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302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救知识培训,2018年2月24日,1,.,心肺复苏,2,.,2011年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提供急救时必须始终考虑施救者的安全。个人安全的两大重要范畴是:急救员的整体安全及避免在急救时受感染。救援者不应进入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区域(如受水灾、火灾影响),除非受过专门培训;应把伤病员移出可能会变得不安全的场所。预防感染最重要是保持手部卫生,在救护程序前后必须洗手。,3,.,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概念: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救命技术。“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第一部分:心肺复苏 CPR,4,.,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命,而最危及生命的就是心跳、呼吸的停止。很多

2、原因可以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如果此时争分夺秒,抓住抢救时机,对处在濒死阶段,即呼吸、心跳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处在临床死亡阶段(假死状态),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真死状态)的伤病员,挽救生命既是可能,也是必须。,为什么要学心肺复苏?,5,.,人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5%,葡萄糖消耗量占65%。脑组织代谢率高,氧耗量大,但能量储备非常有限。如果心跳先停止,呼吸在1分钟内即停止;如果呼吸先停止,心跳在几分钟内随即停止。,6,.,心跳停止4秒,人就会出现黑蒙;停止510秒,出现昏厥或抽搐;停止1015秒,脑组织的氧储备即完全耗尽,出现意识丧失;停止20秒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

3、停止;1分钟后,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7,.,因此,在4-6分钟内,最好是在4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这样使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到达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所以,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8,.,CPR实施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心跳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跳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4、。,9,.,80以上心跳骤停发生在医院外;40以上死于发病后15分钟;急救部门到达现场的时间难保障(路途遥远、堵车、地点难找等);4分钟急救黄金时间。,现实生活中,10,.,相关解剖知识,呼吸系统:肺和呼吸道两大部分组成。功能:进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11,.,胸 廓,12,.,相关解剖知识,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密闭管道系统。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13,.,现场心肺复苏的CAB,牢记步骤:心脏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CirculationAirway Breathing,14,.,实施顺序,1、判断意识 2、呼喊 3、翻转、摆正体位(平卧

5、位)4、检查呼吸(心跳、脉搏)5、胸外按压 6、畅通气道 7、人工呼吸,15,.,1、判断意识 首先,确保现场安全,并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然后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了?”,再轻拍伤病员的肩部,要做到轻拍重唤,婴儿拍击足跟。如果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2、立即呼唤 当判断意识丧失后,应该请求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起我一起来救护。”,具体操作:,16,.,3、翻转体位 如果无意识,但有呼吸、有心跳的伤病员,应将其置于侧卧位(复原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无意识、无呼吸、无

6、心跳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去枕平卧。*如果伤病员有意识,诉颈部或脊柱疼痛,为避免对其可能造成的椎体损伤等二次伤害,请不要随意搬运伤病员,可联系120急救人员。,17,.,18,.,4、检查呼吸与脉搏,听 看 感觉,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19,.,触摸颈动脉(医务人员掌握),颈动脉位置:喉结旁两指距离。不能两侧同时按!,20,.,5、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1/2处)(成人)按压深度:45厘米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不超过120次/分按压与吹气之比:30:2(按30次吹气2次),21,.,胸外按压定位(图),22,.,

7、23,.,部位要准确:胸骨中下1/3交界;两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要正确:跪在一侧,两上肢垂直,掌根按压 速度要均匀:至少100次/分,不大于120次 力度要适当:均匀,不猛然发力,胸骨下陷4-5厘米,或胸廓前后径的1/3(老人防骨折),按压的要点:,24,.,6、畅通、开放气道: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假牙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25,.,6、畅通、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用力把额头向后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下颏向上抬,使头部向后仰。注:勿压迫颈部气管,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

8、保持气道通畅。,26,.,下颌角与耳垂连线 成人90度,27,.,儿童60度,28,.,婴儿30度(肩下垫枕即可),29,.,7、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气道开放,连续进行2次吹气。*救护员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中指捏住病人的鼻子,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口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将气体缓慢持续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其胸廓有无抬起。(口对口鼻、口对鼻等)*吹气后,抢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以使病人呼出气体。同时转开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病人有无气流呼出、胸廓有无下降,准备进行下次吹气。*如无起伏则可能是气道未通畅或有异物堵塞,这时应重新打开气道或迅速去除异物

9、。,30,.,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要领,吹气时不能漏气;捏紧两侧鼻翼,堵住鼻孔;抢救者的嘴巴要尽量张大,包住病人的嘴吹气;连吹两口气,但两次吹气之间要松开鼻翼,离开嘴唇,让病人出气。两次吹气的间隔为34秒。人工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31,.,如果你不愿做人工呼吸 20032006年挪威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证明:,只接受单纯按压的心肺复苏伤病员存活率(10%),和接受标准心肺复苏的伤病员存活率(13%)相似。20012004年在新加坡的一项观察研究中,单纯CPR的伤病员与那些标准CPR伤病员的自主循环恢复率相似(17.5%vs16.7%),存活至住院治疗(7.8%vs10.5%),出院存活(

10、2.6%vs2.8%),32,.,因此,不进行人工呼吸只单纯进行胸外按压的CPR在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时是可以接受的。,2011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未经培训或受过最低等级培训的急救员,对成人伤病员心肺复苏时只进行单纯心脏按压。(普通民众)*经正式培训的急救员,对成人伤病员心肺复苏时给予按压通气。(专业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缩短心脏按压之前的时间,并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33,.,现场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转为红润;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出现;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眼球活动,手脚抽动,呻吟等。特别提醒:复苏后仍须密切观察,并到医院做进一步观察治疗。,34,.,流程梳理:,意

11、识不清的伤病员1、确保任何急救员、伤病员和任何旁观者的安全。2、轻拍他或她的肩膀,检查伤病员的反应,大声询问:“你怎么了?”如伤病员有反应1、确定无任何危险,可将伤病员留在原地。2、尽快确定伤病员发生了什么。3、如需要的话,可请求帮助。4、定期对伤病员评估。,35,.,如伤病员无反应1、呼救,使伤病员处于仰卧位,开放气道。2、保持气道通畅,听、看、感觉呼吸。3、只要无意识、无呼吸即可开始CPR。如伤病员有呼吸1、将伤病员置于恢复体位,如怀疑颈部或脊椎有损伤时不可翻身。如何判断?2、寻求帮助,拨打120。,36,.,*急救现场:昏迷病人的恢复体位 将昏迷的伤病员平放在地上是非常危险的,这种体位很

12、容易出现呼吸道阻塞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死亡。这时应该将伤病员调整为有利于恢复呼吸的姿势,即“恢复体位”。恢复体位可以防止意识丧失者的舌头后坠阻塞气道,并利于口腔内液体引流,尽可能地减少呕吐物的吸入。拨打120。,37,.,现场演示:恢复体位,38,.,如伤病员无呼吸1、拨打120,呼喊他人来帮忙。2、迅速开始胸外按压。3、30次按压后,再次打开气道并保持通畅。4、捏闭鼻孔,吹气2次。注意按平静吸气,不要深吸气。5、继续胸外按压,直到伤病员恢复或专业人员赶到。如有超过2个急救员,应每隔1-2分钟交换进行心肺复苏,以防止疲劳。交换过程中不中断胸外按压。,39,.,*只进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1、如果你不会、无法或不愿给予人工呼吸,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只进行胸外按压。2、如果只给予胸外按压,应该保持连续,频率至少100次/分,不超过120次。3、只有当伤病员开始恢复并清醒过来,才能停下来重新检查,否则不要停止复苏。4、不间断地复苏,直到有资格的医疗救护人员到达。,40,.,培训结束,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