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第三章血液09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第三章血液09级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三 章,血 液,血液基本功能,1.运输营养物质、激素、CO2、代谢物2.缓冲功能,维持酸碱平衡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4.维持内环境稳态5.防御和保护功能,一、血液组成,血液,血浆:水、血浆蛋白、低分子物质等,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第一节 血液组成及其理化特性,血浆成分,包括,晶体物质溶液,(水和电解质:Na+、Cl-),血浆蛋白:6585g/L,F蛋白原:24g/L,球蛋白:1530g/L,白蛋白:4048g/L,12,肝产生,浆细胞,白/球=1.52.5:1,肝病:白/球蛋白比值降低,血浆蛋白的功能,1.营养功能 2.运输功能 3.缓冲功能 4.形成胶体渗透压 5.参与机体的免疫
2、功能 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血浆比容 约占55%,红细胞比容,二、血 量,指全身血液总量,约占体重7-8%,即70-80ml血液/kg体重,血 量,循环血量,储存血量,血液的比重: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红细胞:1.0901.092 血液的粘度:水的粘度为1,全血:45 血浆:1.62.4 血浆渗透压:血浆的pH值:7.357.45 主要是NaHCO3/H2CO3,三、血液的理化特性,1、渗透压概念:血浆中溶质分子所产生的水移动引起的压力(即具有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
3、由溶液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2、渗透压单位:,渗透克分子(osmole,Osm)毫渗透克分子(mOsm/L)简称毫渗毫米汞柱(mmHg)千帕(Kpa),3、血浆渗透压组成,血浆渗透压300mOsm/(Kg.H 2O)5800mmHg 770KPa,血浆晶体渗透压 占96%,血浆胶体渗透压 占4%1.5毫渗 25mmHg 3.3KPa,晶体渗透压:96%晶体物质(Na+、Cl-80%)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胶体渗透压:4%胶体物质(白蛋白 7580%)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和正常血浆容量,4、渗透压形成及意义,
4、(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1、红细胞数量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2、Hb 含量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3、红细胞形态 成熟红细胞无核,呈双凹圆碟形,直径为78m。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糖酵解是其获得能量的唯一 途径。,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Rbc)生理,(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1)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此特性称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可塑性变形能力取决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140m2、90m3)如双凹圆碟形变形能力强,球形变形能
5、力则差。,(2)、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男:015mm/h 女:020mm/h,红细胞叠连:红细胞彼此凹面互贴叠连成串红细胞其总表面积与总体积之比减小,摩擦力减小,红细胞沉降速率快。,血浆中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可使红细胞叠连ESR悬浮稳定性差 如结核、风湿、肿瘤等,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抑制红细胞叠连ESR 悬浮稳定性好,红细胞叠连-ESR-悬浮稳定性三者关系:红细胞叠连与ESR成正比ESR与悬浮稳定性成
6、反比,(3)、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渗透脆性(简称脆性),等渗溶液:0.85%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正常,低渗溶液:0.42%NaCl溶液部分破裂溶血 0.35%NaCl溶液全部破裂溶血,这一现象表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渗透脆性与抵抗能力成反比如:幼稚的红细胞与衰老的红细胞,2、红细胞的功能 主要运输O2和CO2 取决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破裂Hb释放,失去运输O2能力;Hb与CO结合也失去运O2能力(Fe2+氧化为Fe3+)。缓冲酸碱物质 红细胞内含有多种缓冲对。参与免疫功能 红细胞表面有有型补体的受体,(三)红细胞生成调节,1、红细胞
7、生成部位:红骨髓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功能障碍:再障,2、红细胞生成原料:铁和蛋白质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合成Hb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铁用于红细胞的生成成人需2030mg/日,血液中的铁与转铁蛋白结合送至幼红细胞促红细胞生成铁不足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多见:慢性失血、孕妇,铁来源,外源性:食物 12mg/日补充排泄铁仅占食物含铁量1/10,内源性:Hb释放 25mg/日 95%来自体内铁的再利用,VitB12和叶酸缺乏 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多见: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3)红细胞生成成熟因子:VitB12
