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548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商业银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商业银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商业银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商业银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商业银行,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了解银行的起源和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框架、每一类业务的构成及主要内容掌握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掌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2,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是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适应商业生产扩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Bank,字面意义为“板凳或货币兑换商的桌子”。早期银行的形成,为经商者,朝拜者,兑换货币,保管货币,异地支付。,.,3,早期银行的形成,铸币兑换,保管与汇兑,存贷款业务,.,4,1.起源于意大利的私人银

2、行1272年佛罗伦萨的巴尔迪银行。2.现代银行产生 1694年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第一,从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第二,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5,3中国早期银行业的形成(1)1927年前的银行业江南钱庄,山西票号。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为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1927年到1949年的银行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小四行”、“南三行”、“北四行。1986年月,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月日正式对外营业。它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家综合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3、.,6,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作用,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7,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1)不同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2)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4、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8,二、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作用(一)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信用中介的具体表现:1.通过受信业务,聚集闲散资金,形成银行负债。2.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入社会,形成银行资产。信用中介的意义:1.通过信用中介形成银行利润。2.通过信用中介增加社会货币资金总量、提高社会货币资金增值能力。3.信用中介实现货币使用权的改变、优化资源配置,调节产业结构。,.,9,(二)支付中介。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职能。支付

5、中介的意义:1.减少现金的使用量和流通量,节约社会费用。2.加速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增加了生产资金的总量,促进社会再生产。3.使得商业银行拥有持续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10,(三)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运用所吸收的活期存款进行贷款或投资,通过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过程,形成存款货币的成倍扩张或收缩。信用创造的意义:1.能够发挥货币对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2.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作用。,.,11,(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所获取的

6、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它服务。如,担保、代收代付、代办保险、财物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现金管理、财富管理(理财)、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等。,.,12,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该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分为银行资本和银行负债两大类。银行资本由普通股、优先股、赢余、资本性票据和债券以及各项储备构成。,.,13,商业银行资金来源,.,14,银行负债一般是指狭义的负债,指存款和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由于各国金

7、融体制的差异合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不尽相同。一般由。存款和其他负债组成。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其他负债。,.,15,(一)支票存款支票存款:是银行流动性最高的一项负债,其所有者可以随时要求提取账户中的余额,也可以向第三者开出支票,由第三者凭支票到开户银行要求付款。支票存款可以直接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曾经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支配存款的形式。第一种是不付息的活期存款。,.,16,负债业务框架,.,17,第二种是付息的可转让提款单存款(NOWs)。是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开立NOW账户的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

8、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对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该帐户推出的目的是为了避开不能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的限制。第三种为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S-NOWs)。有最低为2500美元的开户限额。第四种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有最低为2500美元的限额。存款利率没有限制。,.,18,(二)非交易存款 是指不能直接签发支配的存款。非交易存款不能直接充当交易媒介,其流动性较低。主要包括储蓄存款1.储蓄存款:在中国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机关及单位存款不能称为储蓄存款。储蓄:广义的储蓄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

9、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狭义的储蓄指储蓄存款。2.定期存款是指客户和银行按照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我国常为3个月、6个月、1年不等。,.,19,(三)其他负债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再贴现贷款),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向其他金融机构拆资金;向母公司(银行控股公司);以出售回购协议的方式融入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借入资金;持有外国政府、公司、个人存入的资金。,.,20,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使其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其他资产业务等。,.,21,二、资产业务框架,.,22,(一)现金资产现金资产是商业

10、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为了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银行总资产中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不是越少越好。主要包括1.库存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库存现金是用于应付日常提存的现金资产。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包括法定准备金和一般存款。一般存款主要用来支付票据交换的差额。2.存放同业款项。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3 应收款项。又称为托收中的现金,是指在支票清算过程中已记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但商业银行 还未收到的那部分资金。,.,23,(二)贷款包括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其他贷款等。(三)证券投资许多国家规定银行不允许购买工商企业股票。1.货币市场投资工

11、具是指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与证券,主要包括,银行间的同业拆借资金;政府短期国库券;工商机构发行的商业票据;金融机构发行的可转让存款单、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24,2.资本市场证券包括期限1年以上的证券。包括中长期国库券;其他中央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高等级公司债券。3.创新的投资工具。(1)资产担保证券,主要包括住宅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以及信用卡应收款等。(2)共同基金股份此外还包括浮动利率的证券,可调整收益率的优先股。(四)其他资产银行拥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在子公司的投资和预付费用等。,.,25,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一)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定义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

12、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有区别与联系。,.,26,严格来说,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有区别的。(1)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从银行开展业务的角色而言,银行办理传统的中间业务时,一般充当中介人的角色;而银行在办理表外业务时,银行既可以是经纪人,又可以作为自营商。(2)从与表内业务的关系和银行承担的风险角度而言,传统的中间业务一般不发生由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承担风险相对较小,而或有负债性质的表外业务,存在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转化的可能,承担风险就大。,.,27,国

