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说课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装饰材料说课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建筑与装饰材料说课主讲人:,授课对象:XX专业,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诸多课程的基础。课程总学时:64学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建筑装饰施工,建筑工程计价,建筑装饰构造,建筑与装饰材料,本门课也将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升华。,工程造价专业岗位需求分析,服务 面向,水利水电行业,建筑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毕业生就业部门,建筑工程管理、监理单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监理单位,施工工长项目经理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试验室主任质检部部长合同部部长 造价工程师,施工员试验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造价员,首次就
2、业岗位,目标岗位,23个项目实践,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建筑装饰材料也是人类与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媒介,是社会经济是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布匹,厨师,原料菜,建筑行业,建筑与装饰材料,裁缝,-物质基础-,-,-,计算工程造价,建筑与装饰材料,-物质基础-,(1)课程设计的理念: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理念,(2)教学过程的主旋律,建筑与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建筑与装饰材料的组成、结构,建筑与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3)实践教学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虚拟项目研讨、以及每个单元后的实际问题的讨论。2、建材试验是一门与生产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在工程实际中,检
3、验材料和选用材料,都需要进行建材的试验,具备一定的建材试验知识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建材实训。,1、2、3、,2.1.2内容选取基本原则,以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教学内容的起点上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为基础,实践过程为手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试验实训模块:穿插进行,贯穿始末。,横向模块:从职业活动的角度出发,按结构、外墙、内墙、吊顶及屋面、装饰材料进行。,1、建筑与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2、天然石材3、建筑玻璃、建筑陶瓷
4、4、气硬性胶凝材料5、水泥、混凝土和砂浆6、墙体材料7、金属材料 8、木材9、建筑塑料、涂料、胶凝剂10、防水材料11、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1、教学内容组织目标,学习的出发点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结构,尽量在他们现有知识结构上寻找新的知识生长点。,尽量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工作任务,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创意化。,2、教学内容组织方法:,(1),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每次课都设立好教学目标,计划好教学程序,有序展开教学过程。,(2),实践教学:实践目标 知识准备 现场参观或观看录像 动手操作 实习报告,说明本次课的内容及其重点(以问题的形式表达),讲
5、解问题、本次内容的小结,(3),课堂教学,一般过程如下,教材:建筑与装饰材料,宋岩丽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特点,适宜性,时代性,实践性,2.3教材与教学资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推荐教材工程造价与建筑管理类专业适用,与建筑材料相关的各类书籍(越新越好),相关材料的最新国际内容及相关信息资料。,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材料幻灯图片、CD光碟,实际操作的照片或录像视频演示,建筑材料实验室,本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现此目的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教、学、练、做”相结合,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式组织
6、教学。,了解学生,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式的教学法,注重知识的应用,鼓励学生不要当“书袋子”(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牢记材料科学的一条主线索及三个结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材料的性能特点-材料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中国建筑装饰材料网中国涂料信息网中国木材网中国石材网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浙江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理论知识(80)技能操作要点(20),建立以“理实一体化”能力为核心,包含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习态度作为辅助参考。,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学生成长的“铺路石”,学生最终专业学习的“积大成者”只可能出现在最后专业课的学习上,因而本课程的学习不能以专业技能水平证书或竞赛作为评价标准。,(1),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融合,实现一体化,(2),(3),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