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881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发育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体格生长发育,心脏外科,体温,1,脉搏与呼吸,2,血压,3,测量生命体征的目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能反映身心的微小变异,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温测量,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1)水银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3)可弃式体温计(4)感温胶片(5)其他 远红外测温仪、报警体温计,2.体温计的消毒(水银体温计)1)体温计及体温计盒应每周集中清洁消毒,遇有

2、污染应随时消毒;传染病人应设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2)清洗消毒流程 体温计每次用后用肥皂水清洗污渍清水冲洗浸泡于75的酒精中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置于清洁容器中备用。3)传染病及特殊感染患者用后体温计应先消毒,浸泡于500L含氯消毒液(第一液)5分钟取出放入500L含氯消毒液(第二液)30分钟清洗擦干浸泡于75酒精中消毒备用。4)酒精及消毒液每日更换。,体温计的校对方法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 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检查,凡误差 0.2以上、水银柱自动下降玻璃管有裂缝的不能再使用,合格的体温计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测量口温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

3、热窝。闭紧口鼻,用鼻呼吸。测量时间:3分钟。,测量腋温擦干汗液,放于腋窝处。紧贴皮肤,曲臂过胸,加紧。测量时间:510分钟。,测量肛温卧位:侧卧、俯卧、屈膝仰卧位。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34。测量时间:3分钟。,测温前后,清点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测温前如有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应休息30后在测量相应部位的体温。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或疾患、呼吸困难者,禁用口腔测温;直肠或肛门疾患及手术、腹泻、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腋下有创伤、手术或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体温测量注意事项,(4)测口温时,嘱病人勿用牙咬体温计,

4、如不慎咬碎体温计而吞下汞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随后口服蛋清或牛奶,使蛋白及汞结合,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韭菜),促进汞的排泄。(5)为婴幼儿、危重病人、躁动者测量时应有专人守护,以防发生意外。(6)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在床旁重新监测,必要时做肛温和口温对照复查。甩体温计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它物,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以防爆裂。,体温过高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及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热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入严

5、重并发症。,体温过低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脉搏及呼吸测量,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4次/分。,(一)脉搏的测量部位 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如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等。临床常用桡动脉.,呼吸的测量1.将测量脉搏的手仍按在患者手腕上。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3.计数半分钟,将测得的呼吸次数乘以2,呼吸不规则的婴儿要数一分钟4.危重患儿可将棉花少许置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的摆动次数,计数1分钟准确测量结果。,脉搏的测量 1.仰卧位时使患者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

6、 2.腕部伸展、手掌向下 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的表面 4.一般病人测30秒,将测得的脉率乘以2 5.若5岁以内小儿须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6)如发现脉搏短绌,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计数1.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测量脉搏及呼吸注意事项,测脉搏时病人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15-30分钟再测;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博动易及病人脉博相混淆;指压不能过大过小,大小适中;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分钟;脉博短绌者须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计数1分钟。,血压的测量,儿童血压的计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

7、0()舒张压=2/3收缩压()17.5 10.133,各年龄段的平均血压,血压的测量,测量血压的步骤:(一)评估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的汞柱有无破损,是否保持在“0”处,橡胶管和输气球是否漏气,检查水银是否充足,水银柱有无自行下落,有无气泡。2.核对姓名、床号 3.要求患者安静休息5-10,若剧烈活动,情绪紧张等需让其安静休息30分钟再测量 4.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血压的目的和过程,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血压的测量,(二)操作步骤: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心脏、血压计应在同一水平,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间,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卷衣袖露出一侧上臂,必要时脱袖,以免袖口太紧而影响血压

8、的测量值。伸直肘部,手掌向上。2.放平血压计,开启开关,将袖带的气袋中部对着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度以插入1指为宜。袖带宽度一般为上臂的1/223,新生儿适用宽度为2.54,婴幼儿68,学龄前期910,学龄儿可用13。,血压的测量,3.戴好听诊器,先触及肱动脉的搏动,再将听诊器的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处,关闭压力活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2.674.0(2030)。4.缓慢均匀放气,视线及水银面保持一致。当听到第一声动脉搏动音时,汞柱此时所示刻度为收缩压;随后动脉搏动音逐渐增强,直到动脉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汞柱此时所示刻度为舒张压。5.测毕,解去袖带,驱除余