8、和叶酸 是DNA合成的重要辅酶,叶酸,VitB12,内因子,四氢叶酸,DNA合成,体内,VitB12贮存量10003000g 日需量13g VitB12吸收障碍,34年后才出现贫血。,叶酸贮存量520mg 日需量200g 叶酸吸收障碍,34月后出现贫血,(4)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关键:红系祖细胞向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分化,红系祖细胞,早期(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在体外培养形成较大集落依赖爆式促进激活物,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在体外培养形成较小集落依赖促红细胞生成素,爆式促进激活物(BPA)以BFU-E作为靶细胞,促进BFU-E从细胞周期中静息状态(Go期)进入DNA合成期(
9、S期)促早期红系祖细胞增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O2贫血肾血流减少,肾、肝,EPO,雄激素,间接,直接,红系祖细胞增殖,雌激素,促CFU-E向原红分化,抑CFU-E调亡促红细胞生成,促幼红增生Hb合成、网织细胞成熟,促BFU-E作用,其他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促EPO生成,临床疾病:如:再障(红系祖细胞膜上EPO受体缺陷)双肾切除(EPO 急剧下降)肾衰竭(EPO 合成减少,肾性贫血)高原低氧区(EPO 合成 红细胞 Hb)缺氧(肾内低氧诱导因子-1活性 EPO基因 表达 EPO合成和分泌),二、白细胞生理,1、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形态:白细胞(WBC)有核,血液中呈球形
10、,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数量:(4.010.0)10 9/L,分类:据白细胞胞浆中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白细胞,有粒细胞,无粒细胞,依所含嗜色颗粒特性的不同,有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名称 百分比 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 5070%吞噬与消化 嗜酸性粒细胞 24%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0.51%参与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 2040%T细胞 细胞免疫 B细胞 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 48%吞噬、免疫,2、白细胞分类及功能,三、血小板(Platelets)生理,(一)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4m,平均面积8m2,受刺
11、激时伸出伪足,数量:正常成年人为(100-300)109/L 1000 109/L 血小板 血栓形成,(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参与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血液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小血管收缩,可使血管管腔封闭,暂时阻止或延缓血液的流动 形成松软的止血栓 形成坚硬的止血栓,2.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可沉着于血管壁/填补内皮细胞空隙,维持其完整。如血小板数量减少/微小创伤/血压升高皮下出血/紫癜,3.修复受损的血管血小板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粘附:指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
12、的粘着,血管受损胶原暴露 vWF与胶原纤维结合 vWF 变构 GPb与变构vWF 结合血小板粘附胶原纤维上(缺乏:出血倾向),参与粘附物质,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GP)GP(GPb/、GPb/a),内皮下胶原纤维,血浆中vWF(vonWillebrand因子),2、释放或分泌:-颗粒:PF4、-血小板巨球蛋白、vWF、PF5、凝血酶敏感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致密颗粒:ATP、ADP、Ca2+、5-HT、儿茶酚胺、磷脂等 其它:血栓烷A2(TXA2,血栓素),这些释放物质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3、聚集:血小板彼此相互黏着现象 生理性致聚剂:ADP、肾上腺素、5-HT、胶原、凝血酶、T
13、XA2等 病理性致聚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聚集时相,第一时相:快、可逆性低浓度ADP引起,第二时相:慢、不可逆 高浓度ADP引起,细胞膜磷脂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阿司匹林 PGG2、PGH2 血栓素合成酶 前列环素合成酶(血小板)TXA2 PGI2(内皮)cAMP Ca2+cAMP Ca2+血小板聚集,影响集聚的因素,血小板激活,-,+,-,4、收缩:血小板的收缩蛋白质(肌动、肌凝等)缩小血凝块,坚实地封住血管破口。血小板活化胞质内Ca2+血小板收缩反应,5、吸附:血小板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使损伤部位凝血因子浓集,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生理性止血是
