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767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是什么(创新设计) 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一章新闻是什么?,一、新闻的定义关于新闻的定义,中外新闻学界有几百种之多,下面仅列举九种关于新闻的定义,以供参考。1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情。(News is recent report of events.)这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弗兰克莫特提出来的。2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这是由曾经长期主管我国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领导人胡乔木提出来的。,3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是由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提出来的。4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曾经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提出来的。5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此等报道,对于相

2、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兼而有之。这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米切尔查莱提出来的。,6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间距内连续的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这是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道比法特提出来的。7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评,是用最短时距的有规律的连续的出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内的东西。这是日本新闻研究所所长小泉秀雄的观点。8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甘惜分教授的看法。,9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美国著名报人查尔斯丹纳提出来的。基于考察,我们对新闻作出如下定义: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

3、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这个定义和日本新闻学家和田洋一的观点是比较接近的。他认为,新闻工作者乃至新闻事业是整个社会的“哨兵或瞭望者”,“所谓新闻,就是当人们生活着的社会环境突然或者急剧地发生了变动,使人们处于新的状态之下,瞭望者判断一旦把变动告诉民众,将会引起民众产生利害感、好奇心、兴趣或正义感,于是决定对变动加以报道,其报道的内容就是新闻”。这个定义有三个基本的要点,即新闻要经由新闻工作者(新闻媒介)报道,新闻要能够引起民众的利害感、好奇心、兴趣或正义感,即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不是变动本身而是经过新闻媒介报道的有关变动的内容(信息)。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科学意义上的关于新闻的定义。,

4、二、新闻的六要素新闻和其他叙事性文体一样,须具备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就是“5WH”:5W: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H:结果如何(How)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要素,但有时也可以省去某几个要素。,三、新闻的特征新闻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及时性和新闻的公开性。,1新闻的真实性第一,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传播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一种信息,所以它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它必须具有真实性。所谓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物的准确度,是新闻最本质的特征

5、,是新闻的生命。,第二,新闻的真实不同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其他方面的真实。新闻的真实性这个特点,把新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其他方面如文学、哲学、宗教等区别开来。上层建筑领域的其他方面也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但是反映的方式或手段是不相同的。例如哲学讲究真实地概括真理、表述真理,但它使用的方法或手段是抽象思维;宗教从本质上讲,也是对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但它采取一种虚幻的手段反映现实世界,它认为“上帝”是真实的存在,“主”所讲的都是真实的;文学也讲,究真实,它要求通过作品和人物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它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对生活的提炼,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实。而新闻所要求的真实则是事实的真实,是具体的、

6、现象的真实,它不允许任何塑造和虚构。,2新闻的及时性新闻总是和事实的新变化相联系,是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的正在变化着的事实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姓“新”,新闻必须具有新意。一般来说,新闻的新意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从时间上看,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所反映的是变动中的事实,具有时效性,必须及时报道。失去时效,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一般来说,新闻媒体报道新闻要越快越好。但是,新闻报道在时间速度方面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越快越好。如果误认为“报道迅速是销售最好的方式”,而忽略了新闻的正确和平衡、完整与技巧,就会因“抢新闻”而闹出笑话。,第二,从内

7、容上来看,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必须是具有新意的事实。例如,人天天吃饭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吃饭因为具有新意则是新闻。有些事实虽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但是由于它是最近发现的,并且具有新意也可以成为新闻。例如,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广州搞细菌战争,杀害了许多无辜平民,现在揭发出来,也成了大新闻。有些事实虽然是多家媒体同时报道的,但是由于选择了其中不同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不同的新闻。例如,1998年2月28日,大年初一晚,上,广州市在白鹅潭燃放烟火,场面壮观,绚丽多彩。对此,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去记述,必然是时间、地点、领导人一大串,这样不仅毫无新闻价值,而且会倒人胃口。但是,羊城晚报和南方日报

