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脑电图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5883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脑电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正常脑电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正常脑电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正常脑电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正常脑电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脑电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脑电图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常范围脑电图 李正丰,构架,正常清醒期正常睡眠期各种诱发试验,一、清醒期正常脑电图型,后头部节律,1.出现在后头部1.8-13Hz的节律,思睡状态下减慢7-8Hz.2.清醒状态下闭眼且放松状态下易出现睁眼或外界刺激,会完全或部分消失。3.为圆钝或正弦样波形,如果加入活动,可呈尖样波4.频率变化范围两侧半球对应区域内不超0.5-1Hz;5.波幅一般右侧较左侧高,可变动,成人常低于50uv,持续性不超过50%,无伪迹影响可为正常;,6.主要分布在 O1、O2、T5、T6、P3、P4,可向C3、C4、T3、T4、A1、A2扩散;7.耳电极参考记录有利于对称性的观察;8.如果有两种相近频率组成的并存

2、,可形成渐强渐弱的节律;9.儿童及青年常见,也可与服用镇静剂类相关。10.节律与脑功能状态及发育水平有密切关系,与智力水平、人格、个性无关,节律变异,1.慢节律锯齿状,频率约为主频率的一半,因与两种频率的波未完全融合2.快节律,11-13Hz,夹杂14-20Hz的快波以上两种变异型部位、反应性同正常节律,活动,1.大于13Hz的节律性活动2.常小于20uv,偶达到20-30uv2.常为正弦波,如果频率相近,可形成良好的调幅 3.额区,常见;后头部,可形成快变异,中央区,与mu节律混合4.量可多可少,因人而异5.弥漫性,如大量,多为药物作用,巴比妥类,安定等,若非药物引起,属于不正常现象;颅骨缺

3、损;各个睡眠期,Mu节律,1.频率为9-11Hz,成人低于8Hz为异常,波幅30-80uv左右,常混有20Hz快波活动;2.波形负相尖样波,正相圆钝;3.短串、长程、单侧、对称、游走出现均属正常;4.清醒状态下,出现在中央区(C3、C4、Cz),偶见P3、P45.可被对侧,甚至同侧肢体运动(肢体运动意念)所阻断,下肢运动或感觉刺激最明显;6.睁眼影响不明显;7.颅骨缺损时波幅可增高,为缺损节律,二、最常见的诱发试验,波,1.低波幅(小于30uv)4-7Hz,弥漫性为正常脑电图的主要波形2.儿童和青年人较成年人多3.思睡期易出现4.颞叶 见于60岁以上老人10清醒脑电图中 可以双侧对称,也可以左

4、侧增多达右侧2倍 单个出现或短程爆发在正常背景活动,睁闭眼试验,1.主要在枕区出现正常的节律2.是正常人固有的波形3.睁眼时可使节律被抑制4.黑暗中不会出现或出现不完全5.盲人不会出现阻滞现象6.节律的延迟或者延长,或阻滞不完全,可提示有临床症状的改变,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1.各种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弥漫性的增多,节律性,呈爆发性出现,持续性节律活动2.在成年人,前头部慢波增强为著3爆发性活动波幅增高可左右交替4.用力过度换气和低血糖则反应增强5.过度换气停止后60-90s内慢波增强作用消失,如再次出现局灶性或为异常6.可诱发局灶性棘慢波、全部性棘-慢波综合、局灶性、

5、活动为异常,闪光刺激(photic stimulation),1.3Hz,诱发可为正相电位,100ms延迟,O1、O2、T5、T6最明显,扩散程度不同,类似波2.6Hz,节律性诱发电位更加明显,有琐时关系,表现为完全性节律化同步或小数节律同步化3.儿童和老年人更明显4.可对称或非对称反应,多数人无反应,三、正常睡眠脑电图及睡眠周期,正常睡眠脑电图型主要包括:1.思睡期慢波 2.顶尖波 3.睡眠纺锤波 4.K-综合波 5.觉醒反应,1.思睡期慢波活动(drowsing slow activity)特点总结:,1.反复,阵发性,同步化。2.5-7Hz的低至中波幅活动。3.以中央、顶为著,可扩散全头

