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7469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181 大小: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颅五官X线诊断课件.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头颅五官,X线诊断,一 头颅X线检查1正位(后前正位、前后正位)2 侧位(左、右)3 切线位4 汤氏位(额枕30位)5 颅底位6 仰卧水平侧位,二正常X线表现(一)颅骨发育及特点 1颅盖为膜内成骨,颅底为软骨内成骨,2出生时颅面比差大,为8:1鼻窦牙槽突均未发育顶骨板单层状,薄而密度均匀,且无压迹无骨缝(骨与骨之间为纤维连接),囟门:前囟(额囟)18个月左右闭合 后囟(枕囟)6个月左右闭合 侧囟(蝶囟)出生不久闭合 后侧囟(乳突囟),3.6 岁后趋向成人颅骨12岁左右与成人一般,唯一不 同是脑回压迹较明显,(二)颅骨平片 1头颅大小 形状2颅骨骨质 密度 结构 成人:外板 板障 内板,3颅缝

2、囟门 颅缝 30岁以后闭合。闭合顺序:矢状、冠、鳞、人字、枕骨乳突缝 缝间骨 囟门,5颅壁压迹(1)脑回压迹(2)脑膜中动脉压迹(3)蛛网膜粒压迹(4)板障静脉沟 系颅骨板障内的营养静脉,(5)导静脉沟,6 颅底(1)前颅窝 额窦后壁蝶骨小翼后缘中线致密 鸡冠,(2)中颅窝 蝶骨小翼后缘鞍背 岩骨嵴卵园孔 棘孔 破裂孔,(3)后颅窝 鞍背及岩嵴枕内粗隆 内耳道枕骨大孔,4)蝶鞍 成人前后径716mm,平均11.7mm 深径7-14mm,平均9.5mm正位呈正位平台状宽约8-20mm 平均15mm,5)颅底测量(1)Chamberlin线 硬腭后缘与枕大孔后缘连线,正常齿状突尖可高于此线3mm(

3、达5mm 及以上可诊断颅底陷入)(2)McGreogor线(3)二腹肌线(4)鼻根蝶鞍中心点枕骨大孔前缘 三点连线夹角,7 颅内非病理钙化松可体钙化 5mm 居中 鞍背上端后上方约3cm(成人40%显示)大脑镰钙化 带状或三角形致密影 10%床突间韧带钙化 4%络丛球钙化 0.5%其他钙化,三 脑血管造影(一)适应症1 颅内血管性病变2 颅内占位性病变3 蛛网膜下腔出血性病变4 颈部疾病,(二)禁忌症1 对碘剂过敏2 有明显动脉硬化3 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4 有严重出血倾向,(三)术前准备1 做好病人思想 以取得病人合作并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2 术前禁食 适量禁静剂3 出血 凝血时检查 4 麻药

4、造影剂过敏试验,(四)操作方法1 颈动脉造影(1)经皮穿刺股脑动脉造影,(2)直接穿刺法 病人仰卧 肩部垫高头稍后仰常规消毒 铺巾 局麻或全麻 甲状软骨下缘区摸及并固定颈动脉进行穿刺埋针 注药 摄片,2 椎动脉造影经皮穿刺股 椎 动脉造影直接穿刺法,四 正常脑血管造影(一)颈动脉造影表现:分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观察,(附)1颈内动脉自颈总分出,垂直上行,颞骨岩部颈内动脉管向前内行破裂孔入颅鞍底前床突下(此段称海绵窦段,侧位与鞍底平行 不高于鞍底0.5cm),再急剧向后上行出海绵窦并在前床突附近转向上分成两个终末支(此段称前床突上段)。弯曲处俗称颈内动脉虹吸(分岩骨段、海绵窦段、前膝段、床

5、突上段、终末段),正位:投影于眼眶内侧,海绵窦段与虹吸扭曲处血管横断面呈圆点状。距正中约0.5_1.3cm,(1)眼动.脉颈内动虹吸 前膝段 在穿硬脑膜内层前分出视神经孔眼眶,(2)脉络膜前动脉(较眼动脉小 后交通支稍上方)正位:先向上了略向内行约1cm呈一凸面向内然后 凸向外的较大弧度向外行达颞叶顶断,并沿钩回进入颞叶,3)后交通支 在脚间 池内钩回内侧与大脑后动脉连接,2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 上行段 膝段 胼周段 终段)在视交叉上方向前内行至半球内侧面分出前交通支后急剧上升正位:分水平段,上行段上行段顺矢状面上行,并可跨中线两旁4mm范围内,3大脑中动脉(水平段 回转段 侧裂段 分叉段 终

