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774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听课更有效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如何让你的听课更高效 如何让你的评课更出彩,灵宝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赵丽焕,.,2,看看女神教师和最帅教授,他们“魅”在何处?,课前讨论,.,3,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课?,.,4,.,5,我的疑问:观课和听课,评课和议课有什么区别?,一、观课与听课的联系和区别:1、观课与听课比较,虽然听课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所谓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2、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3、观课教师围绕观课目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

2、使观察问题有全面的把握,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议课效益;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4、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6,二、议课与评课的联系和区别:1、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2、议课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地交流;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课的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3、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课的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作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

3、,求得发展。评课需要在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7,听课评课目的,一方面是从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去寻找自己的灵感,这是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抱着帮助老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心态,而不是以衡量课的好坏为目的。,.,8,听课评课目的(一改、二促、三提),1、改进教学实践;2、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提出问题讨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境界。,.,9,促进教师专业 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1,2,4,3,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功能,.,10,听课存在的问题,听课的基本方法,听,听课前的工作,第一环节:如何

4、让听课更高效,看,记,想,谈,.,11,当前听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2,要学习新课改理念把握学科课改信息,要明确听课目的计划和要求,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关系,要了解教材和教师的基本情况,1,3,2,4,新课程理念要求听课前要做好准备,.,13,听课前教师要明确听课的类型,听课类型,A,示范课,过关课,研讨课,总结课,赛讲课,.,14,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进入“教师”角色,进入“指导者”的角色,进入“管理者”的角色,依据不同的听课目的和任务来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进入“学生”角色,进入“学习者”角色,.,15,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1),听,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

5、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听课堂学习中学生发言,.,16,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看教师是否精神饱满仪态大方自然;看问题情境是否联系实际新颖有趣;看教学重点难点的定位和如何突破;看课堂结构是否紧凑合理自然流畅;教学方法媒体手段的运用是否科学;看评价语言是否注意激励促进思考,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有效学习看学生是否认真倾听,踊跃发言 看学生是否能积极思考,见解独到看学生是否分工合理,密切合作看学生是否理解知识,完成目标看学生是否掌握学法,学会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2),.,17,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3),.,18,这堂课的最大特色?教学目标是

6、否达成?重点难点是否 突破?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还有哪些值得改进?,这节课换我该怎样上?学生向我质疑怎么办?这环节我该如何处理?听课中获得哪些收益?,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 为何学习兴趣这么浓 主体地位落实得如何 我的学生会如何回答,执教者,自己,学生,想,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4),.,19,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5),.,20,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课?,.,21,目前评课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22,第二环节:如何让评课更出彩,2023/1/19,.,23,.,24,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澜:好课“五实”,.,25,北京教科院教授 文喆:好课“五要”,.,26,新课程理念下教

7、师怎样评课是合理的,目标:促进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27,教师认真做好评课前的准备工作,1,2,3,.,28,教师是否有教学激情 教师是否关注学生 师生互动是否充分,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准备是否充分课堂调控是否灵活,看学生表现是否积极看学生参与是否广泛看学生知识重点是否真正掌握,新课程理念下评课三个角度,.,29,新课程理念下评课具体内容,评教学目标,评教学内容,评教学结构,4,1,2,3,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学组织形式,评课堂管理,评课堂互动,评课堂评价,8,5,6,7,评教师基本功,9,.,30,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关于目标本身)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从目标

8、达成来看(关于目标的实现情况)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触及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31,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得当?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是否关注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了必要的加工?是否把教材当做唯一的学习材料?是否整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否注入了合乎时代的新信息?,.,32,3.从教学结构上分析,课堂中安排了哪些教学环节?各环节的时间比例有多大?教学环节的时间与教学任务是否匹配?是否安排了充分

9、的学生活动时间?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得当?重难点的教学与教学高潮的呈现是否匹配?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整体教学结构是否流畅?,.,33,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是否有学生积极活动和参与的成分?多媒体的运用是否有利于优化课堂?,.,34,5.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分析,不同的组织形式(全班学习、小组讨论、独立学习)各占多少时间?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否建立了小组学习的规范?(含评价机制)是否考虑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35,6.从课堂管理分析,是否有课堂规则?如何表扬学生?对违纪行为如何反应?管理方式是否促进

10、学生学习?课堂整体氛围?,.,36,7.从课堂互动的状况分析,互动有哪些类型?互动如何展开?师生平等的状态如何?,.,37,8.从课堂评价分析,评价主体是否多元?评价是否考虑了态度和情感体验?评价手段方法是否多样?,.,38,9.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字迹美观?教态是否从容大方?是否富有感染力?教学语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是否富有启发性?语音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运用教具,操作多媒体设备是否熟练、规范?,.,39,新课程理念下评课基本模式,.,40,新课程理念下评课应遵循原则,原则,F 心理零距离原则,A 实话实说原则,E 艺术性原则,C 激励性原则,B 突出重点原则,D 因人施评原则,.,41,新课程理念下评课注意事项,.,42,小组交流:观看课例视频,小组评课发言,.,43,有差异教育,才有差异发展:,教育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智力发展存在:水平差异、早晚差异、个性风格、非智力差异 让教育去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育,.,44,感谢您的耐心听讲,请多提宝贵意见!,2023/1/19,.,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