9、气,关闭压力活门,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盒盖向右倾斜45,使水银回流入水银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血压的测量,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的准确性,以防血压计本身 造成的误差。2.测量前如有吸烟、运动、情绪变化者,休息 15-30再测。3.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4.手臂位置及心脏在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 卧位平腋中线 5.袖带松紧能插入一指,宽窄适度。过紧、过宽偏低 过松、过窄偏高,血压的测量,6.测量如一次未听清需要重新测量时,必须将袖带内气体驱尽,并使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再测。7.水银柱每秒下降4,放气太慢,舒张压偏高。8.第一响为收缩压,消失时为舒张压,变音及

10、消失音有差别时,120/80/60。,血压计及袖带消毒、听诊器清洁流程,每个血压计必须要有两条袖带,每天由夜班护士将血压计打开,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30分钟消毒;袖带每周清洗、消毒。将血压计袖带更换将换下的袖带浸泡于含有效氯500的消毒液中30分钟再清洗干净、晾干后备用;被患者血液污染的血压计、袖带应立即消毒。听诊器每次用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清洁并消毒;每天夜班护士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30分钟消毒。,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体格生长应选用易于测量,有较好人群代表性的指标来表示。常用的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一)体重的增长,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及

11、体液的总重量。因体脂和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次、胎龄、性别及宫内营养状况有关,出生婴儿的体重参考值男婴为3.3 0.4,女婴为3.2 0.4。部分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排出,可致体重暂时性下降,一般下降原有体重的39%,多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7-10日可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早产儿体重恢复较慢,如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10日体重未恢复应考虑喂养不足或病理原因所致。儿童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儿童体重增长为非匀速增长,

12、存在个体差异,当无条件测量体重时,为便于计算儿童药量和液体量,可用公式简单估算体重。可选公式:1-6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 7-12月:体重6+月龄0.25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 2+7(或8)或选公式:3-12月:体重(月龄+9)/2 1-6岁:体重年龄(岁)2+8 7-12岁:体重【年龄(岁)7-5】/2,(二)身高(长)的增长,身高(长)指头、躯干(脊柱)及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立位测量,称身高,卧位与立位测量值相差0.7-1。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相似,也是生后第1年增长最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新生儿

13、出生时身长约50。生后第1年身长平均增长约25,其前3个月增长11-13,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故1岁身长约75。第2年增加速度减慢,平均为10,到2岁时身长约85。2岁后身长(高)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加5-7,至青春期出现第2个身高增长加速期。2-12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年龄(岁)7+77 身高(长)包括头、躯干和下肢的长度。这3部分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生后第1年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而青春期身高增长以下肢为主,故各年龄期儿童头、躯干和下肢所占身高(长)的比例在生长进程中发生变化,头占身长(高)的比例从婴幼儿的1/4减为成人的1/8。身高(长)的增长与遗传、种族、内分泌、营养、运

14、动和疾病等因素有关。明显的身材异常往往由甲状腺功能减低、生长激素缺乏、长期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引起。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会明显影响身高(长)。,(二)身高(长)的增长,(三)坐高的增长,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坐高代表头颅及脊柱的生长。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则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由出生时的67%降至14岁时的53%。此百分数显示了身体上、下部比例的改变,反映了身材的匀称性,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软骨营养不良,可使坐高(顶臀长)与身高的比例停留在幼年状态。,(四)头围的增长,头围指自眉

15、弓上缘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是反映脑发育和颅骨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胎儿时期脑发育居各系统的领先地位,故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平均33-34。头围在1岁以内增长较快,前3个月和后9个月都约增长6-7,故1岁时约46。1岁以后头围增长明显减慢,2岁时约48,15岁时54-58,基本同成人。故头围测量在2岁以内意义较大。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或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脑肿瘤的可能。头围常及身长有关,6个月内婴儿头围与顶臀长大致相等;1岁时头围约为1/2身长+10。,(五)胸围的增长,胸围指自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肺和胸廓的发育。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约32。1岁时胸

16、围约等于头围,出现头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1岁以后胸围发育开始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儿童年龄(岁)减1。头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时间及儿童营养和胸廓发育有关,肥胖儿由于胸部皮下脂肪厚,胸围可与3-4个月时暂时超过头围;营养较差、佝偻病等儿童的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可推迟到1.5岁以后。我国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头胸曲线交叉约为15月龄,提示我国儿童胸廓生长较落后。除营养因素外,可能与不重视爬行训练和胸廓锻炼有关。,(六)上臂围的增长,上臂围指沿肩峰及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反应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常用以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生后第1年内

