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832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医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附属医院,医院感染是什么?医院感染很重要吗?医院感染相关概念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内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巳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重要吗?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感染而使其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加重,一些患者不得不延长住院时间;有些患者出现长期残疾,还有些患者因此而死亡。在发达国家,

2、现代化医院的住院患者中约有5%10%获得一种或多种感染。发展中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是发达国家的220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感染率高达25%。,在我国,医院感染对患者安全带来威胁:,2005年 12月,某医院发生 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 名患者单侧眼球因感染被摘除。,1998年8月11月福建南平某诊所59例病人发生肌注部位分枝杆菌暴发感染。起初肌注无明显不适,少数针孔持续疼痛,多数在洗澡或接通知后抚摸发现注射处肿块长期不消,后期硬块出现波动感,压痛明显,出现水样脓液。继发腹股沟淋巴结炎4例。脓液或病理标本43份中33份检出偶发分支杆菌。,*调查情况:27种药物、一

3、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均合格;其他诊所肌注者无发病;诊所卫生条件差:1个水龙头,自来水直接从河中抽取,未消毒;玻璃注射器15支,煮沸消毒,时间凭经验,每天消毒1次;病人多时使用同种药物者换针头不换注射器*结论:污染注射器是引起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细菌则可能来自河水。,医院感染增加医疗费用,造成经济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据估算,每年由于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加的费用,在美国为4557亿美元;在英国为10亿英镑;在墨西哥为15亿美元。国内外研究显示了医院感染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医院感染直接影响到诊疗技术的发展,任何一项诊疗技术的应用,都面临医院感染问题。心脏外科、颅脑外科、器官移

4、植等治疗技术面临的最大 问题之一是感染。有研究显示:医院感染会额外增加433%的病死率,病死率最高的是医院内肺炎(HAP);,医院感染相关概念,医院感染管理 是指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 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 指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消毒管理办法:

5、1992年发布,2001年修订,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第八条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

6、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第十一条托幼机构应当健全和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对室内空气、餐(饮)具、毛巾、玩具和其他幼儿活动的场所及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第三十二条经营者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二)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消毒产品:(一)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

7、证、产品备案凭证或卫生许可批件的;(二)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发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

8、兼)职人员。,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0、(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一、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或在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

11、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疾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二、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4)病人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使用灭菌物品时应注意:1)检查灭菌包外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的变色是否达标;2)检查有效使用时间;3)检查包布是否潮湿,有无破损。,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抽出的药液、开启的

12、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常用的无菌敷料罐要求:(1)无菌敷料应每天更换并灭菌;(2)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要求,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灭菌物品有效期一般为7天,有效期的标志必须写明起止时间。格式:有效期:2011年7月10日-2011年7月13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时应注意:,一次性医疗用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5cm,距顶50cm。一次性医疗器具的保管工作,不得将包装破损,

13、超过“无菌有效期”及包装上未注明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的一次性医疗器具用于临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外包装箱不得进入无菌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用后按规定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消毒灭菌原则,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2.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3.

14、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4.根据物品的性能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1)灭菌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2)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无腐蚀性的灭菌剂。3)消毒可采用煮沸、流通蒸气。4)化学消毒根据不同情况可选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消毒灭菌原则,5.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消毒效果。6.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7.对已消毒灭菌的医疗器具应妥善包装保存,防止再污染。,化学消毒、灭菌剂,灭菌剂:2%戊二醛,消毒时间:306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高效

15、消毒剂(高水平消毒)(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中效消毒剂(中水平消毒)(1)碘化合物:碘酊、碘伏、0.2%安尔碘(2)醇类:75%酒精低效消毒剂(低水平消毒):洗必泰、新洁尔灭,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浸泡物品时应注意:,待灭菌的物品必须先彻底清洁,并将水擦干有管腔的物品要注意管腔的清洁,浸泡时应 让管腔中注满消毒液。物品泡入后,消毒液应淹没物品;容器要加盖。浸泡过程中不能随时加泡物品,如有加泡其作用时间应从最后泡入物品时算起。,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浸泡物品时应注意:,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消毒:500mg/L(健之素:1片1000ml)30分钟 传染病消毒:1

16、000mg/L(健之素:2片1000ml)60分钟浸泡后的物品均经无菌水冲冼后才能使用。浸泡容器定期灭菌处理。定期进行消毒液的浓度测定与细菌培养,不合格及时更换。,职业防护措施,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用肥皂和流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流水冲洗粘膜。有皮肤有破损,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伤口应用消毒液(如 70酒精、0.2-0.5过氧

17、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定期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医疗废物的分类(1),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卫医发2003287号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