14、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当血管受损: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塞破损口减少血液大量流失 形成坚硬的止血栓局限破损口保证全身血流畅通 临床上:常用出血时间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出血时间:正常人为9min(模板法),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一、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损伤性刺激反射性收缩局 部 血 管 肌源性收缩血小板释放反应性收缩,血管破损胶原粘附血小板活化聚集粘着止血栓,启 动 凝 血系统形成永久性止血,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组织暴露,血管收缩,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初步止血),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5-HT,
15、TXA2,二、血液凝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是指血液由流动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的酶促反应。最终表现:血浆中的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一)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根据其发现的先后顺序,由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以罗马数字编号命名,共有12种:即凝血因子。还有前激肽释放酶(PK)、激肽原(HK)、血小板磷脂(PL)参与,1、除因子IV与磷脂外,其余都是蛋白质 2、II、IX、X、XI、XII和前激肽释放酶都是丝氨酸蛋白
16、酶,能对肽链有限水解。3、II、IX、X、XI、XII都是无活性的酶原,须通过其他酶的水解作用才具有酶的活性,习惯上在该因子的右下角标上“a”,如a IIa4、和高分子激肽原在凝血反应中起辅因子的作用。5、除因子 来自组织,其它均存在血液6、维生素K促进肝合成 II、IX、X、,凝血途径:内、外源性凝血,(二)凝血过程,分三步,凝血酶原激活物,II,IIa,I,Ia,内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来自血液。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凝血的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激酶,因子)是来自组织,而不是来自血液,故又称组织因子途径,1、内、外源性凝血途径,HK,2、血凝过程及相互联系,3、血液凝固的特点
17、:,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途径有两条:内源性 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启动 步骤多、凝 血时长 外源性 启动因子为 步骤少、凝血时短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过 程,故酶促反应有放大效应。是一种正反 馈。,Ca2+在多个环节上均起促凝血作用,缺 Ca2+血凝会停止联系:a和a间正反馈,a和a间正反馈 a和.间正反馈 Xa生成以后,内源和外源两条凝血途径 成为同一的途径,临床观察:先天缺乏、PK、HK患者,几乎无出血状况,这说明这些因子在生理性止血中(血凝中)不起重要启动作用。凝血机制的关键:外源性血凝途径在生理性凝血反应启动中起关键作用。而“”是生理性凝血反应过程的启动物。是镶嵌在细胞膜上,可起
18、“锚定”作用。有利生理性凝血过程局限于受损血管部位。,(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目前认为:体内凝血过程分启动和放大两个阶段:,+a-复合物 a 启动凝血反应 凝血酶生成(反馈放大)纤维蛋白形成,局部形成+a-复合物数量有限,PL在磷脂膜表面形成较少。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对 a 和 a+-复合物均有灭活作用由外源性途径形成的a较少(或太少)因此,仅靠外源性途径是不能维持体内生理性止血功能。,启动阶段:外源性途径不足维持正常止血功能 其因:,对a来讲:a不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影响,故a可通过:外源性途径形成a-组织因子复合物,能有效激活a(正反馈)。外源性途径生成少量的a对、激活(正反馈
19、)和血小板活化作用产生放大效应 这样a通过内源性途径形成因子酶复合物 激活足量的a和a完成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完成,放大阶段:,上述结果表明:是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物,外源性凝血途径在生理性凝血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内源性凝血途径在放大阶段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缺陷者均有明显出血倾向,分别称甲、乙、丙型血友病。,前列环素(PGI2)、NO抑制血小板聚集,(四)血凝的控制,血管内皮的抗凝物质,血管内皮合成释放,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与抗凝血酶结合使a、a灭活,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和抗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TM)通过蛋白质C系统 灭活a、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20、t-PA)使纤维蛋白降解使血管畅通,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肝脏和内皮细胞合成:抗凝血酶、肝素辅因子、2 抗纤溶酶、2 巨球蛋白等,生理性抗凝物质,抑制凝血酶a活性 抗凝,抗凝血酶,作用a、a、a、a因子分子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抑制其活性,肝素增强抗凝血酶活性2000倍 抗凝,抗凝血酶与内皮上硫酸乙酰肝素结合 增强内皮抗凝,蛋白质C(PC)肝合成需v-k参与,B、蛋白质C系统(PC),包括,凝血酶调节蛋白(凝血酶调制素TM),蛋白质S(辅因子)增强蛋白质C作用,蛋白质C的抑制物,血浆中蛋白质C(以酶原形式存在)凝血酶与内皮上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蛋白质C 活化 水解灭活、,抑制活性同时促进纤维蛋白
