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厅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246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卫生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省卫生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省卫生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省卫生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省卫生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卫生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卫生厅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探讨,张玉慧2011年5月13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新密市防疫站2007年发现张海超肺部有问题,通知公司让张海超复查,但公司未通知。随后,他被多家医院怀疑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诊断,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诊断。为寻求真相,2009年6月22日,张海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胸验肺”,引起全社会关注。,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卫生部、河南省卫生

2、厅和郑州市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确诊为三期尘肺。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对其进行经济赔偿,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相关部门对责任人进行处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被通报批评,所长李磊工作被停并接受调查;副所长李国玉被免职。职员樊梅芳、王晓光、牛心华的尘肺病诊断资格被撤销。新密市卫生局被通报批评,耿爱萍被免去卫生局副局长、卫生防疫站站长、卫生监督所所长职务。,国内群体性职业病事件层出不穷,2002年 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2002年 时风集团苯中毒事件 2003年 东湖尘肺病事件 2004年 惠州超霸电池事件 2004年 云南水富县返乡农民

3、工尘肺 病事件,国内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统计,2006年 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患 肺癌事件2007年 凯实实业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件2008年 安徽无为县尘肺事件2009年 湖南耒阳风钻工尘肺事件 2009年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2011年 苹果手机正己烷中毒事件,山东高唐时风集团重大苯中毒事件,2002年5月,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重大苯中毒案件,造成31名工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河北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2002年3月,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发生农民工苯中毒。经卫生部、公安部多次组织专家诊断鉴定,发现25名人员苯中毒,死亡5人。,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2003

4、年,贵州等地农民工在福建省仙游县东湖村石英粉(砂)加工作坊务工,被发现60人患有严重矽肺病。,惠州超霸电池事件,2004年,经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177名超霸电池厂工人体内镉超标。2007年1月,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145宗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镉事件工伤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职业卫生监督,云南水富农民工尘肺病事件,2004年至2006年间,云南省水富县向家坝镇部分村民,先后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乡石英砂厂打工。从2006年开始,50多名农民工被陆续诊断为尘肺病。,西南合成制药厂职业病危害事件,2006年,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酮基布洛芬(KP)车间4名职工患职业性肺癌死亡。

5、卫生部调查后,已对该公司罚款15万元;同时关闭该公司酮基布洛芬()车间。,烟台凯实实业公司硫化氢中毒事件,2007年10月11日,烟台市芝罘区幸福镇工业园内烟台凯实实业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备料二车间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安徽无为县尘肺病事件,2008年,安徽省无为县近300人被诊断为尘肺病患者和可疑尘肺病患者。,湖南耒阳风钻工尘肺事件,2009年,150名在深圳做风钻工的耒阳籍民工确诊患有尘肺病,其中有33人是期,22人是期,其余的是期。,苹果手机正己烷中毒,2011年,101名苹果公司员工正式诊断为正己烷中毒,其中91人完成了工伤等级认定。,正己烷中毒,职业病群体事件频发的背后

6、,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忽视职工健康保护企业缺失社会责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权难职业技术服务机构责任履行不到位,我国职业病基本情况,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05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2212例 2006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1519例 2007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4296例 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 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2009年职业病发病情况,2009年全国新发职业病18128例,截止2009年底,全国累计职业病病例722730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

7、例数的41.38%、9.33%和6.99%。尘肺14495例,占79.96%,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职业性肿瘤63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山东省职业病发病情况,2003年诊断职业病病人853例2004年诊断职业病病人1022例2005年诊断职业病病人1151例2006年诊断职业病病人1244例2007年诊断职业病病人1573例2008年诊断职业病病人1068例2009年诊断职业病病人1183例2010年诊断职业病病人927例,山东省职业病发病情况,我国职业病危害特点(一),职业危害分布广泛,涉及30

8、余个行业,其中以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行业最为突出。职业病危害出现“三个转移”蔓延现象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地区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境外向境内转移。,我国职业病危害特点(二),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职业危害又在不断产生。各种新原材料、新工艺技术的引进和以新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个别地区相继出现了正乙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我国职业病危害特点(三),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不被重视。,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结果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劳动者自身原因,一、经济社会发展结果,我国是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大国,

9、工业门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同时,也相应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等问题,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急剧增多。,二、政府责任职能调整频繁、职责不清,职能频繁调整,各地卫生、安监职责不同,情况不一,形成了上下“拧麻花”局面。部门职责不清,相互交叉,多龙治水,出现执法重叠或空当。卫生、安监、劳动保障部门、计划和建设等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机制。,二、政府责任-地方保护严重,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压力较大,为加快经济发展,以各种优惠条件招商引资,对本地企业给予关照,甚至限制执法部门正常检