6、段)侧位侧裂段分出额顶升支 包括中央前动脉中央前动脉 顶前动脉中央前动脉,5 椎动脉造影(直径约3.5mm)经枕大孔颅腔沿延髓腹侧向上、前相当于延髓桥脑连接平面两侧合并形成基底动脉(3mm),(1)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末端分出、前接后交通支 绕大脑脚外侧 在脑干周围平面向后走向枕极其向外弧度距中线正常一般不超过2cm,再分(内上)枕支供枕叶内面,(外下)颞支 供颞叶内侧底面,正常两侧大脑后动脉可两侧不完全对称。约10%仅一侧充盈,(2)脉络膜后动脉 供应三脑室、侧脑室脉络膜丛(3)小脑上动脉 在基动脉末端或接近末端的脚间池向两侧分支(4)小脑前下动脉 起自桥脑腹侧基底动脉(5)小脑后下动脉 起

7、于后颅窝内的椎动脉绕延髓向外、向后下,行走到延髓的后方然后折向上行,(二)静脉期静脉期分深 浅两组和静脉窦1 浅静脉 分上行 系大脑表面上行的皮质静脉 分布于额顶叶上矢状窦下行 大脑侧下部海绵窦 岩上窦 横窦,2深静脉(1)大脑内静脉起源于 室间孔后壁,沿三脑室顶向后走行,在中线旁2cm 第三脑室后方,胼胝体压部下-大脑大静脉,其间引流静脉有:隔静脉、丘纹静脉、脑室静脉,丘纹静脉行走于侧脑室下壁为状核与丘脑之间 向前行至室间孔后拐内下后汇入大脑内静脉形成静脉角 正位由于投影重迭呈短条状,靠近中线12mm。静脉角的标志 自鼻根至鞍结节作连线,从静脉角向此线作垂线:位于鞍结节后方1025mm、上方

8、3045m,(2)大脑大静脉 由双侧大 脑内静脉汇 合(3)基底静脉在钩回上方,视交叉外侧,颞叶内侧行走。侧位:起前部(水平段)起点在鞍上1cm附近,后部(升段)向后上斜行入大脑大静脉。正位 起始部投影于岩锥内听道附近,3静脉窦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横窦 乙状窦,呈带状分别位于相应的颅骨附着处,7 颅内非病理(生理)钙化松可体钙化 5mm 居中 鞍背上端后上方约3cm 40%大脑镰钙化 带状或三角形致密影 10%床突间韧带钙化 40%络丛球钙化 0.5%其他钙化,五 异常X线改变1 头颅大小 形状异常长头(舟状颅)、短头、尖头、偏头、小头,2颅骨骨质 密度 结构异常骨质吸收、骨质破坏、骨质

9、增生、骨结构不连 外伤骨折,3 颅缝 囟门异常颅缝早闭、分离 囟门延迟闭合、早闭,4颅壁压迹异常脑回压迹 增多 5颅底孔道异常扩大,6蝶鞍改变 骨质稀疏、吸收、破坏、扩大、变形,7颅内病理钙化(1)炎症性病变钙化a结核性脑膜钙化 10 岁以下儿童好发大脑侧裂和基底池附近,呈多发散在细小斑点钙化 b寄生虫病钙化 广泛 弥散 大小 约25mm 点状钙化 c脑炎后钙化,(2)肿瘤钙化a颅咽管瘤钙化b脑膜瘤钙化c少突胶质细胞瘤钙化d松可体瘤钙化,(4)其他a结节性硬化症b 基底神经节钙化,8 颅压增高X线征:a 颅缝分离 b 蝶鞍改变 骨质稀疏、吸收 甚至扩大 c 脑回压增多加深 d 颅骨变薄 密度减

10、低 e 板障静脉 导静脉 珠网膜粒压迹扩大 甚至颅底孔道扩大,9 异常脑血管改变(1)位置异常:血管移位(占位性病变等)(2)形态异常:血管形态改变(增粗/扩张/变细/狭窄/迂曲/拉直/破坏/闭塞等),七常见病X线诊断(一)颅内肿瘤X线征1颅高压征2 生理钙化移位(定位意义)3 肿瘤钙化(定性、定位意义)4 局部颅骨改变 增生 吸收 破坏(定性、定位意义)5 定位性蝶鞍改变:(1)鞍内(2)鞍旁(3)鞍上,6颅内肿瘤 血管造影定位、定性血管受压、受推移位、变形,血管结构破坏,肿瘤组织着色(肿瘤染色),肿瘤异常血管影(肿瘤血管湖),(二)头颅部损伤颅骨骨折骨折线:线形、星形、粉碎性骨折、凹陷性骨

