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795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优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决策学分析方法的经济学基础(一),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间接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消费者行为理论,讨论:需求与欲望是否相同?,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需求与欲望是否相同?,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需求与欲望不是一个概念。欲望是为所欲为,指想要什么。需求则不同,是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一种有条件的、可行的最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一种有限的满足。,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形成需求有三要素:对物品的偏好 物品的价格 手中要有钱,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偏好。指你对于物品的喜欢程度,或称主观评价。经济学里描述偏好的概念有两个:一个叫消费集(

2、consumption set),又称选择集(choice set),即你究竞想要什么?另一个叫偏好关系(Preference relation),即你对想要的各种物品组合排个次序(rank),什么样的消费组合应优先满足,什么其次满足,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价格。价格是对人们无穷欲望的一种限制。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不能为所欲为。解决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的办法无非是两类:一是价格,索价高了,会限制欲望的扩张;二是配额,即凭证供应。除此以外,当然还有更高层次的途径,即修身、自觉,但那是通过道德约束与调节对欲望的自我节制。经济学假定人们的自觉程度不高,在人的最起码的道德低限(利

3、己但不损人)这一假定下,认为价格的办法是通常的;但有时配额比价格优越。,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收入,手中的钱财。在索价的前提下,手中有钱,才能满足欲望。价格与收入的结合,构成预算集(budget set),又称消费的可行性集(feasible set)。,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消费集与偏好关系,消费集:消费集代表所有的消费计划的集合,不管这些消费计划是否能实现。由于我们一般想要的东西不应该为负(只有不想要才为零)(如想减少某些指标,如减肥,那就以减少的幅度为正值),因此消费计划/消费束/组合(向量):n表示你想要物品的种类有n种。Xi代表对物品i的计划消费量

4、。,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1效用的概念,(1)效用的涵义: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物质属性;二是人们对物品有用性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即对商品有无效用和效用大小的评价。(2)效用函数:消费者消费n 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为xi,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为U,则效用函数写为:Uf(x1,x2,xn),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2、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提出,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即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基数效用理论利用边

5、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问题。序数效用理论:帕累托提出,希克斯对其作了发展,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理论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一、偏好与效用,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消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就是追求总效用最大。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即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是从最后所消费的

6、商品中得到的效用。,TU表示总效用,MU表示边际效用:,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二、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各种商品组合的喜爱程度。消费者所选择的商品组合(x1,y1)和(x2,y2)可能存在如下的三种关系:(x1,y1)严格偏好于(x2,y

7、2);(x1,y1)弱偏好于(x2,y2);(x1,y1)与(x2,y2)无差异。,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偏好关系的公理,这说明,消费者能够做出选择,他(她)具有必要的能力与知识去区分与评价不同的消费计划。即消费者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消费者具有无限的判断能力,消费者能够做出对任何两个消费组合进行比较。,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偏好关系的公理,第一节、偏好、效用和消费者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效用函数,一、效用函数的定义,边际效用(MU),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又称等效用线。,如表所示,每种组合包含有不同的商品X

8、和商品Y的消费量,假定对该消费者提供的效用或满足程度一样。,第二节、效用函数,将上表中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在曲线U上,A、B、C、D、E、F等点虽然代表着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组合,但在该消费者看来,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都能给他带来同样的效用。,实际上,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坐标图上,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画出一系列代表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这具有一系列无差异曲线的图被称为无差异曲线图。,无差异曲线的特性在每种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在每种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在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

9、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通常都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边际替代率:为了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商品X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用公式表示就是:,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的商品X时,增加的一单位商品X使他获得效用就越来越低;而当他拥有的商品Y越来越少时,减少的一单位商品Y使他减少的效用却越来越高。于是,消费者就越来越倾向于用更多的商品X去替代商品Y,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求偏导得:,或,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预算集,这里,B代表预算集,x是可行的消费品组合,是说你所花的钱不能超过你拥有的钱

10、。,预算约束和预算集预算约束:指在各种商品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现有的货币收入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的组合。PXxPYyI,预算线的概念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性线,是消费者花掉其全部货币收入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PXxPYyI,消费者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若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即II,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反之,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引起预算线向左下方平移。,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若商品X的价格降低了,即PXPX,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变小了,预算线会变得平坦;反之预算线会变得陡峭。,第三节、消费者的基本问题,消费者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第三节、消费者的基本问题,解得:,第三节、消费者的基本问题,消费者

