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56086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导读PPT养生主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庄子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养生主解析,难得逍遥游 勿忘养生主 放眼人间世 纵横说今古 金克木,养生主,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疑难点:如何理解“知”?如何理解“已”?诗经邶风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已。毛传:“忧虽欲自止,何时能止也。”,如何理解“亲”?礼记祭义:“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此处“亲”即应理解为“身”。但结合本文

2、,则应进一步理解为“神”。如何理解“督”?“督”者,“导”也。“导”者,“道”也。本段的内涵:阐明了养生三层次:全生,养神,尽年。养生三原则:缘督为经,超越名、刑,超越有涯。,二 1.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砉(x)然响然,奏刀騞(hu)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h,通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隙),导大窾(kun,关节中的空穴),因其固然。,技(枝)经

3、肯綮(qng)之未尝,而况大軱(g)乎!良庖岁更刀,割也(割牛);族庖月更刀,折(斫)也(砍牛);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然已解,如土委地【,牛不知其死也】。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拭)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的解读,1.技术解读:熟能生巧 三个层次:斫牛;割牛;解牛。,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

4、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轮 扁 斫 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

5、:“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天道,2.科学解读 杨叔子先生的文章“庖丁解牛对科学教育的启迪”(见“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三期),强调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特别是贯穿其中的坚定的、严肃的、彻底的求真精神,即科学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统一。,3.艺术解读:强调其艺术内涵:“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徐

6、复观说:“庖丁解牛是由技术进乎艺术创造的过程。他的解牛,成为无所系缚的精神游戏,他的精神由此而得到了由技术的解放而来的自由感与充实感;这正是庄子把道落实于精神之上的逍遥游的一个实例,也正是艺术精神在人生中呈现的情境。”“席勒认为:只有人在完全的意味上算得上是人的时候,才有游戏;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算得上是人。”中国艺术精神,4.哲学解读:即“道”的解读 强调了“道”的一系列特性。重要性:道进乎技。道基于技而高于技。得道方为大师。实质性:“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长期性:经历两次飞跃。从“所见无非全牛”到“目无全牛”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从“熟能生巧”到“出神入化”,即从生

7、到熟到巧的飞跃和从巧到神到化的飞跃。辩证性: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以无厚入有间”;“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自由感、成就感:“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普适性:文惠君“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体现了“道通为一”。,强调“道”赋予了解牛和庖丁的特殊品质。“道”使得解牛成了自由的劳动,成了艺术,成了美的创造,成了目的,从而使庖丁进入了化境,成了自由的人。王蒙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进入一种化境。进入化境,就进入了人生的自由王国,即达到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也许很难,但一样东西学好了,做好了,就入了化境。只要肯琢磨,肯实践,就能入化境。”,附论:自由是什么

8、?“真善美的统一。”(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因为“真是指符合人们利益、合乎人性发展的真理性认识”,使科学理想实现,获得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由;“善是指涉及人伦关系的好的行为”,使道德理想实现,获得人与社会关系的自由;“康德说,美是一种自由的快感。说它自由,是指这种审美经验中的快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感受了美,使审美理想实现,获得人与自我关系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追求真善美的自由,是三者统一的自由。而“人的本质就在于追求自由”,其内涵就是真善美。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2.公文轩见右师,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何以)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

9、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zh)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通旺),不善也。”,3.秦失吊丧,老聃死,秦失(y,佚)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指谁?)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通悬)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完,养生主解析一、结构解析: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用卮言讲道

10、理、摆观点:养生三原则:超越有涯;超越名、刑;缘道为经。养生三层次:全生;养神;尽年 第二部分用寓言形象化阐述道理、阐述观点 1.庖丁解牛 超越技艺、缘道为经以全生 2.公文轩见右师 超越名刑、追求自由以养神 3.秦失吊丧 超越生死、薪火相传以尽年,二、主旨解析养生的主旨在“超越”:超越技艺、超越名利、超越磨难、超越生死、超越有涯;在“道法自然”:从庖丁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到右师的“安之若命”,再到老聃的“安时处顺”,都可归结为“缘道以为经、道法自然”。,集中体现了庄子的生命观(三生命观)、价值观:以肉体(自然)生命的保生为基础、以精神生命的养神为要点、以价值生命的尽年为目标,突出了生

11、命的要义在自由;生命的价值在薪火相传。是谓庄子的“大养生观”。,三、文章的亮点“三生命说”具有重要意义:丰富了生命的内涵。塑造了三个鲜活的人物:庖丁的依乎天理、游刃有余令人佩服;右师的超越名刑、神情自若让人淡定;老聃的安时处顺、哀乐不入使人震撼。,四、对养生的启示 理解生命的内涵:横向: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纵向:前世、今世、来世 二者结合是为“大生命观”。,树立全面的养生观:以肉体生命的保全为基础、以精神生命的为要点、以价值生命的尽年为目标,突出了生命的要义在自由;生命的价值在追求精神自由和薪火相传(精神不死)。是为“大养生观”。,养生的方法 遵循养生之道,重在道法自然。读养生主 养生要养形 更重养精神 薪尽火犹在 方为长寿人,读庄有感改单建教授诗成 知也无涯生有涯 望洋兴叹问方家 观鱼知乐游秋水 梦蝶忘我化彩霞 蜩鴳小安何所笑 鲲鹏大志未自夸 庖丁漫述解牛道 岂止养生得妙华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