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219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第10章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第十章 缺氧,当组织细胞氧的供应不足或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障碍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可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氧的生理意义,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耗氧量约为250 m1,但体内储存的氧仅为1.5 L左右,一旦呼吸、心跳停止,机体数分钟内就可死于缺氧。缺氧不仅是许多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也是很多疾病引起死亡最重要的原因。,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动脉血氧分压:(Pa02)13.3kPa(100mHg),静脉血氧分压(Pv02)为5.33kPa(40mmHg)。,1氧分压(PO2),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内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主要取决

2、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2血氧容量,指在标准条件下,100 m1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它取决于血红蛋白的量和质。正常值约为200 mlL。,3血氧含量,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动脉血氧含量与静脉血氧含量的差值,即血液流经组织消耗的氧量。正常值约为50mlL。,5.血氧饱和度是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程度。,血氧饱和度=,氧含量,氧容量,X 100%,血氧饱和度主要受氧分压的影响。动脉血氧饱和度约为95,静脉血氧饱和度约为70。,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及特点,正常组织细胞氧的供应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外呼吸、血液携带氧、氧的运输及组织细胞对氧利用。其中任何

3、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引起机体缺氧。,一、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吸人气中氧分压降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一)原因,1.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 下降。2.血氧容量正常。3.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二)血氧变化的特点,由于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或质的改变引起血红蛋白携氧量减少,以致氧容量、氧含量降低所引起的缺氧称血液性缺氧。,二、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一)原因,1血红蛋白(Hb)量减少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严重贫血。2血红蛋白质的改变 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1)一氧化碳(CO)中毒:CO与Hb结合形成HbCO(

4、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二)血氧变化的特点,1.血红蛋白结合氧量减少,因此氧容量、氧含量降低。2.但吸人气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均正常,故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正常。3.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三、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是指组织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或血流速度变慢而致缺氧,又称低血流性缺氧。,(一)原因,1.局部性循环障碍 见于局部动脉缺血(如血栓)或静脉淤血等。2全身性循环障碍 见于休克、心力衰竭。,1.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及氧容量均正常。2.由于血流缓慢,组织摄取的氧较多,故静脉血氧含量下降,

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3.由于静脉血的氧含量和氧分压较低,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大于50g几),因而引起发绀。,(二)血氧变化的特点,四、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缺氧,称组织性缺氧。,(一)原因,。,(二)血氧变化的特点,1.组织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容量均正常。2.由于组织利用氧障碍,静脉血氧含量升高,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3.同时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量高于正常,患者皮肤、黏膜红润或呈玫瑰红色。,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一、呼吸系统的变化,1.缺氧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每分

6、钟输出量增加。2.血液重新分布,皮肤、内脏管收缩,而脑和冠状动脉血管舒张,保证了心、脑的血液供应。3.严重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每搏心输出量减少,甚至可出现心律不齐和心力衰竭。肺泡缺氧可致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4.缺氧所致红细胞增多,使血液黏度增高也增加肺血流阻力。,二、循环系统的变化,1.红细胞增多:缺氧时肾脏产生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使骨髓生成红细胞增多,血液携带氧能力增强,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具有代偿意义。2.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血红蛋白释出氧供组织利用。,三、血液系统的变化,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五、组织细胞和代谢的变化1.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缩短氧的弥散距离;肌红蛋白量增多;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氧化还原酶活性增强,增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2.严重缺氧时糖酵解增强,能量生成减少、乳酸生成增加,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导致细胞变性、坏死。,第四节 病理与临床联系,二、高压氧舱的治疗,2.症状,三、氧 中 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