13、外商业银行通常将中间业务统称为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业务以及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发生转化的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一般将广义的表外业务称为中间业务。,.,28,传统中间业务框架,.,29,(二)、传统的中间业务框架 1 结算业务,是指银行代客户清偿债券债务,收付款项的一种传统业务。包括同城(在同一个城市)结算以及异地结算。2.租赁业务,是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出让财产使用权的经济行为。包括经营性租赁(租赁期较短)和融资性租赁(租赁期较长)3.信托业务。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依照契约的规定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转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代

14、委托人管理、运用和处理所托管的财产,并为受益人谋利的活动。银行主要从信托活动中获得手续费。,.,30,4.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包括:代理收付款业务。代理融通(代理应收账款业务)和保付代理业务,即在代理应收账款业务的同时,还承担保理额度内的到帐风险。代理行业务。即为其他银行代办的业务。现金管理业务;代理保管业务。5.信用卡业务。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借记卡不可以透支,而贷记卡可以透支。国内有银联卡,国外主要有:维萨卡(Visa)、万事达卡(Master)等。,.,31,表外业务框架,.,

15、32,(三)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备用信用证)、承诺业务、贷款出售及贷款证券化出售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与证券的发行和承销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1.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担保业务的一种类型,是银行为其客户开立的保证书。这种业务主要涉及三方当事人,开证银行、客户和受益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是履行担保,即银行担保某一建设项目或其他工程会如期完工。第二是违约担保,即当借款人无法偿付时,银行负责偿还违约公司的债务。,.,33,2.承诺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作出承诺,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或融资的业务。包括:(1)信贷便利。包括两种,第一种为信贷

16、额度。是一种非合同化的贷款限额,在这个额度内,商业银行将随时根据企业的贷款需要进行放款。第二种为贷款承诺。是一种正式的、合同化的协议,银行与客户签订贷款承诺协议后,要随时满足客户的贷款需要。(2)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承诺帮助筹资人,通过发行短期票据或CDs筹资。,.,34,3.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出售。贷款出售是指银行将已发放的贷款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资产证券化出售是指将不同的单笔贷款组合在一起,通过专门的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再将评级后的贷款总额分成若干份,发行以贷款资产为担保的证券,向投资者出售。贷款出售对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散、转移银行资产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都具有作用。,.

17、,35,第四节 商业银行管理,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三性原则(一)、流动性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贷款需求的能力。,.,36,(二)、稳健性或安全性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道德风险。(三)、盈利性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力求获取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37,经营原则,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协调,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38,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8、,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二、商业银行的 经营管理理论,四个阶段:(60年代以前)(6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末),.,39,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一)资产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较宽松,资金来源充裕且稳定,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主要有三种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该理论从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活期贷款,认为银行只发放短期的、以真实票据为贷款抵押的、与商业生产周期相联系的工商企业为贷款。,.,40,2.资产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流动性要求仍然是

19、商业银行特别强调的、但银行在资金运用中可持有具有可转换性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高、期限短、容易转让的特性,比如美国的国库卷等。3.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笔高质量的贷款,其还本付息的日期表应以借款人的未来收入或现金流量为依据。该理论导致了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41,(二)负债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由于对银行严格的利率管制,使得大量资金不通过银行的信用中介进入金融市场,出现“脱媒”现象,使银行陷入危机。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

20、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这样,可以减少对低收益的流动性资产的储备,促进了同业拆借、CDs、欧洲美元、商业票据等负债市场工具的出现;增加了银行的风险。,.,42,(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1.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松或逐步取消利率管制,金融界出现了金融自由化浪潮,利率风险凸现,商业银行必须面对资产和负债的匹配问题。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

21、到合理搭配的目的。,.,43,资产负债管理示意图,.,44,(4)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In Balance-Sheet and Off Balance-Sheet Management)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1。,.,4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46,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稳定;二是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

22、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的要求如下:银行资产和表外业务按其信贷风险的大小分为4类,并对各类资产规定权数。,.,47,最低一类的资产风险权数为0,包括无违约资产,如银行准备金,政府债券;第二类低风险资产的权数为20%,包括低违约风险资产,如银行同业存款、有足额抵押的债券和政府机构发行的证券;第三类风险资产的权数为50%,包括市政债券和居民抵押贷款;最后一类为高风险资产,权数为100%,包括各类证券(如商业票据)、贷款(商业贷款和房地产建筑贷款)和混合资产(如银行楼宇,其他财产)。,.,48,类似地对表外业务也同样进行风险分类,并标明了风险权数。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必须不低于经风险调整后资产总额的4%,其拥有的总资本不能低于经风险调整后资产总额的8%。该协议强度资本充足率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巴塞尔协议的通过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巴塞尔协议2的三大支柱为资本充足率、外部监管、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