21、溶解,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特异性抑制物,也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TFPI与a结合抑制a的催化活性,抑制分两步,TFPI变构,与a-复合物结合,a-TFPI-a-复合物,灭活a-复合物,负反馈的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肝素是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的酸性粘多糖,心、肝、肥、肌肉含量丰富。作用: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FPI而抑制凝血过程(体内抗凝大于体外),D 肝素:,三、纤维蛋白的溶解(纤溶),(一)纤溶的概念 纤溶是指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分解产物的过程。,(二)纤溶的基本过程,纤溶酶原,
22、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抑制物,(-),(+),(+),(二)纤溶过程,(一)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子宫、肺、前列腺、甲状腺),尿 激 酶 型 纤 溶 酶 原 激活物(肾小管、集合管上皮产生),依赖XIIa 的激活物(纤溶激肽释放酶 a激活启动内源性血凝),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再发生凝固,具有抗凝作用,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内皮细胞产生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结合使之灭活,2-抗纤溶酶:肝脏产生与纤溶酶结合抑制其活性,1.使生理止血过程中所产生的血凝块能随时溶解,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23、,保证血流畅通。2.参与组织修复、血管再生等多种功能。,(三)纤溶的生理意义,纤溶的生理意义,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blood group):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红细胞血型)红细胞凝集:将两个不相容血型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混合,红细胞凝集成族的现象。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二、血型,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红细胞血型中国际输血协会认同有29个血型系统但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主要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该系统,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特异抗原),血 清 中:天 然 凝 集素(天然抗体)(特异抗体),A凝集原(A抗原),B凝集原(B抗原
24、),抗A凝集素(抗A抗体),抗B凝集素(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 凝集原 凝集素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无 O型 无 抗A+抗B,1、ABO血型的分型依据,依据:红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类型,牢记:一个人血清中绝不含与自己红细胞膜上相对抗的凝集素,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各种抗原特异性取决于膜上的糖链,这些糖链是由少数糖基组成的寡糖链,暴露于红细胞表面。,糖基的连接顺序:,ABO血型系统的抗原特异性是在H抗原基础上形成的。H基因缺损,H抗原及A、B抗原不能形成。红细胞膜上只有H抗原的为O型,A、B抗原:56周龄人胚胎红细胞膜上可测出;婴儿红细胞膜
25、上A、B抗原的位点数只有成人的1/3;24岁才完全发育;成人其抗原性终生不变。,血型抗原在人群中的分布按地域和民族不同而有差异;在我国各民族中ABO血型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见表3-4)A、B、H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也广泛存在于淋巴、血小板、上皮和内皮细胞膜上。组织细胞还能分泌可溶性的A、B、H抗原进入各种体液中,其中以唾液中含量最丰富。体液中含有这种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体液中不含有该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3、ABO血型系统的抗体,血型抗体,天然抗体(IgM)ABO血型存在天然抗体,新生儿无,生后2-8月产生,8-10岁高峰。该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故孕妇体内的天然抗体不会使胎儿的红细
