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5000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主要内容,常见传染病隔离技术常见传染病防护要求,什么是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传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2023/1/19,3,隔离单位的设置,1、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其它公共场所,病区楼房相隔大于30米,侧面防护距离为10米,防止空气对流传播。病区分设工作人员和病人进出口;病区内配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2、以病人为隔离单位:每个病人有独立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病人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2023/1/19,4,3、以病室为隔离单位:同一病

2、种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4、凡未确诊或发生混合感染、重、危病人具有强烈传染性者应住单独隔离室。,2023/1/19,5,工作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1、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隔离要求: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 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2023/1/19,6,工作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2、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隔离要求:病人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

3、等;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2023/1/19,7,工作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3、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等。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去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2023/1/19,8,隔离原则,1、病房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外设立隔离衣悬挂架(柜或壁橱),备消毒液、清水各一盆及洗手刷、毛巾、避污纸。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触病人或污

4、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2023/1/19,9,隔离原则,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各种操作应有计划并集中执行以减少穿脱隔离衣的次数和刷手的频率。4、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病人的物品消毒后才能交给家人带回;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至污物袋内,袋外有明显标记。,2023/1/19,10,隔离原则,5、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桌椅。6、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尽量解除病人因隔离而产生的恐惧、孤独、自卑等心理反应。,2023/1/19,11,隔离原则,7、传染性分泌物

5、两次及以上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以度过隔离期,方可解除隔离。8、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2023/1/19,12,隔离种类及措施,按传播途径分7类,并以传播途径为制定措施的依据。1、严密隔离2、呼吸道隔离3、肠道隔离4、接触隔离5、血液-体液隔离6、昆虫隔离7、保护性隔离,2023/1/19,13,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主要措施有: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挂明显标志。禁止病人出病室,并禁止探视与陪

6、护。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2023/1/19,14,3、病人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5、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一次。,2023/1/19,15,呼吸道隔离,主要用于防止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措施有:1、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同住一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2、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病人离开病室需戴口罩。3、工作人员进入病室需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4、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5、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

7、或消毒液喷洒,每天一次。,2023/1/19,16,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通过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有: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作好床旁隔离,病人不得互相交换物品。2、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3、病室应有防蝇设施,并做到无蟑螂、无鼠。4、病人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5、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2023/1/19,17,主要内容,常见传染病隔离技术常见传染病防护要求,防护发展历史,1985年:美国CDC针对艾滋病流行,提出普遍预防。20世纪

8、90年代中期:标准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21世纪初:新发烈性传染病流行,提出标准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加强防护或额外防护),1999,CDC出台标准防护,强调不仅保护工作人员,也要保护病人。在进行血液,体液隔离同时,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减少病原体的播散和侵害。,标准预防,含义:凡是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基本要求,照顾所有病人时,视他们为具有传染性当预料可能有血液、体液迸溅时,带好个人P

9、PE。永远执行安全处置锐器穿次动脉、静脉时戴手套。,标准预防的应用,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无论病人的诊断是什么处理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医疗器械 即使病人看起来没有感染,当我们提供医疗服务时,均应采用标准预防,标准防护的主要措施,坚持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呼吸道卫生;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防止锐器刺伤;织物清洁;医疗废物处理。,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手卫生的原则,当手表面可见污染物时,应当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如无可见污染物,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接触过患者伤口、体液和分泌物后,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在做任何操作前,要保证手的干燥。,手卫生实施时间,立即:上班后

10、 之前:戴手套前;治疗前;护理前;下班前;之间:可能手被污染时;之后:接触每个病人后;摘掉手套后;脱掉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后;接触过患者的体液、分泌物后或伤口渗出液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遮盖后;便后。,手卫生方法,标准防护的主要措施,坚持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呼吸道卫生;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防止锐器刺伤;织物清洁;医疗废物处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隔离衣 护目镜 鞋套手套,口罩的选择及佩戴,类型,依据暴露的危险性选择适宜的口罩:,1、外科口罩:外层阻水,中层过滤,内层吸湿;阻菌率90%用于防喷溅,可有效防止大的飞沫传播。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

11、患者提供常规医疗服务时,都应戴外科口罩;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无论确诊与否,在离开隔离病房时都应随时配戴外科口罩。,2、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止大的飞沫和较小的气溶胶微粒符合GB 19083-2003,经过认证的医疗器械产品;同时认证作为外科手术口罩;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口罩表面材料能对有压力的体液喷溅起到阻挡作用;对病原微生物的过滤效率95%;杯罩式、折叠式等式样,无呼气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用防颗粒物口罩WHO要求作为院内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措施之一;,戴医用防护口罩(N95)的指征:,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如空气隔离病房;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如气管插管、尸体处理等;患者

12、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而且传播途径不明确时。,如何佩戴,佩戴了医用防护口罩一定能避免感染风险吗?,医用防护口罩局限性:,预防措施应先于暴露;呼吸道传染病不止通过呼吸道传播;适合性面罩设计若不适合使用者脸形,将会造成泄漏;满足适合性和正确使用要求下,防护口罩可将有害物浓度降低10倍。政府对病原微生物没有建立安全接触限值,呼吸防护只降低患病风险,但不消除风险。,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检验,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推荐执行;检验某类密合型防护面罩对具体使用者适合程度的方法,没有适合性,再好的过滤材料也不能单独起防护作用。确定口罩适合自己的唯一客观方法;确定哪种

13、面罩最适合自己使用。,手套的选择与佩戴,佩带指征:医务人员自身手皮肤有破损;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渗出物、黏膜和皮肤破损处;选择适当的手套:大小、质量,正确使用手套,戴手套前应进行手卫生,不能因为戴手套而取代手卫生;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并正确处理废弃的手套;同一患者更换操作部位,如果有可能将该部位的感染传播到另一个部位应更换手套;接诊下一个患者,或从一个可能污染的环境到另 一个环境进行操作前,应更换手套;脱掉手套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隔离衣的选择与使用,患者的体液可能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上,如果隔离衣有渗透,需要在外加戴围裙;需要穿隔离衣现场处置传染性疾病疫情时;护理大小便失禁患者

14、;处理引流物等;,隔离衣的正确使用,隔离衣确保大小合适,能够遮盖医务人员的身体和衣服;处理下一个病人前,或进入不同的污染区前,应更换隔离衣;在相同确诊病例的病区,同时医务人员又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身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下,隔离衣可连续使用;使用完后,应立即脱掉隔离衣,安全放置到有关容器中.,护目镜的选择与使用,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眼、鼻和口不接触到患者的呼吸道分泌 物,或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喷溅。需要采取飞沫和空气传播预防时;患者体液可能溅到医务人员的脸上;面罩应覆盖眼口鼻。,鞋套的选择与使用,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从缓冲区进入负压病房时穿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鞋套应在规定区域

15、内穿,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鞋套。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帽子的选择与使用,常选用一次性使用的帽子完整无破损在规定区域内佩戴,离开后及时脱掉,穿戴防护用品,一戴帽子 二戴口罩 三穿防护服 四戴防护眼镜 五穿鞋套或胶鞋 六戴手套,将手套 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脱掉防护用品,一摘下防护镜 二解防护服 三摘掉手套 四脱掉防护服 放入消毒液中 五脱鞋套或胶鞋 六摘口罩 七摘帽子 八洗手、消毒,污染,接触面积,接触面积,标准防护的主要措施,坚持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呼吸道卫生;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防止锐器刺伤;织物清洁;医疗废物处理。,小 结,思想防护是第一道屏障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要防护过当咳嗽礼节环境通风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