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4924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阎王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 蒲松龄,聊斋故事,李久常,临朐人(1)。壶榼于野(2),见旋风蓬蓬而来(3),敬酹奠之(4)。后以故他适,路傍有广第,殿阁弘丽。一青衣人自内出,邀李,李固辞。青衣要遮甚殷(5)。李曰:“素不识荆(6),得无误耶?”青衣云:“不误。”便言李姓字。问:“此谁家?”答云:“入自知之。”入,进一层门,见一女子手足钉扉上(7)。近视,其嫂也。大骇。李有嫂,臂生恶疽,不起者年余矣。因自念何得至此。转疑招致意恶(8),畏沮却步。青衣促之,乃入。至殿下,上一人,冠带如王者(9),气象威猛。李跪伏,莫敢仰视。王者命曳起之,慰之曰:“勿俱。我以曩昔扰子杯酌(10),欲一见相谢,无他故也。”李心始安,然终不知

2、其故。王者又曰:“汝不忆田野酹奠时乎?”李顿悟,知其为神,顿首曰:“适见嫂氏,受此严刑,骨肉之情,实怆于怀。乞王怜宥!”王者曰:“此甚悍妒,宜得是罚。三年前,汝兄妾盘肠而产,彼阴以针刺肠上,俾至 今脏腑常痛。此岂有人理者!”李固哀之。乃曰:“便以子故宥之。归当劝悍妇改行。”李谢而出,则扉上无人矣。归视嫂,嫂卧榻上,创血殷席(11)。时以妾拂意故,方致诟骂。李遽劝曰:“嫂勿复尔!今 日恶苦,皆平日忌嫉所致。”嫂怒曰:“小郎若个好男儿(12);又房中娘子贤似孟姑姑(13),任郎君东家眠,西家宿,不敢一作声。自当是小郎大好乾纲(14),到不得代哥子降伏老媪(15)!”李微晒曰:“嫂勿怒,若言其情,恐

3、欲哭不暇矣。”曰:“便曾不盗得王母箩中线(16),又未与玉皇香案吏一眨眼(17),中怀坦坦,何处可用哭者!”李小语曰:“针刺人肠,宜何罪?”嫂勃然色变,问此言之因。李告之故。嫂战惕不已,涕泗流离而哀鸣曰:“吾不敢矣!”啼泪未乾,觉痛顿止,旬日而瘥(18)。由是立改前辙,遂称贤淑。后妾再产,肠复堕,针宛然在焉。拔去之,肠痛乃瘳。异史氏曰:“或谓天下悍妒如某者,正复不少,恨阴网之漏多也(19)。余谓:不然。冥司之罚,未必无甚于钉扉者,但无回信耳。”据聊斋志异手稿本,(1)临朐(q瞿):今山东省临朐县。(2)壶榼(k柯)于野:携壶榼饮于郊野。壶、榼均酒器。(3)蓬蓬:风声。(4)酹(li泪)奠:洒酒

4、于地,祭奠鬼神。(5)青灰:古时地位低下者的服装,此指奴婢。要(yo腰)遮,遮留。(6)识荆:对人相识的敬词。李白上韩荆州书:“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荆州,名朝宗,唐京兆长安人,曾为荆州长史,善识别人才,提拔后进,为士人敬仰。后因称认识己所仰慕的人为“识荆”。(7)扉:门扇。(8)招致:招引,指青衣人的邀请。(9)冠带,犹言冠服。冠,帽子。带,为官者所佩的腰带。(10)扰:叨扰。(11)创:通“疮”。殷(yn烟)席:把席子染成赤黑色。殷,赤黑色。(12)小郎:旧时妇女称丈夫的弟弟为“小郎”。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谢道韫,王凝之妻)遣婢白献

5、之曰:欲为小郎解围。”(13)孟姑姑:指孟光,古时有名的贤妻。孟光,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德耀,梁鸿之妻。她与梁鸿隐居于霸陵山中,耕织为生。后至吴,梁鸿为佣工,每饭时,孟光举案齐眉,对梁鸿的敬重始终如一。(14)乾纲:犹言“夫纲”,指夫权。乾,周易卦象之一。乾象刚坚,故世称男子为“乾”。纲,纲常,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5)老媪:李嫂的自称。(16)王母:王母娘娘,指西王母,古代传说中的神名。箩:针线笸箩。此句意谓自己不曾偷盗别人的东西。(17)玉皇香案吏:给玉皇大帝管香案的神,玉皇,道教中地位最高、

