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234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盆腔炎性疾病,国外有人对8450例1544岁的女性进行了分析:1519岁者盆腔炎发病率为3%,3034岁者发病率为14%;结婚时间长久者发病率为19%,新近结婚者发病率为12%,而未婚者发病率为6%;仅一个性伴侣者发病率为7%,有多个性伴侣者发病率为1022%。,临床特征与转归,特征 下腹部疼痛,或带下增多,或阴道出血,或伴有发热。转归 治愈:但可遗留疤痕、粘连、功能障碍 迁延:急性 慢性 扩散: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1、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尿道口。2、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正常菌群是乳酸杆菌可抑制其他细菌生长。3、宫颈口紧闭。4、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

2、。5、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动及输卵管的蠕动。6、生殖道的免疫系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学习要求掌握:定义及其各证型的辨证论治熟悉: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概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可造成输卵管阻塞、增粗、积液;输卵管卵巢粘连、子宫固定等。盆腔组织中常常找不到病原体。,本病往往由急性盆腔炎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完全,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演变所致,或无明显急性发作史。病情较顽固,缠绵难愈,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临床常有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

3、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可单一或复合发病。,病因病机,湿热之邪内侵余邪未尽 湿热瘀结气血阻滞胞宫正气未复七情内伤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滞留冲任胞宫外感湿热之邪,慢性盆腔炎,素体阳虚气虚湿停 寒湿凝滞寒湿内侵素体虚弱正气内伤 气虚血瘀外邪侵袭,血行不畅胞宫受阻,瘀血留滞冲任胞宫,慢性盆腔炎,诊断,1、病史: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及妇科手术感染史,或不洁性生活史,2、临床表现: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痛连腰骶,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起伏,带下增多,月经不调,不孕。,3、妇检:子宫常后倾后屈,压痛,活动受限;宫体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或触及囊性肿块,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4

4、、辅助检查:B超检查:可有一侧或两侧附件液性包块;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迂曲、阻塞或通而不畅;腹腔镜检查: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伞端闭锁。,鉴 别 诊 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慢性盆腔疼痛为临床特征。但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自觉症状较多,包括一些精神神经症状,缺乏特异性。应注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卵巢肿瘤等相鉴别。,辨证论治,治疗则以祛瘀为大法。结合全身证候辨其寒热虚实 寒热错综、虚实夹杂采纳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中注意祛邪与扶正的关系配合体育锻炼和生活调摄,增强体质,1、湿热瘀结证主要证候: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经行或劳累加重,带下量多,色

5、黄,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 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 药:银甲丸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 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银甲丸 银花 连翘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红藤 大青叶 升麻 清热解毒 茵陈 椿根皮 清热除湿 鳖甲 蒲黄 琥珀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桔梗辛散排脓,2、气滞血瘀证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量多,有血块,带下量多,婚后多年不孕,经前乳房胀痛。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治 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 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枳壳、乌药、香附理气调肝,当归养血和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皮活血行瘀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甘草缓急调和诸药,3、寒湿

6、凝滞证主要证候: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月经错后,经量少色黯,带下淋沥,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黯红(黯或淡黯),苔白腻,脉沉迟。治 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 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除湿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行瘀延胡索、五灵脂、蒲黄、没药化瘀止痛加苍术燥湿化浊,茯苓健脾渗湿,4、气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疼痛,痛连腰骶,经行加重,或胞中结块,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经量多,色淡暗有块,带下量多。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细弦。治 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方 药: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扶正培元

7、三棱、莪术、鸡内金破瘀散结 天花粉、知母清热生津,解毒排脓,若病久及肾,少腹疼痛,绵绵不休,腰脊酸痛,膝软乏力,带下量多,质稀;神疲,头晕目眩,性欲淡漠;舌暗苔白,脉细弱。宜补肾活血,壮腰宽带,方选宽带汤(傅青主女科)。白术 巴戟天 杜仲 熟地 党参 麦冬 五味子 肉苁蓉 白芍 当归 莲子 乌药,其他疗法,中药注射5%G、S 250ml+丹参注射液20 ml V、D qd7 5%G、S 250ml+鱼腥草注射液30ml V、D qd7 中药灌肠20%复方毛冬青灌肠液 100ml 保留灌肠qd10中药外敷双柏散100g,水蜜调外敷,qd 10“坎离砂”敷腹痛处,每次用药前将药袋抖动10分钟至发热

8、为止,一包可反复使用57次,qd,肛门纳药野菊花栓剂 1粒,每晚睡前纳入肛门内,QD7针灸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每次23穴中成药盆炎康 20ml,Tid5宝光妇乐冲剂 2包 Bid5金刚藤胶囊 4粒 Tid5大黄庶虫丸 4粒 Bid5中药离子导入,二、西医治疗,尚无特别有效治疗。(一)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二)药物治疗: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同急性盆腔炎;抗生素,加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或胎盘组织液。(三)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四)手术治疗。,【临床思路】,慢性盆腔炎的形成与湿、热、瘀关系

9、紧密,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中医治疗强调多途径综合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病程长,缠绵难愈,若见气血耗伤,正气不足而虚实错杂者,予以扶正祛邪,补气化瘀散结,可提高疗效。中医治疗比较西医更有优势与特色。因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积液,影响生育者,可手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预后与转归,急性盆腔炎的预后取决于邪毒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治疗的及时、完全与否。若邪毒炽盛,正气虚弱,或失治误治,病情迅速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若未能及时、准确地治疗,可遗留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估计影响生育和生活质量。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好转或治愈。但若病

10、程长,缠绵不愈,可导致月经不调、癥瘕、不孕或异位妊娠,或反复感染。,一、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1、急性盆腔炎热毒炽盛,湿热瘀结的病人,中药汤剂可每日二剂,宜饭后偏凉服下。2、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的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药后宜卧床休息片刻。,3、用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保留灌肠:尽量排尽大小便,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用一次性灌肠袋,插入直肠深约1015cm,缓慢滴入,灌肠后分别取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使药液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保留2h4h以上,每次150200ml,依照病情日12次。,4、双柏散外敷:以我院制剂双柏散100200g,调入蜂蜜1015g,加适量水,调匀,覆于一次性塑料薄膜,依照病情冷敷或微波炉加热后敷于痛处或下腹部、双侧下腹部等,胶布固定,每次外敷46h,日12次。,二、饮食指导1、以清淡、易消化、高能为主,如瘦肉、鸡蛋,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健脾利湿之品,如淮山、白果、莲子、茨实、薏米等。2、忌肥甘辛辣、甜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海鲜、榴莲、煎炸品,温补品等,或幸免过食寒凉生冷之物,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3、发热重者,可用芦根煎汤代茶饮用。4、炎症期间忌食鱼、虾、蟹等海腥食物。,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