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761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74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感染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平市中心医院儿科,穆国军,病例分享一,患儿胎龄 31 周+4,顺产出生,无胎膜早破,羊水清,体重 1250 g。诊断: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有留置 PICC 导管。,经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入院第 20 天 9:00 查房患儿 CPAP 辅助通气(参数:FiO225%,PEEP 4 cm H2O),无呼吸暂停,鼻饲早产奶 3 ml/q3 h,无残奶。12:00 患儿逐渐出现血氧饱和度不稳定,呼吸暂停,无残奶,查体 BP 69/33 mmHg,心率增快至 170 次/分,肢端稍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 秒,13:00 患儿出现频繁呼吸暂停,予气管插

2、管,机械通气,无发热。辅助检查如下:,当天血常规如下:,12小时后复查,血培养,脑脊液检查,病例分享二,患儿胎龄 32周+4,顺产出生,无胎膜早破,羊水清,体重 1200 g。诊断: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已拔除 PICC 导管。,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入院第 35 天 9:00 查房患儿空氧混合吸氧(FiO225%)下无呼吸暂停,自行吸吮早产奶 20 ml/q3 h,无残奶。13:00 患儿逐渐出现血氧饱和度不稳定,呼吸暂停,吸吮差,查体 BP 67/35 mmHg,心率增快至 170 次/分,肢端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 秒,13:30 患儿出现频繁呼吸暂停,

3、皮肤花纹,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发热。辅助检查如下:,当天血常规:,血培养,脑脊液检查,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感染是造成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不仅引起新生儿期的感染,还可引起畸形及严重的远期影响。新生儿感染的三个重要环节包括:宿主、病原体、传播途径。新生儿期的这三个环节均有其特殊性。,(一)感染途径,感染途径,胎儿宫内感染,分娩期,出生后,上行性感染临近感染灶迁延,羊膜腔感染,吸入产伤心肺复苏,感染病灶病原体血行扩散血管内装置输注血或血制品或营养液等,(二)常见病原体及来源,分子量小脂溶性病毒为主TORCH感染为代表生殖道常居菌性传播性病原体,主要为生殖道常

4、居菌及感染病灶微生物B组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 肠杆菌 厌氧菌 真菌 衣原体 支原体 淋球菌HIV HBVHCV等。,1、可通过乳汁分泌的病原体:HIV、HBV、CMV HPV等。2、皮肤寄生菌及污染菌3、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携带病原微生物。4 G-杆菌、葡萄球菌、真菌,宫内感染,分娩过程感染,出生后感染,(三)临床表现,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1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2黄疸加深或延长;3伴有感染病灶或动静脉插管4肝脾肿大5 休克6DIC,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20109/L(3日)或20;血小板 100109/L;有中毒颗粒急相蛋白增高:CRP最敏感,出现最早。ESR增高血液

5、培养阳性,1.病例特点分析及总结,(1)两例患儿均为晚期早产儿,感染表现均非特异性。早期表现为残奶、呼吸暂停重新出现和增多,氧依赖程度增加(表现为氧浓度上调、呼吸机参数增加或者呼吸支持模式改变,由无创到有创),心率增快,肢端凉,皮肤花纹;,(2)两例患儿均无发热。因早产儿免疫力低下,体温不稳定或体温不升更常见,发热不是衡量有无感染或感染轻重的良好指标;(3)两例患儿早期监测血压均正常,血压下降是休克晚期表现,心率增快(除外药物,如氨茶碱、咖啡因副作用,液体负荷过重),脉压差的增大,尿量的减少是休克早期的表现;,(4)G+细菌感染多见于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因消毒不严、无菌观念不强等原因

6、,在导管形成细菌生物膜,释放入血,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菌多毒力较弱,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多见,如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5)G-细菌感染多来源于肠道,暖箱水槽等,病菌多毒力强,感染休克症状重,如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等;,(6)辅助检查特点G+细菌感染多表现为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下降,hCRP 上升幅度不明显,12 小时后增高,降钙素原上升幅度小;反之,G-细菌感染多表现为血常规白细胞下降明显,hCRP 上升幅度明显,降钙素原大幅上升;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但血小板降低提示真菌感染可能;(7)约 23%败血症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需积极完善腰椎穿

7、刺术检查。PICC 置管患儿尚需注意真菌感染可能。,2.处理重点,(1)病因治疗根据病区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联合使用抗生素,一般选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脑膜炎量)。如有留置 PICC,停用并予治疗量氟康唑;完善血培养、导管内血培养后立即给予,越早越好;根据是否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药敏结果调整剂量和确定疗程;培养到真菌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最好拔除 PICC 导管;,(2)呼吸支持严重感染首先表现为肺损伤,尽早有创呼吸支持,为液体复苏,可能出现肺出血保驾护航;,(3)循环支持重点是液体复苏,液体首选 NS,根据患儿循环情况,选择快速补液(10 ml/kg,1 小时入)或扩容(20 ml/kg,20

8、30 分钟入),可重复 23 剂;效果依循环情况和心率变化判断,血压相对重要性下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同时监测血糖;如血糖正常,可予 5%葡萄糖和 5%碳酸氢钠按 1:1 浓度使用;血糖明显高时,使用 2:1 液复苏。如患儿体重 1.5 kg,血糖 15 mmol/L,液体总量给 30 ml,可按 NS 20 ml+碳酸氢钠 3 ml+注射用水 7 ml 配置;在补足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的前提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一般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从 5 g/kg.min 开始,依血压和循环情况调整;,(4)消化系统有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禁食,密切关注大便性状、腹胀、肠鸣音情况;(5)其他尽量开通 23 个静脉通道;完善血常规、血型、hCRP、降钙素原、凝血功能、血气分析、交叉配血、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检查;其中病原学培养需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病人循环很差,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可紧急行骨髓腔补液;血制品使用,根据情况补充血浆、红悬液、丙种球蛋白等。,3.预后,该两例患儿治疗及时,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后和病情的及早发现及处理是否得当密切相关,一般 G+菌预后较 G-菌效果好,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时 G-菌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机会更大。,4.预防,重点是做好手卫生、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感谢各位老师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