26、胞凝集。,免疫性抗体(IgG)是机体接受自身不存在的红细胞抗原刺激而产生。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故母体内的免疫性抗体进入胎体使胎儿红细胞凝集而溶血。,4、ABO血型的遗传,遗传是由9号染色体(9q34.1q34.2)上A、B、O三个等位基因来控制的,一对染色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分别由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给子代。,三个基因组成6 组 基 因 型,A、B为显型基因 O为隐性基因 4 组 表 现 型,OO O AA、AO A BB、BO B AB AB,据血型遗传规律,推知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和不可能有的血型,并由子女的血型表现型来推断亲子关系。,法医学上据血型来判断亲子关系时,只
27、能做否定判定,不能做肯定回答。,5、ABO血型间的关系,A抗原-抗A抗体,有凝集,B抗原-抗B抗体,有凝集,A抗原-抗B抗体,无凝集,无凝集,B抗原-抗A抗体,说明:A型血液可被B型血清凝集B型血液可被A型血清凝集AB型血液可被A、B、O型血清凝集O型血液不被其它三型的血清凝集,上述显示:,O,O,A,A,B,B,AB,AB,6、ABO血型的鉴定(表3-6),血型定型,正向定型:用抗A与抗B抗体检测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B抗原,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A或抗B抗体,表3-6 红细胞常规ABO定型 正向定型 反向定型B型血清 A型血清 O型血清 A型Rbc B型Rbc O型Rbc
28、 血型(抗A)(抗B)(抗A、B)-+-O+-+-+-A-+-B+-AB,(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的发现与分布 发现: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重复多次注入家兔体内,使之产生抗恒河猴红细胞抗体,再用含此抗体的家兔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85%白种人的红细胞可被这种血清凝集,说明这些人的红细胞上有与恒河猴红细胞同样的抗原,因此这种血型为Rh阳性血型;另15%的人的红细胞不被这种血清凝集,称为Rh阴性血型。这一血型系统称为Rh血型系统。,2、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Rh抗原(又称Rh因子)有三对等位基因(D与d、E与e、C
29、与c)控制着6种抗原。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是 D、E、C、c、e五种。d是静止基因,在红细胞表面不表达d抗原,分布:我国汉族Rh阳性者占99%,Rh阴性者占1%。少数民族Rh阴性者较多,五种抗原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医学上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 Rh阳性 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 Rh阴性 Rh抗原只存在于红细胞上,出生时已发 育成熟。,3、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Rh血型特点:血清中不含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通过体液性免疫才产生抗Rh的免疫性抗体。Rh血型临床意义:输血方面 妊娠方面,输血方面:,Rh(一),第一次 接受Rh(+)血液,正常,第二次 又接受Rh(+)血液,
30、红细胞凝集(溶血),血清中抗Rh抗体,红细胞上有Rh抗原,产生,红细胞凝集,妊娠方面:,Rh(+)男性Rh(-)孕妇,第一次 怀孕Rh(+)胎儿,正常分娩,第二次 又怀孕Rh(+)胎儿,新生儿溶血,母体抗Rh抗体(IgG),胎儿红细胞上有Rh抗原,产生,通过胎盘进入胎体血清有抗Rh抗体,新生儿溶血,首先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之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亚型存在),交叉配血试验,三、输血的原则,1、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2、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次侧无凝集反
31、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3、如果主侧不引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基本相合。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输血(O型供血者、AB受血者),输血时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紧急情况下,O型血为什么可以少量慢速输给其它血型的受血者?因为输血时首先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而不考虑供血者的血清是否会凝集受血者的红细胞。故在缺乏同型血清的紧急情况下,可输入少量配血基本相合的血液。但量应200ml,血清抗体效价1:200.,复习思考题:1.血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血浆蛋白有哪些生理功能?3.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及其调节。4.血小板生理特性及其主要功能?5.简述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比较内源性与外源性血凝的特征,6、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抗体、分型及各型间的关系。7、ABO血型的如何鉴定?临床上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试验?什么是交叉配血试验?8、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9、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慢速输给其它血型的受血者,为什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