6、职权最大的神,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简称玉帝、玉皇或玉皇大帝。一眨眼:犹言递眼色,谓眉目传情。此句意谓自己恪守妇道,无淫邪之念。(18)瘥(chi钗去):病愈。(19)阴网:阴世的法网。,李久常,是山东临朐人。有一次他带着酒食野游,见一股旋风呼呼响着旋转过来,便很恭敬地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它。后来他因为有事到某个地方去,看到路边有一处很宽广的庭院,殿阁恢宏壮丽。一个青衣人从里面出来,邀请他进去。李生坚决推辞。青衣人拦住他的去路很殷切地邀他进门。李生说:“我向来不认识您,是不是认错了人呀?”青衣人说:“没认错。”便说出李生的姓名来。李生问:“这是谁家?”青衣人回答:“进去您自己就会知道的。”李生进

7、去,过了一层门,见有个女子手足钉在门板上。走近一看,竟是他的嫂子。他有个嫂子,臂上生恶疮,已经一年多不能起床了。李生心想她怎么能到这里呢。转而怀疑青衣人招他进来没怀好意,心里害怕便停住了脚步。青衣人催促他,才又往里走。到了大殿下,见上面坐着一个人,衣冠服饰像是帝王,样子很威严。李生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再看。阎王命令青衣人把李生拉起来,安慰他说:“不要害怕。我因为过去吃过你的酒食,想见见面表示感谢,没有别的事。”李生这才放了心,然而终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阎王又说:“你不记得在田野里酹酒祭奠的时候了吗?”李生顿时醒悟过来,知道他是神。便叩头说:“刚才见我嫂子受这么严厉的刑罚,骨肉之情,心里实在悲伤

8、。乞求大王能可怜饶恕她!”阎王说:“她太悍妒,应该得到这种惩罚。三年前,你哥哥的妾生孩子时肠子盘绕而下,你这个嫂子竟暗暗把一根针刺在妾的肠子上,使妾至 今脏腑常痛。这种做法哪还有点人性!”李生再三哀求他,阎王这才说:“就看在你的面子上饶恕了她。你回去应当劝这个悍妇痛改以前的恶行。”李生谢过阎王后往外走,一看门板上钉着的嫂子已经不见了。李生回家去看嫂子,嫂子躺在床上,疮口流出的血殷透了床席。当时正因为妾做事不合她的心意,她正在对妾诟骂。李生就劝她说:“嫂子不要再这样了!今 日的痛苦,都是平日嫉妒造成的。”嫂子生气地说:“小叔这么个好男子;屋里的小娘子又贤慧得像孟光,任郎君东家眠,西家宿,而不敢出

9、一声。就算是小叔有最好的夫纲,也用不着你来替哥哥降伏老太婆!”李生微笑着说:“嫂子不要发怒。我若说出真情,恐怕你想哭都来不及了。”嫂子说:“我既没去偷王母娘娘笸簪中的线,又没和玉皇大帝的香案吏眉来眼去,心怀坦荡,哪个地方用得着哭了!”李生小声说:“你用针刺在人家的肠子上,该当何罪?”嫂子突然变了脸色,就问这句话的来由。李生便把在阎王殿前看到的情形和阎王说过的话告诉了她。嫂子听说后吓得不住地颤抖,泪流满面地哀告道;“我不敢了!”啼泪还没干,就觉得疮痛顿时停止,过了十天就痊愈了。从此她立改以前的恶行,于是人们都称赞她贤淑。后来妾再生孩子的时候,肠子又垂下来,针还仍然刺在上面。把针拔去以后,妾的腹痛

10、病才好。2【评语】异史氏说:有人说,世界上悍妒的女人象李某的嫂嫂一样,看来是不少的,可恨阴间的法网太疏漏了。我认为不是这样,阴司的处罚,未必没有比把手足打在门上的还严厉,只是没有人回来稍个信罢了。,阎王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本文选自朱其铠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卷五。本文讲述了李久常的嫂子因为嫉妒小妾受到宠爱,用极其残忍的方式秘密地迫害小妾,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因此被阎王惩罚,患病之后久治不愈,而李久常通过阎王邀请的奇遇,探知了嫂子龌龊卑鄙的手段,最终经过李久常的劝告,嫂子改恶从善,疾病痊愈,并成为贤妇的故事。,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

11、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