11、折、颅缝分离注意骨折线是否切过血管等压迹,眼及眼眶X线检查、正常/异常X线改变及疾病诊断,一 X线检查1 正位(眼眶20后前位或23后前位即柯氏位)显示眶窝及眶壁结构,并能观察附近鼻窦及前颅窝底部,2 眼眶侧位片:显示眶窝、眶顶、及眶底、蝶窦、蝶鞍3 视神经孔位:显示视神经孔、眶上裂、眶顶、眶内壁、同侧额窦、及后组筛窦,4泪囊、泪道造影 1-2.5ml造影剂,5min、10min摄片5眼眶血管造影(略),二 眼部正常X线(解剖)(一)平片1 眶壁(正位)眶窝形似四方形,两侧对称眶上壁:额骨眶缘及水平部,蝶骨小翼,泪腺窝,内壁: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蝶骨体等组成,其前下方有泪囊窝.X线照片

12、显示呈2-3条细薄锐利的线状影。下壁:上颌骨,颧骨,腭骨(上颌窦顶),眶下神经管 与外侧交界处后方为眶下裂,外壁:颧骨额突和额骨颧突,后部为蝶骨大翼与相邻颞骨外板轴向投影,在眼眶外半部自上方斜向下方形成一致密线影与眶窝重叠为无名线或眶斜线,2眶窝密度均匀,对称,偶可见钙化3 视神经孔 53后前斜位显示眼眶外下限区,孔径约5 mm。,(二)泪道造影像 泪小管呈细线状,泪囊呈长豆形或瓜子状上宽下窄,长10-12mm,宽4-7mm 鼻泪管呈细线状,2mm宽,可不规则。,三 异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1眼窝大小、形态改变(1)普遍性增大,轮廓变圆,骨质吸收(2)局限性增大。,(3)眶窝 变小 见于无眼球

13、、小眼球婴儿期眼球摘除骨质增生性病变,眶周病变如骨瘤、骨纤、额筛粘液囊肿,2 眶壁改变(1)骨质密度减低 a 普遍性 b 局限性(2)骨质密度增高 a 普遍性 b 局限性,3 眶窝软组织改变(1)软组织密度增高(2)减低(3)钙化 4 视神经孔改变扩大 内径7mm 两侧比差1mm 5 眶上裂改变(1)增宽(2)缩小,5 泪囊泪道造影异常表现 泪囊泪道扩大,狭小,充盈缺损,鼻泪管扩张阻塞,四 眼部常见疾病X线诊断(一)眶内肿瘤/囊肿1临床表现 眼球突出或伴移位,眶部胀 痛,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 退,可触及包块,2 X线表现(1)眶窝软组织密度增高(2)眶窝扩大(3)眶壁骨质改变 吸收、破坏、增生

14、(4)眶内钙化(5)眶上裂扩大,视神经孔扩大,泪腺 窝扩大(局部),眼窝肿瘤,(二)眼眶部骨折 骨折线通过眶缘 眶壁不连,邻近鼻窦密度增高 眼窝积气 视神经孔不连 面颅部或颅底骨折表现,(三)附 眶内异物 X线检查目的:1 有无异物 2 异物位置_球内、球外,球壁,(一)检查方法 1常规摄片 正位、侧位 2无骨及薄骨法因X线检查对部分异物不敏感可行超声、CT、MRI 检查,注意磁性异物不能行MRI,鼻和鼻窦一 X线检查方法1 鼻骨侧位片2 鼻骨轴位片3 柯氏位片4 华氏位片,5 53后前斜位(后组筛窦,同侧额窦)6 颏顶位7 鼻窦侧位,二 正常X线表现(一)鼻骨,注意鼻睫神经,血管分支造影的沟

15、纹,鼻额缝(二)鼻腔(三)鼻窦1 上颌窦 出生数周内开始发育14岁发育完成,华氏位显示,两侧多对称,壁光滑锐利,部分可分隔,2 额窦2岁前不显示,14岁达成人3筛窦 2岁前不显示,14岁达成人4 蝶窦3岁后开始(发育)显示,(四)新解剖概念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meatal complex(OMC)包括上颌窦自然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和中鼻道,是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的共同引流通道变异筛窦可形成额筛泡、蝶上筛房、筛上颌气房、鼻丘气房、鼻甲气房。,三 异常X线表现1 鼻腔气道密度增高,狭窄,软 组织块,骨质吸收,骨质破坏 鼻腔扩大,中隔移位2 鼻窦密度增高,3 窦腔粘膜增厚4 窦腔积液5 腔内