8、却别出心裁,求新求异求美,令人称道。羊城晚报以新闻的内容取胜:“新春,鹅潭江面焰火腾空,绚丽异常,广州市民阖家出动忙租客房”(引题);“入住大宾馆,悠然赏飞花”(正题)。南方日报则以新闻照片见长:银花耀空,长虹卧波;新建成通车的解放大桥,通体透明,色彩斑斓;珠江两岸,高楼大厦林立,灯光璀璨,倒映于平静的江面。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羊城新景观。,第三,从事物的发展过程看,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新意是不断变化的。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过去具有某种新意的事实,若时过境迁,这种新意可能丧失殆尽。例如,1990年珠海市重奖科技人员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但是现在再作这样的奖励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因为现在进一步重视

9、知识、重视人才,科技人员的技术已经可以作为资本而入股分红了。因此,对于那些曾经有新闻价值而现在已了无新意的事实不应该重复报道,而对于那些曾经有新闻价值现在又有新发展的事实则可以多加报道。,第四,从报道者的角度看,新闻报道应该有新的角度和新的视野。事物在发展中,总是向人们展示多种层面,只不过是有些明显,有些隐蔽。新闻工作者完全可以从多种层面、多个侧面去发现事实中所包含的新意。例如,曾获得全面“好新闻”一等奖的万里月圆,从“中秋团圆”这个看似平常的事实中选取一个特殊的场面:山东胜利油田的职工家属和远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工人之间的问候。由于视角独特,匠心独具,非常感人。,第五,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比

10、较来看,新闻所反映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事实,而不是生活的流水账。正如范敬宜说的:“新闻的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是比较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较出新闻。”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缺乏感染力,关键在于它没有反映出新与旧的对比。1985年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电视机发展迅速,导语是这样写的:宁夏山区农民某某坐在自家炕上可以知道纽约和贝鲁特发生的事情,而三年前他连山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事实本身的新意。,3新闻的公开性第一,新闻的本质是获得最大限度的传播。新闻是以满足社会全体公众的需求为目的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让社会知道,才能实现新闻的价值。这是它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它最根本的

11、特点之一。如果没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事实本身并不能成为新闻。因此,新闻必须是经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而为受众所接受的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第二,新闻必须公开发布这个特征把新闻和情报区分开来。例如,情报也可能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但是情报由于极严格的保密性,不能、不必或不便立即被新闻传播媒介报道,所以不能为受众所获知而成为新闻。“内参”是我国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也可能是由新闻工作者来完成的。通过“内参”可以向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严格地说来,“内参”并不能算做新闻,只能算是情报,或介乎情报和新闻之间的一种信息。,第三,在现代社

12、会中,任何重大的新闻不可能不经过新闻媒介报道。在新闻传播公开性的问题上,即新闻传播的范围问题上,目前新闻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以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另一种意见认为,“应以整个人类社会的新闻活动所传播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后一种意见的根据是,新闻机构发布新闻的活动只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新闻活动的一部分;“新闻机构发布的某些新闻,人们并不认为是新闻”;新闻机构不予报道的也可能是新闻,甚至是重大的新闻。,对此,应作具体的分析。首先,在新闻事业产生之前,所谓新闻就是人们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传播的新闻,但是新闻事业产生后特别是在新闻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已经覆盖

13、和取代了人际间所传播的新闻。个人化的信息不是新闻,要使信息成为新闻的前提必须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关心并获取,必须有一个共享的范围,这个范围越大,新闻的价值就越高。没有普遍的认同需求,没有社会效应,没有舆论形成,就不是新闻。普遍的认同,这正是大众媒体作为联结,者与受众的中介作用。其次,所谓新闻是相对的,客观世界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无穷无尽,无论是人际传播还是新闻媒介传播都不可能将其穷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符合“人们长期形成的对于新闻的规范”的有关信息,才有可能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而成为新闻。除此之外的信息传播,要么是情报、要么是传闻、要么是新闻报道的材料。再次,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某些新闻媒介传播的“某些新闻不是新闻”或者“重要新闻不予传播”。应该看到,新闻媒介传播的“某些新闻不是新闻”正好说明它没履行自己的职责,而研究者也不必苛求新闻媒介传播的都是“新闻”。,至于新闻媒介“重大新闻不予传播”的问题,只是极个别的情况,而且即使某些新闻媒介不予传播,其他新闻媒介必须予以传播,即使某些新闻媒介没有正面传播和直接传播,它必定会从侧面或者反面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