紧密等。,.,护理要点,拔管指征:置管引流48-72h后,引流瓶中的气体无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h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出血等,如有异

14、常及时报告处理。,.,右肝管,左肝管,T管用于引流胆汁,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胆道T管,.,目的,1.引流胆汁和减压,防止因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总管内压增高,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引流残余结石,使胆道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通过T管排出体外。3.支撑胆道,防止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4.经T管溶石或造影等,.,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引流管给以妥善固定,必要时以挤压防止阻塞,术后57天内,禁止加压冲洗引流管。保持T型管无菌。管长适合,避免胆汁逆流引起感染。,护理要点,.,色:早期引流液较浓后渐淡,如有严重感染颜色依然较浓,正常胆

15、汁色泽为深绿色或棕色。量:胆汁量每天约6001000ml,34天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400ml,如观察到胆汁量锐减,应注意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或是泥沙结石或蛔虫堵塞。性状:正常胆汁为澄清而无渣,若颜色过淡、过稀,提示胆功能不良。,护理要点,.,放置T型引流管者在全身情况好转,生命体征恢复一周,可在餐前夹管,每日23次,每次一小时,如无不适主诉3天后可给予全天夹管及拔管。1.术后10天左右2.无腹痛腹涨发热3.黄疸症状减轻4.引流量减少5.颜色为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或絮状物6.经T管造影证明胆总管舒畅,拔管,.,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的目的:引流出膀胱内的尿液,解除尿潴留,避免术中膀胱充盈误伤

16、膀胱。,.,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损伤尿道。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反折、受压、堵塞。3、防止感染:每日膀胱冲洗和会阴擦洗;引流袋低于引流口,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每周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鼓励多饮水,以自然冲洗尿道。,.,护理要点,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尿液:呈淡黄色,1500-2000ml/d;多尿:2500ml/d;少尿:400ml/d。当出现尿量增多、减少、颜色异常或混浊时,应及时报告。5、拔管:拔管前需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每隔3-4h开放一次。拔管后8h内注意有无自行排尿,观察尿液是否正常。,.,小 结,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观察引流液,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做好心理护理,.,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