16、软组织影6 腔内钙化,骨化影7 窦腔扩大,缩小8 窦壁骨质破坏(骨质吸收,骨质增生硬化),上颌窦液平,四 常见病诊断(鼻窦炎:化脓性、变态反应性、特异性、气压性,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很少做X线检查),1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多为急性迁延不愈或治疗不彻底以及牙源性。(1)病理:粘膜增厚,息肉,粘膜下囊肿,粘液腺囊肿,窦壁周骨质硬化,(2)临床:头痛,头昏,精神不振,嗅觉失灵(3)x线1)窦腔密度增高2)窦腔粘膜增厚3)立位可显示液平4)窦腔内可显示囊肿影5)窦周骨质硬化,(二)鼻窦囊肿1 粘膜下囊肿,又称浆液囊肿、间质囊肿病理:多从毛细血管内渗出的浆液潴留于粘膜下结缔组织逐渐膨大而成,可能与变态反应

17、或鼻窦炎有关。X线:窦腔内半圆形软组织影,伴有慢性炎症改变,上颌窦多见,2 黏液腺(潴留)囊肿 X线表现与粘膜下囊肿相似,窦腔可扩大,3 粘液囊肿常发生在额窦,前组筛窦X线(1)窦腔密度增高(2)窦壁骨质变薄,骨质吸收(3)窦腔扩大,(三)鼻窦肿瘤1 骨瘤额窦多见,次为筛窦,系由骨膜的胚胎残余组织演化而来,分密质骨型,少数为松质骨型,混合型,近邻骨质无破坏。,2 上颌窦癌 X线:(1)窦腔内不规则软组织(2)窦腔透亮度降低(3)骨质破坏及近邻软组织侵蚀。,(四)鼻 鼻窦区骨折 有外伤史 X线影像显示骨折线 局部软组织肿,累及鼻窦时相应窦腔见积液(血)。,中 耳乳突部 一 X线检查方法1 25侧

18、斜位(许氏位)显示:鼓室、乳突窦、锤骨、乳突入口、鼓室盖、乳突气房、乳突、乙状窦、颞骨岩部2 双45前后斜位(梅氏位)显示:乳突窦、乳突入口、鼓室、外耳道,3 颏顶位(颅底位)4 45后前斜位5 内耳道经眶位6 汤氏位7 颈静脉孔位,正常X线表现1 外耳道 分骨性部和软组织部2 中耳(1)鼓室 梅氏位显示颞颌关节后方圆形透光区 颏顶位在咽鼓管与外耳道之间的透光区(2)咽鼓管(3)乳窦,乳突窦入口,(4)乳突 a气化型 b板障型 c硬化型 d混合型 3 内耳 5-7mm 两侧相差不超过1mm,(三)异常x线表现1 乳突气房异常 气化型乳突气房浑浊、密度增高、间隔吸收、模糊、破坏。,2 中耳、鼓室

19、异常鼓室浑浊、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听小骨不清(代表粘膜充血、水肿);上鼓室扩大与乳突窦区相连并周围骨质硬化带(提示胆脂瘤),对称性与位置异常(1)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显示双侧颞骨不对称、患侧面部骨细小(2)乙状窦前位乙状窦压迹前缘至外耳孔后壁距离小于1cm,(3)鼓室盖低位,正常鼓室盖表现为突上前上的 弧形致密线,若该线变平或下凹则成立,(4)导静脉高位 枕静脉分支经乳突后导静脉入颅,汇入乙状窦的静脉通常入乙状窦中部形成2-3mm弯曲细带状压迹,若汇入位置高于上述,则称导静脉高位。,导静脉高位,4 咽鼓管透明度异常正常颏顶位为透明细带状影,当病变时其内气体吸收显示模糊 5 岩骨、内耳结果异常内耳结

20、构消失(先天异常或病变破坏)岩骨、內听道骨质破坏、內听道扩大、闭锁,四 常见疾病X线诊断,(一)急性中耳乳突炎临床一般少用X线检查,(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延续,持续 4-8周不愈则转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 炎。常合并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感 染,破坏力强,故有胆脂瘤肉芽肿形 成可并发颅内感染。,X线(1)咽鼓管、鼓室、鼓窦及周围气房 混浊,气房减少甚至消失,密度增高(2)听骨结构显示不清或消失,上鼓 室或乳突窦入口扩大,边缘不规则 破坏(3)局限性骨质破坏区(胆脂瘤影肉芽肿影),(三)胆脂瘤胆脂瘤可发生在鼓窦、鼓室、上鼓室或乳突窦区均显示为(形态与其部位有相关)如圆形、肾形