10、查,职业病防治措施难以落实。部分地市下发了“创新发展环境规定”,实行“特区特管”、企业生产“宁静日”等,致使卫生监督执法难度大,执法人员难进企业,执法处罚难落实。,二、政府责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不足,建设项目评价资质、检测评价资质数量不足部分职业技术服务单位服务水平不高原因:技术含量高 人员要求高 人才流动少 政府投入不足 服务单位缺乏工作积极性,二、政府责任-执法监督不力,专业要求高监督力量不足监督队伍不稳定执法程序复杂、处罚难,三、用人单位责任,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社会责任感差投入不足,工艺落后,环境恶劣,缺乏保护管理理念落后,缺乏职业病防治专业人才职业病防

11、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四、劳动者自身原因,文化素质低,缺乏职业卫生知识就业困难,生活所需,无力主张权利缺乏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职业病防治法调整的主要法律关系,职业病防治法主要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法律关系。明确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权利和义务,政府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对象:劳动者保护内容: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法通篇体现了对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保护(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职业病防治原理,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预防、消除危害源头建设项目评价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与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三级预

12、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用人单位10项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岗前、岗中、离岗、应急)危害告知(合同、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查体结果检测结果)建立职业卫生与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劳动保护,劳动者9项权利,职业卫生监督办公室,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

13、控告参与民主管理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职业病防治成绩与主要违法问题,国内职业卫生取得的成就,配套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齐全提出“人人享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目标职业病防治宣传和职业卫生技术培训深入有效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联合调查机制开展了重点职业病检测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卓有成效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成果显著,主要违法问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亟待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职责不明确,存在部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问题。具体负责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数量太少,不能满足日常管理需要。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制度内容不齐全,可操作性差。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

14、案不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分散、混乱。缺少应急救援演练记录、职业卫生管理检查记录等内容。,主要违法问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评价数量不足。未按照时限、程序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与审核。未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主要违法问题-职业健康监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忽视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在岗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底数不准确,查体数量不达标。职业健康检查不符合职业健康监护规范要求,存在针对性不强、项目不全等问题。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损害相关的异常者数量较多。职业健康检查异常者复查及安置不及时或不进行。,主要违法问题-职业病危害告知不充分,未按要求在职业病

15、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内容未进行合同告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针对性不强,主要违法问题-防护用品配备使用不符合要求,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的个人用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未按要求佩带防尘口罩、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难以有效防护职业危害临时工、外包工防护不足,主要违法问题-依法报告意识不强,年终查体报告、建设项目评价情况等报表不报职业禁忌症调离情况不报职业病病人诊断情况不报,职业病防治主要措施,一、开展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目的: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

16、认识;提高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职业卫生管理员管理能力;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与自我防护水平。,方法:进企业进职业技术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劳务市场进交通站点,二、重视危害源头控制,加强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摸清建设项目底数,建立与发改委、经贸委、各类工业协会等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建设项目评价审核率。加强对项目审查专家、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提高评价质量。,三、提高企业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职业病防治能力,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是企业,是企业负责人。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贯彻实施,政府政策的落实,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承担,劳动者权利的保障等,最后的落实者都是企业。从企业

17、角度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企业有做好职业卫生的愿望。二是企业有作好职业卫生工作的能力。三是企业职工有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三、提高企业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开展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为企业送一本职业病防治法为企业劳动者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企业签订一份职业病防治责任书指导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系统,四、规范监督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程序”,规范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以卫生监督执法的强制性手段保证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五、重视技术支撑,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培训指导,

18、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签订责任书,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加强信息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为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和案件线索,六、推行信息公示,鼓励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信息树立一批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曝光一批职业卫生严重违法企业充分发挥社会监督重要作用,七、开展职业病溯源督查,及时消除危害隐患,对已经发生新发职业病病例企业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查找新发职业病病例的发病原因及职业卫生管理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预防新职业病病例发生,2011年要点,开展职业病防治“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在劳动者密集场所的宣传覆盖率要达到100%职业病新发病例为线索,积极推行病例溯源督查,严查企业违法行为,查处率

19、100%,2011年要点,实施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第三批试点县企业覆盖率争取达到50%,第一批试点县争取实现企业全面覆盖第二批试点县企业覆盖率70%以上没有开展试点的县也要在部分重点企业开展四个一工程,积累经验,2011年要点,开展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为主题的职业健康监护专项整治3月份正式启动,4-9月份各市自查,10月厅里组织大检查上下联动,2011年要点,烟台、淄博、泰安、威海4市接害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率要提升到90%以上,明年达到95%以上济南、青岛、潍坊、枣庄、德州5市今年要达到80%以上,明年达到90%以上,后年达到95%以上滨州、莱芜、东营3市今年提升到70%以上,明年达到80%以上,后年达到85%以上日照、聊城、菏泽、济宁、临沂5市今年提升到55%以上,明年达到70%以上,后年达到85%以上。,2011年要点,全省今年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卫生评价率达到50%以上,明年达到60%以上,2013年达到70%以上提前实现我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目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