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828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第二讲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西周社会背景宗法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家族统治的等级秩序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孔子的理论思索,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1)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国君位,其余的庶子一律分封出去;(2)诸侯之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3)诸侯再将部分国土分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又将部分采邑分给作为禄田。,青铜礼器是礼制等级的体现 西周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规定了整套礼仪及等级制度,称之为礼制。青铜礼器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

2、,大体上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卿士三鼎二簋。随着奴隶制度的衰落,青铜礼器逐渐失去了显示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标志的作用,变得人皆可用。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论语季氏篇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礼崩乐坏”,田氏代齐: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

3、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4、,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儒学是一种关于秩序的学问”,从孔子开始,儒家渐渐脱离了巫师的知识范围,儒家思想逐渐被提升到一个高度,成了一种了不起的关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学说。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第一,从仪礼的规则到人间的秩序,更注重“礼”的意义;第二,从象征的意味中,发展出“名”的思想;第三,推寻礼仪的价值本原,进尔寻找“仁”,即遵守秩序、尊重规则的心理与情感的基础。(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孔子的理论思索,从个人、家庭到国家君道臣道中庸礼,君道,(鲁)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樊迟请学稼。子曰:“

5、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从;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强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臣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中庸,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居),礼,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参考书目,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汉书卷30艺文志匡亚明 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