17、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期间增长缓慢。在测量体重、身高不方便的地区,可测量上臂围以普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为:13.5为营养良好;12.5-13.5为营养中等;12.5为营养不良。,及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骨骼发育,牙齿发育,肌肉及脂肪组织发育,骨骼发育,(一)颅骨发育 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长,故其发育较面部骨骼(包括鼻骨下颌骨)为早。可根据头围大小,骨缝及前后囟闭合迟早来评价颅骨的发育。颅骨缝出生时可略微分开,3-4个月时闭合。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最迟不超

18、过2岁。后囟为顶骨及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出生后6-8周闭合。前囟检查在儿科非常重要,大小及张力的变化均提示某些疾病的可能。前囟早闭、头围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前囟张力增加常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骨骼发育,(二)脊柱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出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先于四肢,以后四肢增长快于脊柱。新生儿时脊柱仅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婴儿抬头出现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会坐时出现第二个弯曲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第三个弯曲腰椎前凸。6-7岁时韧带发育完善,这3个脊柱自

19、然弯曲被韧带所固定。生理弯曲的形成及直立姿势有关,是人类的特征,可缓冲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有利于身体平衡。坐立行姿势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脊柱畸形。,骨骼发育,(三)长骨发育 长骨的生长主要依靠其干骺端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作用使之增长、增粗。干骺端骨骼融合,标志长骨生长结束。随年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软骨次级骨化中心按一定顺序和骨解剖部位有规律的出现。骨化中心出现的多少可反映长骨的生长成熟程度。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出生时腕部无骨化中心,出生约3-4个月时腕部骨化中心依次出现,十岁时出全。新生儿期已出现股骨远端

20、及胫骨近端的骨化中心。因此判断长骨的生长,婴儿早期可拍膝部X线骨片,年长儿拍左手腕部X线骨片。骨龄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不依赖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动态观察骨龄变化对评价个体生长态势及儿童内分泌疾病疗效有重要意义。,牙齿发育,牙齿的发育及骨骼发育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故发育速度也不平行。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出生时在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芽孢,被牙龈覆盖,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约2-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但乳牙的萌出时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12个月后未出牙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恒牙的骨

21、化从新生儿时期开始,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长于第二乳磨牙之后,又称为6龄齿;6-12岁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被同位恒牙代替,其中第一二前磨牙代替第一二乳磨牙;12岁左右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第三磨牙(智齿),也有人终身不出此牙,恒牙一般20-30岁时出齐。第一磨牙对颌骨的形态发育及牙齿的排列起重要作用,第二乳磨牙的存在则扶持前者的位置,故必须注意对乳磨牙的保护。,牙齿发育,出牙为生理现象,但个别小儿可有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反应。牙的生长及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及甲状腺激素有关,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患儿有出牙迟缓、牙釉质差等。食

22、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肌肉及脂肪组织发育,(一)肌肉系统发育 胎儿期肌肉组织发育较差,出生后随活动增加肌肉组织逐渐发育,其生长发育及体重增长平行。当小儿会坐、爬、站、行、跑、跳后,肌肉组织发育加速,肌纤维增粗,肌肉活动能力和耐力增强。青春期肌肉发育尤为加速,男孩比女孩更突出。肌肉的发育与营养、生活方式及运动等密切相关。运动可使肌肉发达,避免体内脂肪累积过多而致肥胖,故应保证小儿营养供给,鼓励小儿多进行运动锻炼。目前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已成为衡量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内容之一。肌肉发育异常可见于重度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等病症。,肌肉及脂肪组织发育,(二)脂肪组织发育 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细

23、胞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及营养和运动密切相关。细胞数目自胎儿中期增加较快,到生后1岁末达最高峰,以后呈减速增长;脂肪细胞体积扩大也以胎儿后期为快,到出生时以增加1倍,以后逐渐减慢,学龄前期至青春前期脂肪细胞大小变化不大,青春期生长加速时又扩大。全身脂肪组织所占体重的百分比也有同样趋势,尤以女孩显著,故青春期女孩大多显得丰满。脂肪组织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场所,在机体需要时动员释放能量,同时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过多的脂肪储存可增加肥胖、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人体脂肪的50%分布于皮下脂肪中,故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反映全身脂肪量的多少,还可间接计算体成分、体密度,有助于判断肥胖和营养不良的程度。,谢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