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094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场生物安全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猪场生物安全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内容提要,猪场疫病的传染源与病原的传播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新发猪病、再现猪病,Re-emerging and emerging of swine diseases,2011年出现的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毒株,引发猪伪狂犬病再度流行,波及所有主要养猪地区,PEDV流行新毒株,NADC30-like毒株的演化分析(CHsx1401的全基因组与NADC30的同源性为95.7%),Zhou et al.,EID,2015,猪病的控制走入一个恶性循环,病越多,用疫苗(兽药)越多,病越多,用疫苗(兽药)越多,造成我国猪病复杂的因素疫病控制方面,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缺失或不完善病原的传

2、播与疫病流行猪场环境中病原累积与循环过分依赖疫苗与兽药免疫压力造成病原的变异和新毒株的出现细菌的耐药性加剧、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不实施疫病净化或净化不力,传染性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猪场的生物安全,一、猪场疫病的传染源与病原的传播,猪场的传染源,1、猪2、人员3、运输车辆4、猪场的设备、靴、衣服5、鸟、鼠、蝇、犬、猫、野生动物(如野猪),6、污染的环境(将猪移到受污染的猪舍、污染的粪便通过净道运输)7、污染的饲料与饮水8、空气(气溶胶的飞沫传播和粉尘传播)9、叮(咬)动物的昆虫(如蚊)与寄生虫(蜱、螨)10、疫苗(疫苗病毒/细菌),病原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黏膜(口腔、唇)皮肤损伤(如猪

3、丹毒丝菌、链球菌)配种感染通过精子、清液(带毒)、公猪包皮,猪的传播,发病猪病死猪感染猪带毒猪(引种)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运输车辆的传播,运猪的车辆,特别是运送屠宰猪到屠宰场的车辆、运送死猪进行处理的车辆传播疫病的风险很高。运送饲料的卡车的风险低,但不能忽视。运输饲料的车又运输猪,人是传播病原体的主要媒介(风险高)外来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与技术人员,人员的传播,污染的环境,许多微生物如梭菌、猪丹毒丝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可污染环境、土壤、器具表面(如产房)大多数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中可很快死亡,但粪便中的病原体可长期持续存在,可经猪粪便传播的疫病/病原体,化脓

4、棒状杆菌拟杆菌衣原体梭菌大肠杆菌猪丹毒丝菌胞内劳森菌/猪增生性回肠炎)寄生虫病(体内)沙门菌 猪痢短螺旋体/猪疾病链球菌 耶尔森菌,猪瘟病毒肠道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污染的饲料与饮水,污染的水可以成为传染来源(场内、外饮水系统)场外猪粪便和尿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存活的潜在介质来自大鼠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钩端螺体可能会污染河流,被猪饮用受到感染饲料可受到来自害虫和鸟类或其成分的沙门氏菌的污染通过饲料和饮水传播的病原包括大肠杆菌、猪丹毒丝菌、梭菌、沙门菌、钩端螺旋体,体外寄生虫,螨、虱及蜱可成为一些传染性病原体的携带者,起着机

5、械传播或间接宿主的作用。非洲猪瘟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附红细胞体,损伤皮肤的传播,猪场中的许多病原是由于皮肤的损伤而受到感染咬尾咬耳断牙打架注射针头(如附红细胞体病),鸟的传播,可经鸟传播的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丹毒丝菌(有时鸟的传播可引起猪丹毒的暴发)口蹄疫病毒、沙门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能通过鸟脚或消化道排泄物),苍蝇的传播,苍蝇在猪场很普遍,可接触污染物,如死猪、发病猪的粪便等排泄物。经常在猪场之间传播2-3公里(微风天气),特别是在夏季猪链球菌2型猪痢疾,大鼠和小鼠、野生动物的传播,大鼠与小鼠猪痢疾脑心肌炎病毒副伤寒沙门菌、皮肤真菌野生动物(野猪)猪瘟病毒胞内劳