11、最优解的性质,由,可以看出:,第三节、消费者的基本问题,消费者最优解的性质,消费者最优解的数学表示预算线的斜率等于PX/PY,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 MRSXY,所以,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还可以表述为:,序数效用分析与基数效用分析的比较,无差异曲线的分析中:,边际效用的分析中:,可见,两种分析方法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相同的。,思考题:,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益的概念加以解释。,答: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即由PMU/

12、决定,其中是收入的边际效用。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而且人们的消费量也很大,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昂贵。这就是“水与钻石之谜”。,思考题:,2、许多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购买名牌产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1)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购买名牌产品,实际上反映的是名牌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问题。(2)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

13、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效用这一概念与人的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思考题:,2、许多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购买名牌产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3)正因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因此决定效用大小的不是产品的实用程度,而是产品的稀缺性和商品对消费者主观的满足程度。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购买名牌产品,正是因为名牌产品的稀缺性和名牌产品能够比普通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满足,导致名牌产品具有更多的效用,从而也导致了名牌产品更高的价格。从稀缺性方面看,在同种产品类型中,名牌产品一般就只有几种,产

14、品的稀缺性决定了消费者拥有名牌产品的有限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稀缺性决定了消费者消费的有限性,继而决定了消费者对名牌产品的效用总是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思考题:,2、许多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购买名牌产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从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看,名牌产品属于一种炫耀性产品,它不仅穿着舒服,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显示拥有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因此,对名牌产品的追逐主要是满足心理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不是产品的实用程度,也就是名牌产品心理满足程度远远大于非名牌产品。(4)从经济学角度看,由于效用的主观决定性,消费者行为是追求理性的,所以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购买名牌产品只是反映了消费者

15、自己的选择,本身不存在价值判断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行为并不是理性的,名牌产品给消费者的实际效用往往低于消费者的期望效用,从而导致名牌产品的价格高于其应该的价格水平。,练习题:,1,2,3、如果效用函数为,。设商品x1和商品,,即买一单位的x1必,的马歇尔需求函数。,x2必须搭配买,搭配比例为:,须搭配 单位的x2。求解关于搭配后的商品组合,解:捆绑销售的方案为1单位x1搭配 单位x2,则组合商品的价格为:,并且组合商品的数量,和商品1和2的数量,,,有如下关系:,将x1和x2的表达式代入效用函数中,求效用最大化即可求解问题,从而消费者的最大化问题变为:,间接效用函数,因为表达式的效用不

16、是表达为消费计划x的函数,而是价格p与收入y的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在政策上的应用价值,有了间接效用函数,那么,控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实质上可以由控制价格P与控制收入Y来实现。控制P,实质就是价格政策或价格改革;控制y,实质便是收入政策的内容。可见,间接效用函数的概念,有着明显的政策上的应用价值。,间接效用函数在研究税收政策时的应用,间接效用这个概念,在研究税收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时非常有用。例如,政府要取得同样大小的税收,可以选择开征所得锐(收入税),也可以选择开征某种商品税。但是,下面的例子说明,开征所得税有时对于消费者的效用的影响比较小。,间接效用函数在研究税收政策时的应用,间接效用函数在研究

17、税收政策时的应用,间接效用函数在研究税收政策时的应用,间接效用函数在研究税收政策时的应用,支出函数,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当消费者面临的价格给定时,为了达到给定的效用水平,如何花钱最省?这个问题不考虑你有多少收入,问的只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特定的效用水平,你应该花多少钱?,等花费线,支出函数,一般地,我们可以定义支出函数为下列最小值函数,这个问题的解仍是关于x的选择,即“该怎么选择才能既满足u,又使p*x最小”。,1,3、某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u(x1,x2)=x12x2,商品1和2的价格分别是p1和p2,此消费者的收入为m,求马歇尔需求函数和支出函数。,解:(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max x12x2s.t.p1x1+p2x2=m求出马歇尔需求函数。(2)消费者的支出最小化问题为:min p1x1+p2x2s.t.u(x1,x2)=x12x2=求出支出函数。,4、设某人的每天时间(共24小时)分为工作时间(W)与闲暇时间(L),其效用函数为U80LLyL2,这里y为收入。设该人只有工资收入,且每小时工资为r。问:(1)当r达到什么最低限度时,这个人才愿意工作?(2)当r5时,他每天会工作多少小时?,解:因为该人只有工资收入,则yr(24L)代入效用函数,解其效用最大化的问题(L=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