6、。4.持续时间0.5-3s,可散发出现。,2.顶尖波(Vertex sharp)简称(V-波):,1.主要在轻睡,思睡状态,是NERM睡眠期的标志2.双侧同步,对称出现,可单个出现3.正中央区(Cz)波幅最高4.向Fz、Pz、F3、F4、C3、C4、P3、P45一般为3-8Hz,波幅100-300uv6.可连续或间隔出现7.主波主要为负相尖样波,也可为正相8.青少年波幅最高最尖,随年龄增加变钝9.可被局灶性病变抑制,3.睡眠纺锤(Sleep spindle)特点总结:,1.是NERM睡眠期的标志2.节律性,为弓形波3.每组持续2-3s,呈渐强渐弱的纺锤形4.双侧同步,对称,也可不同步,游走不对

7、称5.出现在NREM期轻睡,12-14Hz,以中央区为著,Cz、C3、C4为主,向额区扩散6.出现在NREM期深睡,期睡眠,10-12Hz,以额区为著,以Fz、F3、F4为主,4.K-综合波特点总结,1.NREM睡眠期并延续到期。2.顶区和额区,可扩散到脑电图的各导联。3.双向波或多相波,开始为短时限窄波,伴随出现一个后续慢波4.正相偏转,后跟随一串12-14Hz的纺锤与慢波重叠5.单个出现或连续重复出现。,5.觉醒反应(Awake)特点总结,1.此种现象出现的次数复杂性持续时间与睡眠深度有直接关系2.从思睡状态出现:没有中间波形或额中央区的活动3.从轻睡状态出现可见:顶尖波,额中央的-活动4

8、.从深睡状态出现:高波幅波,额中央-的活动5.伴有肌电伪迹,也伴有正常范围脑电图6.持续时间:3-5s。,唤醒,正常睡眠周期(SLEEP cycle),主要分为两个周期: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睡眠分期,1.思睡期(Early drowsiness)特点总结,1.波幅增高,分布范围扩大,然后消失2.活动增多,偶呈爆发性,然后减低3.活动波幅增高,分布范围扩大4.伴有出现慢速度侧方眼球运动5.短程思睡活动多见于儿童与老人,2.入睡期(very light sleep)

9、,即NREM期,重要的标志是解体上出现顶波。此时睡眠期可出现睡眠中一过性枕区正相尖波(POSTS),可持续到深睡期,多见于青年和老人,3.潜睡期(light sleep),即NREM睡眠期,此期顶尖波逐渐减少,但仍有POSTS增多。主要的标志是出现14Hz左右(12.5-15.5Hz)睡眠纺锤。还有较多的K-综合波背景以低至中波幅频段的慢波活动为主,随着睡眠加深,中至高波幅的波逐渐增多。,4.中睡期(moderate sleep),即NREM睡眠期,由浅睡逐渐过渡而来,没有明显的标志性波,高波幅的波逐渐增多,数量可占25%-50%,作为NREM睡眠期的区分。本期纺锤逐渐减少,频率稍慢,以额区显

10、著,可见6-10Hz节律性活动,外界刺激仍可引起K-综合波,也可见POSTS。,5.深睡眠(deep sleep),即NREM睡眠期,以高波幅波为主,数量超过50%,睡眠纺锤逐渐消失,偶有K-综合波。此时肌张力降低,不易唤醒,各项生理指标多在稳定状态下。,6.REM睡眠期,REM睡眠期可从NREM睡眠、期突然转变而来,中间可有短暂的脑电觉醒反应,翻身等躯体运动。此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快速眼球运动,有时在双侧的前颞(F7、F8)导联可见,一般采用眼动图(EOG)记录,快速眼球运动并不是一进入REM睡眠期就立即出现,也不是在整个REM睡眠期持续出现。这一期脑电图为持续中等波幅符合波,主要为和波,类似NREM和,但没有顶尖、纺锤、或K-综合波,波幅比较平稳,可出现爆发或孤立的快速眼动期,每段REM睡眠可持续20-30分钟,这期肌张力消失,不宜唤醒,但各项生理指标活跃不稳定,常伴有面部或者肢体肌肉小的抽动,呼吸和心率不平稳,这一期常能回忆在做梦。经过一段时间后,后逐渐转变为NREM睡眠期,会表现越来越多的纺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