6、森菌钩端螺旋体,家畜/农场动物的传播,口蹄疫病毒(牛、羊)沙门菌(犊牛)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牛、绵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牛、绵羊,鹿)丹毒丝菌(禽)链球菌(牛、绵羊、山羊、马)伪狂犬病病毒可以跨种间传播(猪-牛、犬)犬吃了污染物(如死亡仔猪)以后,犬可排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14天以上钩端螺旋体、猪痢疾短螺旋体/猪疾病)在有猪瘟、非洲猪瘟、口蹄疫发生地区的猪场,犬有可能会将骨头携带到另一个猪场。,人工授精的传播,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的病原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钩端螺旋体布鲁氏菌,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呼吸道病原菌实际通过飞沫传播距离小于 50米(

7、常常小于5米)一些病毒在适宜条件下,可以通过风传播数公里,通过空气经气溶胶飞沫传播的病原/疫病,短距离(数米)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萎缩性鼻炎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可传播2km)副猪嗜血杆菌/猪的格氏病(Glaessers disease)、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发性浆膜炎滑液支原体/关节炎 猪链球菌/猪链球菌病(败血症、脑膜炎、关节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疫,中等距离(大约3公里)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猪流感病毒/猪流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呼吸道疾病,远距离(9公里以上)口蹄疫病毒/口蹄疫可通过风传播

8、20公里以上伪狂犬病毒/伪狂犬病可传播9公里,我们不可能挡住风的传播,除了选择猪场位置。全封闭的猪舍、空气过滤可有效阻断一些病原的传播在炎热的夏季,气溶胶传播的机率很低。气溶胶传播易发生于冬季,特别是夜晚(口蹄疫的流行易发生于冬、春季)。,病原在猪场内的传播,鼠类、苍蝇、设备、空气尘埃和气溶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是一种理念或态度,一项以保持并改善猪群健康水平为重点、防止引入新病原的举措。这一理念最终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生物安全Biosecurity,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为了防止/阻断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侵入猪群,保证猪群健康与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

9、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给猪群生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地使猪群远离病原体的攻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防止猪场外病原体进入猪场防止病原体在猪场内的扩散与传播防止猪场内的病原体传播到其他猪场,猪场外部生物安全,猪场内部生物安全,1.猪场选址与布局,集约化猪场防疫规程国家标准,1.1 猪场选址,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供电和交通方便。远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m以上)。远离猪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2000m以上。周围筑有围墙或防疫隔离带(绿化带、防疫沟)。

10、,1.2 猪场布局,管理与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管理区应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生产区应在管理区100m以外的下风处。各区间用围墙或绿化带隔离。,生产区,种猪生产区空怀舍妊娠舍产房种公猪舍(站)保育(舍)生产区生长育肥/成(舍)生产区各猪舍之间的距离应为20m左右。育肥猪舍的距离应更大一些多点饲养(种猪、保育、生长育肥),猪场建设与硬件条件全封闭、空气过滤的智能化猪场,隔离区,引种隔离舍病猪隔离舍(栏)兽医诊断室、解剖室,应建造在生产区育肥/成猪舍或需要外售的猪舍围墙外,外面与场外运输道路相连;或建在与猪场场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出猪台,场内应净道与污道应分开使用管理生活区与隔离区应分别设置通向场

11、外道路,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及设施深埋、生物发酵、肥料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发酵、生物肥料沼气应建在猪场下风口,距离不小于200-500m,外来人员尽量拒绝来访人员进入场区(管理生活区)必须经过消毒通道、淋浴、更换场内工作服、鞋(靴)禁止进入生产区(如果需进入),必须经过淋浴、更换生产区工作服、鞋(靴)如果来访人员访问过其他猪场,必须隔离3天,2.人员的控制,猪场人员猪场工作人员不能有自己的猪场或访问其他猪场猪场工作人员不能入住其他猪场任何猪产品不能带到猪场猪场消费的任何猪产品必须煮熟必须在指定的远离猪舍的区域用餐饭后和入厕后必须洗手,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洗手、淋浴、更换工作服、鞋