21、或不规则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周围有骨质硬化带但合并感染时骨质硬化带变模糊同时有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表现,上鼓室胆脂瘤X线:鼓前棘破坏失,听小骨吸收破坏,扩大的鼓室长圆形边缘硬化透光区。乳突窦入口胆脂瘤:外耳道后壁上方出现透亮区,向前与扩大的上鼓室相连,构成一较大的略为弯曲的边缘光滑锐利的透亮区。,乳突窦胆脂瘤:外耳道后方略偏上有一边缘光滑锐利的类圆形的透亮腔影,与扩大的上鼓室和乳突窦入口后方相连,构成一马蹄形或肾形透亮腔影。,(四)中耳肿瘤(癌),1 临床耳痛、出血、面神经及其他脑神经麻痹,肿物2 X线骨质破坏,肿块。,咽喉,一 X线检查方法1 颈侧位2 颏顶位 观察鼻咽侧壁后鼻孔,后组筛窦,

22、颅底孔道及骨质,三 咽喉异常X线表现,1 咽喉部结构异常。结构不清、紊乱消失以及不对称2咽喉部软组织增厚、肿块3咽喉部结构活动,伸缩性异常4 咽喉部气道狭窄、闭塞5 近邻骨或软骨破坏6 软组织增厚伴气液平,四 咽和喉常见疾病X线诊断,(一)咽后壁脓肿X线颈侧位片: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可伴有液气平,可伴有异物,可有颈椎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口腔和颌面部一 X线检查方法1.口内片:牙片、咬翼片、咬 合牙 片2.下颌骨正位、下颌骨侧位3.上颌骨正位(华氏位)、侧位4.颧骨位,5 颞颌关节侧位6 曲面体层7.涎腺造影8.血管造影9.瘘管、窦腔造影,二 正常X线表现1牙 釉质牙冠牙本质 牙骨质牙体 牙颈

23、牙根 牙髓腔2 牙周组织 牙槽骨 牙周膜 根周间 隙0.20.5mm3 牙胚4下颌骨5上颌骨,三 异常X线表现1 牙异常X线表现:排列异常如阻生齿,结构异常如牙质破坏(龋齿),根周异常 根周间隙模糊,2 颌骨骨质改变:骨质吸收、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结构不连3 颞颌关节改变:关节面模糊毛糙破坏,脱位,张口活动异常,4 涎腺造影改变:导管压扩张拉长伸直,移位以及握球征,恶性显示导管中断,破坏,四颌面、口腔常见疾病X线诊断(一)颌骨骨折 1 骨折线 2 牙齿改变 3 上颌窦改变(二)根尖周病,1 根尖脓肿 根尖周围有圆形类园形透光区,边缘清,可有骨质硬化。2 根尖肉芽肿 根尖区圆形类圆形透光区,边

24、缘清但不锐利,多无明显硬化,3 根尖致密性根尖周炎,4 根尖囊肿 圆形或卵圆形囊状透光区,边界锐利,可见线状硬化缘,合并感染时硬化缘模糊或增厚。,(三)颌骨囊肿 分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含牙囊肿:多为单房,囊内含牙,下颌骨多见,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囊壁光滑锐利,有细硬化缘。,(四)颌骨造釉细胞瘤1、病理 分囊性、实性、混合性,可恶变2、临床 早期无症状,面部膨隆变形,牙松动移位脱落,3 X线(1)颌骨(好发下颌角、升支部)类圆形单房或多房状骨或蜂窝状膨胀性质破坏区(2)病变边缘不整可见硬化带(3)病变密度不均匀、并含有不规则牙齿样高密度结构影(4)近邻牙齿受推移位松动脱落,常有牙根骨质吸收。,造釉细胞瘤(有学者描述如下X线类型)实质型单囊型多囊型混合型恶性或恶变型,(2)单囊型:囊状透光区,可有少数骨性分隔,囊内密度不均匀,常有钙化斑点,膨胀,邻近区骨质及牙根骨质吸收(3)多囊型:a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圆形、卵圆形透光区内有钙化或牙齿 b膨胀生长 c邻近牙受挤压,移位,牙根常有侵蚀吸收改变。,颌骨非牙源性肿瘤,颌骨血管瘤 局部骨质破坏 膨大 囊状 内有网格或蜂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