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004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心电图知识讲座,心电图意义,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临床应用广泛简便易行,花费少,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房室肥大某些电解质紊乱,肢体导联的连接,肢体导联包括:、avR、avL、avF在心电图机上用四个夹子来连接红夹子:右上肢黄夹子:左上肢绿夹子:左下肢黑夹子:右下肢,胸前导联的连接,选用导联,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四个波群:P、QRS、T、U两 个 段:P-R段和ST-T段两个间期:P-R和Q-T,心电图测量,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记录纸上的横坐标代表时间:因一般采用25mm/秒的走纸速度,所以每小格的时间是0.04秒。记录纸上的纵坐标代表电压

2、:定标是10mm为1mv,所以每小格电压是0.1mv。电压和走纸速度可以根需要缩小或扩大,心率的计算:即每分钟心动周期的次数,1、当心率规则时:公式法:心率(HR)=60/P-P(R-R)间期 单位为秒 如P-P间距为0.8秒 心率=60/0.8=75次/分如P-P间距为1.0秒 心率=60/1.0=60次/分查表法:据P-P或R-R间小格数立即查出每分钟心率数,免去了上述的麻烦。,目测法:如P-P间距为两个大格则 心率(HR)=300/2=150次/分如P-P间距为三个大格则 心率(HR)=300/3=100次/分2、当心率绝对不规则时(如房颤)心率(HR)=测定6秒(30个大格)内的P波数

3、(作为起点的P波或R波数不算在内)乘10,即为每分钟的心房率或心室率。,心电图描记中应注意的问题,选择P波清楚的1-2个导联加做较长描记 辨认P波是心律失常分析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导联及V1导联为反映心房电活动最清楚导联,同时导联有助逆行P-波的识别,V1导联有助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性异位搏动的鉴别,所以这两个导联是心律失常分析最常选用的导联。,心律失常的分析方法,一份较为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上一般采取“粗读”、“细量”二步骤。在掌握其特征(心房波、心室波的起源;频率、节律;及二者关系)基础上结合临床和动态分析写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为进一步加以说明可画出梯形图解。,

4、有没有P波或f(F)波,如有P波应初看 其形态(频率、节律情况)。QRS波群是否宽大畸形、形态是否 相同、大概频率、节律情况。初看P与QRS关系。有无提前或延迟出现的心搏。,通过粗读,对比较简单的心律失常即可做出诊断,对复杂的心律失常做到初步了解。,“粗读”需注意下列四点:,“细读”,“细读”即是在粗读的基础上对P波、QRS波群及P与QRS的关系逐个做认真的分析和测量,并对提前、延迟或反常出现的心搏加以具体分析。,寻找P波是关键的一步,、avF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上的P波倒置是诊断窦性P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导P波直立,avR导联上的P波倒置,就可肯定心房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即所谓窦性P波

5、。),窦性心律的P波,下面这份图就考虑P电轴左偏,下面的图就是P电轴右偏,P-与QRS有密切传导关系:P-位QRS前 多起源于室上性:PR0.12s多起源于 心房(房室传导),PR0.12s,多起源于交界区(PR间期代表逆传心房与前传心室的时差)。P-位于QRS之后 多起源于交界区或心室(室房逆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可为旁路逆传)。但少数情况下逆行P-波位于QRS前亦可为室房逆传,如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反复性交界性心动过速(PJRT);反之逆行P-波位于QRS之后,亦可见起源于心房下部的房性心动过速(伴生理性三度房室阻滞),还应具体分析,必要时应做电生理检查。,3)逆行P-波

6、性质的判定:,明确其起源后,还应进一步依频率和节律明确其属性,如起源于心房:是房性早搏?心动过速?逸搏?逸搏心律等。,逆行P波1-交界心律,交界早逆P在QRS前面全胸逆P倒置,出现在QRS之后的交界性早搏逆行P波,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正常交界自主心律的频率是4060次/分,也叫交界性逸博心律。当P波符合交界心律特征,其频率大于60次/分,又不符合阵发行交界性心动过速。一般称加速性交界性逸博心律,也有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P波消失、出现f(F)波,f波大小、形态、间距不等,频率在350-600bpm;RR间期绝对不等。F波大小、形态、间距相同,频率常在250-350bpm,心室频率和节

7、律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但f波需和干扰伪差波鉴别,3.心房波消失,即无P波也无f(F)波,临床常见窦性停搏、三度窦房阻滞、心房静止、窦-室传导(高钾血症)。,(1)隐藏的P波:,1)P波重于QRS波群的特点:,可使QRS波群的形态发生一些变化,如增高、变低、初始出现假“q波”、“波”,终末出现假“s波”、“r波”等。极易被忽略,认真与发作前QRS对照分析有助明确。如有食管导联更易发现(食管导联P波明显)。临床常见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频干扰性房室脱节(P重在QRS中时)、交界性逸搏心律时。,2)P波重于T波的特点:,可使T波变为尖耸、双峰、切迹、双向、低平、甚至倒置等异于常态的改变。临床常见

8、于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早二联律、一度房室阻滞、2:1房室阻滞等。如不注意分析T波的变形常易漏诊,同时还应注意与T波切迹鉴别。,3)P波间歇重在QRS-T的特点,间歇使QRS和T波变形。临床常见室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的患者。此时注意QRS和T波的变形,再结合在可 见P波测量PP间期有助房室分离的诊断。,(2)伪f波消失,部分长期慢性心房颤动病例,由于心房肌纤维化,f波过于纤细,使体表记录不到f波。此时应结合多年慢性房颤病史,心电图上RR间期绝对不等与心房波消失相鉴别。可做食管导联记录到f波可证实房颤的存在。,(二)心室波群(QRS波群)分析,1QRS波群时间、波形正常(时间0.1

9、1s),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激动可起源于心室,亦可起源于室上。,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2s),起源于心室:多为心室异位搏动,亦可为人工心室起搏心搏(其前有起搏信号)。起源于室上:常见伴束支阻滞(室内差异传导)、伴预激波群、伴弥漫性室内阻滞(药物、高钾及左室肥大)。,(三)P波与QRS波群关系分析,分析P波与QRS波群关系的目的是确定房室传导及室内传导情况。如有传导阻滞,进一步分析阻滞部位和程度。,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图片简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复极过程,产生STT改变,心肌梗塞急性期,心肌梗塞急性期异常Q波+损伤型ST抬高T波可直立或逐渐倒置,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扑时: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较一致的大扑动波,频率为200250次/分。室颤时: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颤动波,频率为200500次/分。室扑、室颤是极严重的心律失常,常为临终前表现,预激综合征,指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之外,沿着房室交界区周围存在的附加传导束(旁路)。室上性的激动沿着旁路,预先激动部分心室肌,形成特定的波(波亦称预激波)心电图表现:P-R间期0.12秒 QRS波群增宽0.12秒 QRS起始部位有波。,X心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