12、(靴)。避免不同功能区人员的交叉流动。生产区人员的流向:应从健康猪群到发病猪群、从小日龄到大日龄、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顺序。严禁饲养人员串舍。,外来运输工具场内运输工具场内器具与设备饲料与饮水粪尿、污物(水)、垫料、病死猪,3.运输工具、物品的控制,禁止外来无关车辆进入猪场进入猪场的车辆必须严格清洗和消毒猪场内运输工具、器具与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各生产区的工具不要混用,饲料、饮水必须清洁安全,定期对饮水进行检测定期对饲料中的病原菌、真菌及相关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注射时每头猪一个针头,全进全出饲养密度通风、温度与湿度母猪分胎次饲养早期隔离断奶,4.饲养管理,5.卫生消毒,猪场外周边环境及相通的道路定

13、期消毒,每周2次猪场内环境定期清扫,及时清理垃圾与杂物定期对猪场内的道路和环境进行消毒,一般每周1-2次。在一些重大疫病发生和流行时期,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猪场大门入口处设置消毒室或通道、洗手消毒盆、消毒脚垫场区入口处设置车辆消毒设施(消毒池、喷雾消毒设施),场区入口处设立淋浴室生产区入口处设立淋浴室,每栋猪舍入口处应放置消毒垫、消毒盆、洗手消毒盆猪舍清洗、消毒每批猪转舍和调出后,猪舍要严格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舍57天。猪群带猪消毒猪舍内要定期进行带猪消毒,一般每周2次。,猪舍应有防鸟设施,防止飞鸟进入猪舍灭鼠设施或措施灭蚊、蝇措施猪场不得同时饲养其他动物猪场不得养犬、猫及其他宠物,6

14、.鸟类、鼠和昆虫等的控制,禁止从多个猪场引种对引进的种猪必须进行相关病原的检测,确认阴性从外引入种猪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至少30天,同时对相关病原进行检测1-2次,确认阴性定期对种公猪精液进行检测,7.引种与精液的控制,隔离的重要性与意义,阻止新病原体传播给场内猪群让新引进种猪从运输应激和可能受到感染的疫病中恢复过来。隔离期间可以观察到后备猪群有可能显现的临床症状运输时的亚急性感染运输期间感染疫病,猪场免疫方案,确定需要疫苗免疫的疫病种类疫苗的选择高质量生产企业安全性效力各类疫苗的免疫程序,8.疫苗免疫,疫苗免疫中的生物安全,疫苗使用过多、过频活疫苗返强、变异、与野毒重组疫苗无限期使用,近年来我

15、国PRRSV多样性分析,以亚群3为主高致病性低致病性疫苗毒株重组毒株,导致伪狂犬病病毒新毒株出现的原因?,长期使用伪狂犬病疫苗猪场种猪群带毒不实施净化阳性猪场(带毒猪)长期免疫,因免疫压力造成病毒变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PRRS阴性猪群变为PRRS阳性猪群直接导致免疫猪群的发病对妊娠母猪的致病性免疫母猪引发流产对仔猪的致病性免疫仔猪发病免疫猪群的继发性细菌病的发病率上升疫苗毒在猪群中循环、感染疫苗毒返强、与野毒重组免疫公猪精液带毒,造成母猪感染,药物选择预防保健时机药物预防与保健方案猪场寄生虫控制计划,9.药物预防与保健,临床监测隔离发病猪扑杀、淘汰发病猪血清学监测监测计划与方案病原学

16、监测病死猪诊断临床症状肉眼病变病原学诊断,10.疫病监测与诊断,11.疫病的净化,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的净化,监测淘汰替换清群,建立阴性种猪群,猪瘟的净化,监测带毒猪淘汰带毒猪检测后备种猪,建立阴性种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猪群驯化停止活疫苗免疫闭群200天、不引入种猪公种禁止使用(活)疫苗,建立阴性种猪群,生物安全是防止传染病传入猪场最重要的措施猪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选择猪的密度低并远离其他猪场的位置如果猪场地理位置不好,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必须的(提升生物安全级别)猪场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制度化、常态化、做到位,总结,生物安全是疫病防控最廉价、最有效的措施生物安全是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生物安全是疫病净化的前提和基础,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